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神秘社团——学霸家长圈, 你听说过么? 在百万家长大军中,有一个神秘小团体正悄然崛起。他们是一群志趣相投的硬核家长,有人同时持有语文数学英语的教师资格证,有人可以随意切换角度去讲解一个知识点,幽默风趣并深入浅出。 他们白天从事各种各样的工作,晚上却都成了同事,做同一个工种:辅导娃娃写作业,练字,朗读,预习,复习,订正作业。 他们就是我们,我们都是二年级家长,我们的孩子分布在五所重点小学。我们的团体有个非常霸气的名字:学霸家长圈。非学霸不能加入。 “学霸家长”有两层含义:家长本人曾经是学霸,如今孩子也是学霸。此处的“学霸”是真学霸,是班里处于第一梯队的孩子,最低不能退出前十名。 注明一下:这个要求是发起人设定的,我不是发起人。我对“非学霸不能加入”持保留意见。任何一个小圈层都有归类识别的标准,我可以不认同但选择尊重。 2 微信群吵翻天, 有家长反对孩子和差生同班 我们有一个微信群,挺热闹的,每天很多家长发言。 平时,家长们交流孩子的学习情况、老师的授课进度、作业布置。考试前后讨论出题方向和成绩排名,有的大神家长还会在大考前压题。 微信群里一向温馨和谐,洋溢着浓浓的“学术”气息,这几天一直在讨论应用题的线段图。 忽然画风突变,珊珊妈和壮壮妈夹枪带棒粉墨登场,引发了一场长达四小时的激烈辩论。 珊珊妈: 我们班那几个学渣太气人,总是拖慢教学进度,天天不写作业,什么也学不会。 还有他们的家长,管生不管教,老师布置什么作业都不知道,一天到晚在群里问问问,没头没脑地,大苍蝇一样烦死人。 上学期,要不是为了等他们这些不带脑子的学生,数学能结课那么晚吗?数学结课了,马上就期末考试了,一点复习的时间都没有。 壮壮妈: 谁说不是呢,我都上火了,牙龈都肿了。孩子都学得滚瓜烂熟了,还不学新课,就在那磨蹭着。 一问孩子,才知道班里有学生不达标,老师说都达标了才能往下讲新课。要不,差生们掉队越来越远,更赶不上来了。 珊珊妈: 就不应该让这些学渣和咱们的孩子在一个班上课,耽误自己也耽误别人。 现在初中都分实验班(快班)和平行班(慢班),我觉得小学也该分层教学,提早分班,大家都省事,你们学你们的,我们学我们的,大路朝天各走一边。 壮壮妈: 我赞同。因材施教才是最有效的办法。 学校教育要求整齐划一,不抛弃任何一个差生,这在宏观的教育布局上无可指摘,但是具体到每个家庭,每个望子成龙的父母身上又显得不近人情。 我孩子基础好,悟性高,凭什么要停下来等着慢吞吞的孩子?我孩子今天的优秀也是金钱和汗水换来,我们没有理由去等待任何一个因为懒惰而掉队的学生。 薇薇爸: 请别那么刻薄!一口一个学渣!差生也有自尊,他们只是二年级的孩子啊!学习不好就成了十恶不赦了? 你们孩子是学霸不假,那也只是咱们这几个学校里比较,你们的孩子牛一点而已。 你们有本事和北京上海的重点小学比一比,人家孩子的见识分分钟碾压你们。我就纳闷了,你们这惊世骇俗的优越感从哪里来的? 湘湘妈: 分层教育是一个由来已久的话题,有利有弊。在小学二年级就实行分层教育,我百分百反对。 假如所有的尖子生都分到了一个班里,你们想过是什么样吗?二年级的尖子生都是些什么人?你们想过吗? 晨晨爸: 二年级的优等生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优等生,他们之中很大一部分人只是依赖于反复记忆理解重复的知识,从而降低了错误率,侥幸成为了优等生。 我们可以回忆一下,幼儿园大班,一年级,二年级,是不是有一些知识在反复出现重复学习? 