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本华曾经说年轻人了解不同的思想是有好处的,但同样坏处也不少,对于一个对社会缺乏自我认知的年轻人来说了解太多别人的思想容易形成思维惯性和路径依赖而压抑自己对世界的理解。木心也曾说过一句颇具玩味性的话思想都是有毒的。
帕斯卡尔写过一篇散文,人是一颗会思考的芦苇。人类因为思想而意义非凡,深远持久。当我们爱一个人的时候,不只是爱那一副皮囊,而是爱皮囊之下那一个有趣的灵魂。当我们在诉说灵魂的时候,又更多的是在谈论着意识。当我们在探究意识的时候,其实是在了解人的思想。思想是世界在个体中的映射。我们时而自己的眼光了解着这个世界,时而又活在别人的思想创造的世界中,曾经我们以为荒唐的成为了潮流,曾经我们追逐的风尚转眼间又成为了传统。世界翻来覆去的轮转,搞得一切晕头转向,我们究竟是活成了时代的附庸还是活成了自己。
抛开世界的表象不谈,人生不过是思想的皮影戏,我们以为这是自己的人生,但看到往日的自己却感觉形同陌路,我们时常做出自己不曾想做的事,但又对自己想做的事置之不理,我们还是我们,还是我们只是他人。
一个伟人开创一个时代,往后这个时代都不过是其思想的演绎,微观处是人生,宏观处却是历史。历史没有个人,因为个人无法称之为历史。古希腊是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时代,中世纪时耶稣的时代,冷战中的苏联是马克思和列宁的时代。
我们在了解着思想,还是思想在重塑着我们,这是个值得细思的问题。如果思想可以传承和习得那么接收了别人思想的你是别人还是你自己。
伟人即使没有子嗣依然流芳百世,因为思想本身便是生命的传递,一个人可以活在所有人心中,最终让所有人都成为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