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片 
调修后(横版大图见文末) 
这幅拍摄于王莽岭的风光作品可以说是相当经典,小编之前上去过好几次也没碰着,羡慕并佩服这位摄影师,因为要想拍到这样的作品,那种需要忍受的寒冷只有雪天上山待日出的朋友才能体会。 回到正题,这幅作品的前期拍摄我认为同样没有太大的问题,那么我们如何通过后期的调修来对TA进行润色、升华呢? 
1、进入camera raw之后,由于原图整体可能曝光有些高(亮),导致现在的画面看起来光影感不够,那么,第一步要做的就是区分光影层次。依据上期讲到的修图思路,我做出了这样的调整: “配置文件改为‘风景’,色温4600,曝光-1.1,对比度+3,高光-10,阴影+36,白色+11,黑色-1,纹理+13,清晰度+5,去除薄雾+8,自然饱和度+8”。 
2、继续提升TA的光影层次:“高光+2,亮调+4,暗调-2,阴影+7” 3、光影关系告一段落后,我们来对TA的色彩层次进行调整,参数如下图所示:  4、以上是在camera raw中进行调整后的前后效果对比,接下来“打开图像”进入PS。5、对于这个机位拍到的大作,很多都是选择了17:6这样的画幅,不过这次我想改成15:6的裁剪比例,同时又顺带着对画面进行了一些旋转。6、经过前几步的调修后,画面的光影、色彩层次都有一定程度的提升,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更深层次的处理相互关系。依据上期提到的修图理念,我建立了一个“可选颜色”调整层,如下图所示:红色:青色-15,洋红+14,黄色-7,黑色+267,建立“曲线”调整层,整体再次对画面中的明亮度进行压低处理。8、“Ctrl+Alt+Shift+E”盖印图层后再次进入camera raw进行整体调整,“色温-8,曝光+0.2,对比度+9,高光-80,阴影+40,白色+10,黑色+5,自然饱和度+6”。(参数的调整没有标准,视情况而定,依据修图理念进行适当调整)9、“确定”后进入PS,依据情况,可再对作品进行相应的光影、色彩润色处理,最后一步“锐化”保存即可。总结:一幅好的作品需要好的前期拍摄做保证,当然,拍摄过程中会有客观因素影响导致无法完美呈现自己想要的最终效果,那这个时候,进行适当的后期调修会显得很有必要,明确摄影与修图的正确关系,更好让TA实现润色、升华主题的作用。 袁晓科,90后,前摄影杂志编辑、摄影教学机构部门负责人,丰富的外拍指导、修图教学经验,擅长多种题材的拍摄与后期调修;河南省艺术摄影学会理事、河南省摄影家协会会员,多次担任省、市级摄影培训讲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