分享

对于国家来说疆域真的越大越好吗?看古代帝王是如何考量的

 雨吻花开 2019-10-21

一问起我国的国土面积,想必大家都能脱口而出。其实自尧舜禹时代一来,直到近代,我国历史上的疆域经历了大大小小无数次的分割和合并。虽然现在我国已经是领土面积第三大国,却仍旧比不上我国历史上疆域最为庞大的时期。

那么中国古代王朝的疆域大小是由什么决定的呢?为什么有的朝代能远到西域,有的朝代只能偏安一隅?且听小编娓娓道来。

首先明确一点,中国古代的大部分王朝已经把控制范围达到了核心地区(宋前是关中,宋后是华北、江淮和江南,明清又增加了两湖)控制能力的最大边界。

元朝时期的疆域

而一个王朝对于疆域的控制能力是不同的,并不是说新的朝代就一定能够继承前朝所有的疆域范围。王朝控制疆域的大小往往需要考虑这几个层面:

第一,军事把握和成本;

第二,征收赋税和其他物资的能力;

第三,设州立县的行政管理成本;

第四,在面对无法战胜的强敌时候是否有最大意义上的必要性(这种战胜不仅仅是军事意义上的)。

总结起来,就是军事投射能力、财政成本、政制成本以及防御必要性四点的综合考量决定了疆域的大小。

第一点比较好理解,就是能不能有把握打赢,打赢要花的代价是不是合算,打赢是不是绝对必要,这样算下来,漠北蒙古在大清之前(大清是很特殊的王朝,战略需求和之前的王朝都很不相同,所以它把中国的控制范围已经极限化了)是没必要去占领的。

清朝时期的疆域

第二点也很好理解,还是蒙古,关外不是不能种地(虽然会水土退化什么的,但古代人不是这么想问题的),但是粮食赋税运回关内成本非常高(不仅仅是经济成本,其实有铁路以前,关内就是剥削关外的态势,但是纳入赋税征收体系很麻烦,要付出很多人力物力和政治资源),不过清末有了铁路以后,成本大降,内蒙古也就从政治上的地盘转而有了经济意义,同样的情况还有东北,可以说,没有近代技术,就没有东北社会。

第三点,在民族情况复杂、内陆治理的套路不容易搬用成功的情况下,设州立县不见得可行、合算。要知道一个古代集权王朝搞出很多地方性政制是要出事的,但是内陆州县那套显然在越过传统核心地区的时候会出很多问题,弄不好就是反受其害(大清在这一点上最成功,其他王朝么,只能说呵呵了)。

第四点,古代战争没有什么一定能打赢之说,其实很大程度上真的看运气,比如面对漠北部落,缅甸丛林高地部落,打不赢是常态,那么防御前线能够维持到哪里就决定边界在哪里。其实云南的出现一开始就是这样,明代云南的军州比民州还多,主要就是一个防御性的边界省份,那时候山西也差不多。

帝王往往出于政治目的对于领土扩张有他自己的考虑

应当说,第一点和第四点是宋明清三朝边疆政区形成最大的理由,第一点是元和唐以及唐以前边疆政区形成的最大理由,而二、三两点是每个王朝都要考虑的问题。

古代社会想要真正利用全国所有资源是不现实的,其实每一个王朝真正依赖的只有一个或几个核心地区。当然,越往后,这种核心地区越多,比如清代其实利用全国各地资源的能力就已经比较完善了。但是,其实国土的很大一部分依然是防御性,也就是为了拱卫核心地区而存在,因此那些地区经济上的考量并不是首要的。

比如闽浙山区的垦殖,虽然我们有时候会讲那里一开始是殖民地什么的,但其实和近代经济上的殖民地差别很大,很多山区开垦其实政治意义远大于经济意义,像闽、黔、滇,宋元明开始大力发展,其实主要是为了供养那里的防御体系,对中央地区而言,几乎不指望它们贡献什么(当然,云南后来发现了银矿,这成为云南特殊的经济价值,因此滇虽然地理上更加边缘,但是要比黔发达)。

明朝时期的疆域

从这点讲,每一个王朝除了特别烂的,几乎都是他们当时上述四点考量下的最优方案。所以历史上经常有王朝主动放弃一大块前朝领土的情况,其实没必要指责,控制领土是要花很大代价的,王朝的存续才是每一朝考虑维持多大领土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总体而言,古代社会疆域的首要考虑并非经济因素。第二点其实是属于财政,而不是单纯的经济,主要还是一个政治制度层面的考量,所以我们经常看到古代王朝明明知道江南富庶,关外富庶等等,就是不去开发。

事实上,古代社会维持一个超大疆域是不现实的,历史上的超大帝国崩溃起来都非常快,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能维持超大疆域的政权模式,其实是近代本土 贸易线 近代通讯和交通技术 殖民地这种模式,而中国古代是做不到的。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