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辟谣!雍正未篡改遗诏夺皇位

 倦鸟依林 2019-10-21
京城新闻 2019-10-21 16:58:00
辟谣!雍正未篡改遗诏夺皇位

近日,由国家档案局、中央档案馆主办,北京市档案馆承办的中国档案珍品展在北京市档案馆开展。展览展出的50余组200多件档案展品,来自全国30多家档案馆的镇馆之宝,均收录于《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有的还入选了《世界记忆亚太地区名录》《世界记忆名录》,件件堪称无价之宝。

辟谣!雍正未篡改遗诏夺皇位

近日,中国档案珍品展在北京市档案馆开展。

这些展品主要是我国档案部门保存的最为珍贵的档案,包括唐、元、明、清、近代的珍贵档案,或记载某一重大历史事件,或印证某一历史史实,或记录一段鲜为人知的秘闻轶事,从不同层面折射出从唐代到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历程,从多个侧面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具有跨越千年时空、展现皇家珍藏、揭示旷世之谜、印证历史结论的特点。其中许多鲜为人知的档案文献和实物是第一次与北京观众见面,是人们了解历史真相、探寻社会发展足迹的重要参考。

该展览展出的唐代档案有中国档案部门现存最古老的纸质公文档案,该档案形成于唐开元二年(公元714年),距今1300年前,记录了对寇贼骚扰进行剿捕等事由,1900年发现于敦煌石窟藏经洞。

元代档案有用八思巴文字和古西藏文书写的中国元朝中央政府任命西藏地方官员的圣旨和文稿,体现了元代中央政府对西藏地方的有效管辖,是13世纪西藏归入中国版图的原始证据。

明代档案中有“金书铁券”,该“铁券”熔铁铸文,形如板瓦,内容为明英宗诰命制文,实为稀世珍品。

清代档案内容丰富,保存完整,有册文、诰命、遗诏、国书、禀文、玉牒、合同、税单、照会、信函等,内容涉及地方保甲制度、地理舆图、邮驿交通、科举考试、兴修水利、外交等方面,反映了清代宫廷生活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其中清代大金榜长19米,高将近1米,是光绪二十年(1894年)殿试“大金榜”,也是历时1300年的科举制度的最后一张金榜。

辟谣!雍正未篡改遗诏夺皇位

近日,中国档案珍品展在北京市档案馆开展。图为康熙皇帝传位遗诏。

有关雍正继位的问题,民间和野史传闻甚多,包括各种影视剧作品,在金庸的《书剑恩仇录》、梁羽生的《弹指惊雷》的小说里,也能够见到雍正将康熙遗诏“传位十四子”改为“传位于四子”等说法。那么历史上有没有雍正篡改遗诏这回事呢?看过这份档案展品“康熙传位遗诏”便可知真相。这份遗诏长1.55米,宽0.8米,为卷轴式。“遗诏”写在一张明黄色的宣纸上,这种颜色是清代皇家的御用色,是用汉、满二种文字书写的,其中关于传位是这样写的:“雍亲王皇四子胤禛,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著继朕登基,即皇帝位……”(这皇四子胤禛,就是雍正)。根本不存在“传位十四子”或“传位于四子”这样的字眼。另外,传位诏书中的满文中“十”和“于”是完全不同的两个字,没有矫饰的可能。所以《康熙传位遗诏》证明,雍正暗中加笔篡改康熙传位遗诏只不过是民间传闻而已。

辟谣!雍正未篡改遗诏夺皇位

近日,中国档案珍品展在北京市档案馆开展。图为八省运河泉源水利情形总图。

近代工商档案有江南机器制造局档案、大生纱厂创办初期档案等,再现了在帝国主义以及封建势力的压迫下,中国民族工商业曲折发展的艰难历程;民国档案还有梁启超草拟的护国讨袁檄文、孙中山先生“博爱”题词、陈嘉庚先生组织侨工的函等,见证了20世纪以来中华民族在屈辱苦难中奋起抗争,为实现民族复兴进行的种种探索。

本次展览首次增补了第四批入选《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的8件(组)档案,分别是孔子世家明清文书档案、《四部医典》、贵州布依族古文字档案、盛京内务府册档、五当召蒙古文历史档案、四川自贡岩口簿档案文献、《尺度经·智者意悦》、卡瓦山佤族酋长印谱等。

据悉,为满足广大社会公众的参观需求,北京市档案馆将于10月26日起实行每周六对外开放参观制度,开闭馆时间为10:00—17:00。市民可凭有效身份证件入馆免费参观。

来源:千龙网

传播北京|报道北京

微信ID:beijingqianlong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