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读了一则故事,感触颇深: 有个年轻人,抓了一条毒蛇,卖给药铺,他得到了一枚铜币。 故事很简单,你有什么启发吗?年轻人的成功并非偶然,从他的故事经历来看,成功是百分百的事,跟《能断金刚》这本书表达的佛教古老智慧如出一撤。 本书开头第一章讲到: 金钱是在靠近你还是远离你,取决于你的选指么? 那些更多的钱,到底满足了你哪些需求?你觉得它能带给财富抑或是力量? 自由对你而言意味着什么?自由来自哪里?你希望得到什样的自由一一从什么当中解放出来得到自由,或者自由地去做你希望从什么当中解放出来?是从他人的批评、批判当中解出来,还是从他人对你的期待中得到自由、得到解放?或者是责任、义务当中得到自由、得到解放? 你希望自由地做什么? 芸芸众生都在追求金钱,追求自由,但有几人真正了解金钱和自由来自于哪里?《金刚经》告诉我们,成功源于我们在意识里种下的种子,我们通过帮助别人获得成功而使自己成功,无论财富还是幸福。 再回头看年轻人他为什么最终获得财富自由和精神自由? 1、仁者心量莫粗,业果之理甚深年轻人只有一枚铜钱的时候,却愿意全部奉献出来,给花匠买糖浆对水解渴,帮助需要帮助的人,虽然这只是一个小小的善行,但是花匠却没人回报一束花,回报是8个铜钱。 正如中国古语: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佛法无我的轮回观中,业果是非常重要的一块内容。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子很小,果实很大,你此刻对他人所做所为所念,必然会在将来的某一天回射到你的身上。好了,讲到这里,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那些坏人却能拥有那么多财富,反而憨厚老实的好人成了踏踏实实的穷人? 首先,富人现在的财富是由他过去种下的善种子显现出来的结果,并不代表此时此刻正在做好事。其实,凡事都具有空性,你觉得他是坏人,在他朋友眼里他是好人,所有的人或事物本身并不具有唯一性,它是随时变化的,也具有无限的可能性。 2、时刻注意培养善的意念金钱本身是经由维持一个宽容大度的心态所创造而来的。 慷慨大度,避免愤怒,乐于助人,支持他人,仁慈宽容,乐于分享,付出给予,正直真诚,信守承诺,尊重对手,关心他人,心存感激,谦卑无傲慢情绪和慈悲心。 这些都是善的行为,你越是慷慨大度,金钱越喜欢接近你,富人和穷人其根本的差距并不在于外部的资源和能力,而在于大脑,思考问题的方式不同,也就是说思维不同,命运截然不同。 有没有发现一个现象,你跟富人谈合作的时候,富人总是考虑自己能提供什么资源,什么价值给到你,他很明白,只有付出来有收获,而穷人只会考虑自己能获得什么利益好处,没有好处就会放弃。富人是利他思维,而穷人是利己思维。 3、杜绝羡慕和嫉妒他人努力后获取的成果不管在现实生活中,还是在电影桥段里,我们总会看到那些傻里傻气的人最后运气都不错,为什么?简单的人往往比复杂的人活得更轻松自在,因为他们没有算计心,对他人的成功总能全心全意地随喜他人的成功。 如果一个人总是羡慕和嫉妒他人获得的成果,让自己和他人都不开心,那佛为什么要给予你成功? 4、借力使力不费力想要快速获取成功,借力无疑是必不可少的方式,无论是借他人的时间,还是借他人的资源,都能是自己变得更强大。 富人的思维最大的优势就是懂得借力,整合资源,利用资源,而借力最大的好处就是倍增时间和能力。 以上的故事中,年轻人给小孩们分糖果,让他们帮忙把院里的残枝败叶收拾干净;免费提供饮水,让割草工给自己准备500捆草,他把借力思维运用地淋漓尽致,最后成为受人尊敬的大富豪。 穷人总会想,每一分钱都是靠自己双手挣来来踏实,不善于利用身边的人和资源,凡是亲力亲为,所以永远只能经营着眼前的一亩三分地。 财富隐藏在你身体里的每一个行为和念头里,自己才是金钱的源头,只有你的身语意都是善意的,换句话来说,你真心帮助他人取得财富,你就获得财富,更多的财富才会渐渐被吸引过来。 不少的富商,名人赚到钱之后会去做慈善事业,也是遵循这个道理,做善事得善果,财富才会源源不断。普通人不要觉得这些事情离自己很远,其实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在你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助更多的人,你会发现生活会有意想不到的美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