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杨振宁95岁华诞,范曾专门作画祝贺

 浔庐山水 2019-10-21

南开大学省身楼多功能厅内群贤云集、高朋满座,国内知名学者介绍物理学前沿进展,以学术报告会和座谈会的方式,庆祝杨振宁先生95岁华诞,欢迎杨振宁先生恢复中国国籍,转为中科院资深院士。

著名书画家,南开大学、南通大学终身教授范曾出席该活动,并作对联“物理固天地自为,曾见先生开觉路;灵台追圣贤心思,尚蒙巨匠启千秋。”同时,以《赤壁赋》为主题,以苏轼、黄庭坚、佛印、仙鹤为主角,作画一幅,祝贺杨振宁先生95岁华诞。

范曾先生说,“我平生最大幸福,是认识两位伟大的科学家陈省身先生和杨振宁先生。”

范曾在现场回忆与两位先生交往的历程时说,和科学家在一起,心境非常愉悦。两位先生待人接物风格不尽相同,但对自己都是同样爱护,从他们身上受到的教育很难用语言形容。他们都有一颗赤子之心,他们的品格值得我们学习。

范曾先生与杨振宁私交甚密。

上世纪80年代初,杨振宁第一次到范曾家探访,两人一见如故,聊得非常开心。他兴致盎然地看了范曾身边所有的画作,极为赞赏。临走时在留言册上题字:“我非常喜爱范曾先生的画!”

1991年,杨振宁专门从美国飞赴巴黎去看望范曾,并在卢浮宫玻璃金塔请范曾和夫人楠莉吃饭。席间,杨振宁博士语重心长地对范曾说:“希望10年后能在国内看到你!”一席话,说得范曾眼热泪盈眶。后来,范曾没有让杨振宁失望,三年后,几经周折,范曾终于从巴黎回到祖国。

范曾、杨振宁、莫言

范曾归国后不久,有一次原国家教委一位负责人在南开大学请杨振宁博士吃饭,席间,杨振宁毫不掩饰自己对范曾归国之举的欣赏:范先生回国,对中国是一件大好事,对南开是一件大好事,对范曾是一件大好事!

南开大学数学家胡国定当时也在场,他吃完饭马上就赶到范曾家,将这件事告诉了范曾,直言杨振宁先生这番话“太感动人了!”

范曾在南通大学

范曾在南通大学

2004年,杨振宁先生在给范曾的信中宣布他已和翁帆女士定婚。翁帆女士是广东某大学的研究生,28岁。

范曾先生获悉这一消息后,写下亲笔贺信,衷心地祝福杨振宁教授:

亲爱的杨振宁先生:

在您的吉日将至的时刻,请接受我和楠莉诚挚而欣慰的祝贺,并请转告翁帆女士这一来自多年来深受先生呵护援手的艺术家发自内心的颂辞。作为一位伟大的科学家,您所作的审美裁判和热烈而淳朴的诗意的决定,都将载入人类生命之歌的史册。

顺颂翁帆女士永保美妙的青春,祝她幸福。

此颂

安祺

范曾、楠莉

2004年12月18日

范曾受聘南通大学终身教授

范曾说,杨振宁先生是一个光明磊落的人,他爱了,就敢于向天下人公开。因为他为人的原则是:君子之行也,如日月之经天。

杨振宁与翁帆

今年2月,范曾专门为人民网撰文《我所热爱的杨振宁先生》,表达对杨振宁先生的敬佩,全文如下:

当邓稼先等制出原子弹时,杨振宁听到完全自力更生、不凭任何国家技术的支持时,杨振宁离开了餐桌,到另外一间屋,邓稼先找到杨振宁时,杨振宁正在哭,他是兴奋、感动,为祖国的辉煌成就、为中华民族的崛起流下最真情的眼泪。

有一天在我家,邓稼先的夫人告诉我,“如果不是振宁,我们可能老死在酒泉了,因为振宁回来后,要见邓稼先、周光召和于敏,周总理立刻将中国制造原子弹的科学家们全部接回北京。”周光召、于敏也同样如此讲。(那天周光召先生、于敏先生也来我家作客)杨振宁对故人的眷眷之爱是如此深厚而真诚。

杨振宁念兹在兹于祖国物理学的进步,他甚至在八十高龄,依然给清华大学的同学讲课,解答研究生们的疑难问题。他为中国在世界物理学史上作出的贡献是无与伦比的。著名科学家葛墨林告诉我,物理学界公认从古典物理学到近代物理学,我们一致认为牛顿、爱因斯坦、杨振宁是三座里程碑。晚年他把在清华的小别墅称作“归根居”,并请我题字刻在石头上,他对这片故土的热爱可想而知。他对祖国的贡献是无法用数字来计量的,在他和姚期智到我家聊天时,姚先生讲到回国的复杂过程和杨振宁的竭力鼓励。

莫言得到诺贝尔文学奖,杨振宁从内心高兴,他说:“中国百分之九十九的人为莫言高兴。”

杨振宁先生的真诚、爱国无疑是我们的榜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