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徽宗《秾芳诗帖》为绢本,单字字径超过12公分,笔力雄健、结字潇洒、法度完善、一气呵成。清代陈邦彦评赞《秾芳诗帖》:“此卷以画法作书,脱去笔墨畦径,行间如幽兰丛竹,泠泠作风雨声。”一语中的,道出了瘦金体的艺术效果。现代美术字体中的“仿宋体”即模仿瘦金体神韵而创。 宋徽宗《秾芳诗帖》 此帖为瘦金体中的上品,是赵佶中年时期的成熟作品,学习此帖,可学到瘦金体的精髓,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卫夫人《笔阵图》提出:“初学先大书,不得从小。”这个主张,被后世历代诸书家所认同。明丰坊《童学书程》说:“学书之序,必先楷法,楷法必先大字。”清蒋和的《书法正宗》说:“初学先宜大字,勿遽作小楷,作小楷入手者,以后作书楷皆无骨力。”局部 临习要点: 1、临习好此帖,首先要读帖,了解其用笔的起止转折、抑扬顿挫、轻重缓急,点画的连带呼应,用墨的浓淡枯润,感悟其气韵、神采。2、分析此帖笔法、字法、章法,掌握其笔画瘦直挺拔之神采,横画收笔带钩,竖画收笔带点,撇如匕首、捺如切刀,竖钩细长的笔法特点和舒展劲挺的结体笔势。在其基础上,进行对临、背临、意临。局部 3、对临时要意在笔先,笔居心后,预想字形,善于思考,学会与古人交流、与古人对话,要有耐心,更要细心,力求贵似。背临要注意运笔自如,心手相应,反复进行,力求达到字和原帖一样。意临是临摹的高级阶段,这时要注意汲取其笔法、章法、墨法、风格、意境之神韵,力求神会。无论对临、背临、意临,都要以笔法为重点,力求掌握其运笔规律。局部 4、打好了《秾芳诗帖》临帖基础,瘦金体的创作就水到渠成了。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创作前首先要做好工具准备,写瘦金大楷,要选用大号狼毫笔,选用熟宣或半生半熟宣纸,选用红星墨液或一得阁等。局部 5、拟定创作内容、形式、章法等,内容宜宁生勿熟,宁古勿新,立意积极向上,寓意深刻。要熟悉作品中的每个单字,尤其是不常写或者写不好的字一定要过关,因为这会影响创作的成败。并根据内容及章法决定形式。 本文作者临摹作品 6、创作时需要调整心态、屏弃杂念、全神贯注、心无旁骛。要注重用笔快慢节奏旋律,运笔强弱起伏变化,用墨的有湿有枯,在气与韵的交织中,风云舒卷,恣意挥毫,一气呵成,写出天下一人,唯我独尊,旷达神远之意境。 作者以瘦金体创作的作品 本文作者:刘德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