我们再来分析另一个有趣的情况:班里45名学生全部都是优等生,平均成绩不低于100分。 孩子们都考100分了,不再物以稀为贵,100分瞬间low爆了。于是,家长又开始暗地里较劲,必须要拿出更加别具一格的优秀来,以显示自己的孩子是天生学神,绝不能与其他人混成一样的水平。 接下来,大家比什么呢?比哪个孩子的书写更工整?哪个孩子的作文更出彩?哪个孩子的知识面更宽广?哪个孩子更得老师的青睐?哪个孩子的兴趣爱好更加种类繁多? 到时候,更多家长越来越不满意,可能又会提出:作文好的学霸单独组一个班,我们不愿意和那些写三句话都费劲的孩子一个班,虽然他们也是满分,但和我们不是一个等级的。 想要歧视一部分孩子总会找到理由和优越感,分层教育永无止境。 峰峰爸: 孩子有自己的人生,不是我们的附属品。二年级只是人生路上的一个横切面,在这个横切面里,芸芸众生都是同伴。 有个学习不靠谱的朋友怎么了,你帮他讲讲题,他给你讲讲他的游戏,彼此的世界都打开一个窗子,互相照耀,彼此丰富。 世界是多元的,有色彩有温度,学习只是一部分,各种各样的孩子在一起成长,本身就意义非凡。 彤彤妈: 花无百日红,人不能太膨胀。谁也不敢保证自己的孩子永远都是人中龙凤。说不准到了初中高中,咱们的孩子就成了学渣。 那时候,人家嫌弃咱们孩子也像嫌弃垃圾一样,诸君当如何自处? 班里有孩子学不会,能帮就帮一把,让孩子学会帮助他人是好事,只有你愿意帮别人,才有可能在困境中获得别人的扶持。 独木难成林,这是合作共赢的时代,我们不能给孩子传输单兵作战的理念了。 妍妍妈: 在现在的大环境下,小学分层教育不可能实现,诸君讨论这些不过是纸上谈兵罢了。 我觉得作为家长,我们应该少一些戾气和抱怨。如果觉得学校教育有不合理的地方,想办法自己解决一些,老师也有自己的难处。 一个老师不愿意放弃差生,这说明她人格高尚,有什么好诟病的?你们遇到了好老师,还不知道珍惜! 群里的辩论如火如荼,唇枪舌战中狼烟四起,有支持分层教育的,也有激烈反对的,双方互不相让,最终谁也没有说服谁。 3 小学阶段给学生分层没意义 家长才是真正需要分层教育的 我是反对分层教育的,尤其小学,我们不能过早的给孩子贴上差生的标签。 他才几岁的孩子,只是暂时成绩不好,难道刚开始的人生就已经被预料到前途尽毁了?你们是大仙还是神算子?怎么那么未卜先知呢! 因为工作的原因(我在一家补习机构上班),我接触过很多差生和他们的家长,有一点感受颇深:孩子的问题大多来自原生家庭。 家长教养不当,缺少陪伴,脾气不好,使用语言暴力和打骂孩子,这些家长的问题最终都成为了孩子挥之不去的阴影。 七八岁的孩子还没有形成稳定成熟的价值体系,也没有独立的判断标准,他们对规则的认知和对生活的感悟,仍然停留在模仿父母,追随父母,以父母为榜样的阶段。 孩子身上的坏习惯无不投射着父母的影子,给孩子分层没有意义,他们只是一页复写纸,修改得了一时修改不了永远。 真正应该分层的是家长,可是就算给家长分层了,谁负责来教育他们呢,谁负责来教会他们如何与孩子相处呢? 学霸家长也好,差生家长也好,各有因果各有来时路。 学霸家长也不是天生刻薄,也是经历了很多次被差生家长拖累,才变得心有怨气。 差生家长也有绝望无助,他们的痛苦是长年累月叠加的,他们也曾费尽心思,无奈孩子就是不争气,除了叹一声奈何,还能怎样? 想对学霸家长说:有的孩子天资聪颖,学什么都快,这是老天爷赏饭吃,其实你的功劳并不大,不要太把自己当回事。 想对差生家长说:孩子习惯不好,基础差,成绩垫底,老师不待见他,同学不喜欢他,但是,你不能放弃他!只有你才能把孩子拉上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