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结论,是建立在大量数据研究的基础上的。去年,全国运用中药治疗中风临床试验,发表在国内外期刊上的RCTs(随机临床试验)文献有1096篇,包含123篇出血性脑卒中研究文章、973篇缺血性脑卒中研究文章,1093篇为中文文献、3篇为英文文献。对中风的干预情况进行分析,治疗用中药汤剂的文献766篇、丸剂5篇、颗粒剂6篇,涉及245个方剂;治疗用中成药的文献197篇、中药注射剂122篇,涉及168种中成药。 以上数据,都收录在中医药临床证据数据库中。中医药临床证据数据库对2018年度中药治疗中风的相关报告和期刊,进行结构化的数据提取、系统的质量评价、自动可视化数据分析以及证据分类浏览检索,发现应用经典方剂治疗中风方面,补阳还五汤应用最多。补阳还五汤由黄芪、当归尾、赤芍、地龙(去土)、川芎、红花、桃仁等组成,具有补气,活血,通络之功效,主治中风之气虚血瘀证。 2018年度脑病临床研究分析报告同时公布了中风—中成药临床证据指数(2018),给出临床治疗中风应用最多的前10种中成药名单,包括脑心通胶囊、血塞通注射剂、丹参注射液、血栓通注射液、苦碟子注射液、安宫牛黄丸、通心络胶囊、养血清脑颗粒、华佗再造丸、脉血康胶囊。 中医药临床证据数据库于2017年4月正式启动,由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国中医科学院等多家单位联合成立,通过对中医药RCTs研究进行结构化的数据提取,为中医药临床试验数据的高效和证据转化利用奠定基础。数据库能形成中医药二次研究证据库,并同时发布英文版。 天津中医药大学循证医学中心主任张俊华说,当前,以证据为基础,结合医生经验和患者价值观的循证决策模式深入医药学领域各个方面。中医药临床证据数据库对相关数据进行系统的检索、严格的筛选、双录入核查、严格的评价,参数标准化,能进行可视化呈现、自动化输出。 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说,中医药在治疗和预防某些疾病尤其是感染性疾病方面有独特优势,但长期以来中医药的疗效缺乏科学有力的临床证据。通过中医药临床证据数据库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用科学的方法评价中医药防治的疗效,将为中医药防治疗效提供质量高、可信度高的证据。 2019河南脑病大会暨第三届中原脑病论坛由河南省中医药学会、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主办,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承办,为脑病医务人员沟通和交流搭建平台。 统筹:梁如意 责编:朱晓娟 编校:贾佳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