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说黄帝是北狄的祖先,白狄又是陕北人的直系祖先?

 昵称30265258 2019-10-22

白狄,陕北人的祖先

郭峰(书房记特约作者)

春秋初期,“狄人”在北方兴起。

为什么说黄帝是北狄的祖先,白狄又是陕北人的直系祖先?

狄人与鬼方、猃狁、荤粥一样,都是黄帝部落的堂兄弟,不过是不同的部落,或改了个名号重新登上历史舞台。

狄人大的有三支,分别是赤狄、白狄、长狄,另外还有徐、狄、蒲等狄,可称其为“众狄”。

笔者在这篇文章中专说“白狄”。

白狄生活在陕北,今天的陕北正是白狄当年的领地,二者几乎完美重合。白狄正是陕北人的直系祖先。

笔者三四岁时,村里有人勒狗,勒的是一只白狗,雪白的毛皮。老郭的奶奶表现出极大的悲悯与惶恐,反复劝那些勒狗的人,近乎哀求,说白狗是神,是老祖宗,不能勒呀,通天着呢,要遭报应的。

为什么说黄帝是北狄的祖先,白狄又是陕北人的直系祖先?

那些勒狗的人贪图雪白的毛皮,有的还想吃肉,那听得进奶奶的劝告。白狗在树杈上挣扎一番,安静了。

这件事给老郭留下深刻映象。日后研究“白狄”,突然意识到奶奶的话的重要性,是跨时空的。时间虽然过了3000年,一些历史信息还依稀留存民间,一代代口口相传。

当您读到“白狗是老祖先”“老槐树不能伐,是老祖先”,与听一位日薄西山的老人,不经意间喃喃唠叨,却表达同一意见,对您的冲击是天壤之别的,就像亲自喝一口陈年老酒与听老郭描述其美味的区别一样。

奶奶的话还给我另一个信息,白狄的图腾不是“鹰”,而是白狗。不知白狄是不是史书中的“犬戎”?

狄人不都是崇拜“鹰”的。《山海经·北山经·北次二经》中说,西北方有盂山,盂山有白翟。陕北最高的山叫白于山,位于定靖、吴起、志丹一带,不知和“盂山”有何联系。

《山海经·五臧山经》中说,狄人有284个部落,其中58个有图腾信仰,有图腾信仰的部落中,用鸟作图腾的14个。这告诉我们,同是狄人,信仰不同,有的有信仰,有的没信仰,有的信仰鹰,有的信仰犬。

其实信仰鹰和信仰犬的道理是一样的,它们都是捕猎的好帮手。

为什么说黄帝是北狄的祖先,白狄又是陕北人的直系祖先?

公元前990年,穆王姬满率军北伐陕北的犬戎,俘获5名部落首领及“四白狼、四白鹿”,“白狼”“白鹿”显然是部族图腾,看来这一带狄普遍尚“白”。

白狄不是白人,白狄崇拜白犬,崇尚白色,所以称其为“白狄”。

北魏时期,陕北“林胡”造反。“林胡”是狄的后裔。史书中写,有一支农民军为“白额军”。何为“白额”,其实就是今天陕北人装束,头扎“白羊肚子手巾”。还有的农民军以白幡、白旗为号。可见,北魏时期陕北仍尚白。

您看今天陕北人打扮,“白羊肚子手巾红腰带,亲人们迎过延河来。”头扎白手巾,身穿白板羊皮袄,是陕北人最显著的特征。在没有布匹,也没染布的年代,也就是我的祖辈生活的年代,陕北人还穿白色的皮衣,白色的皮裤,白色的皮靴子。

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中国印。白狄给陕北人烙上的印,一直保持至今。

为什么说黄帝是北狄的祖先,白狄又是陕北人的直系祖先?

身着羊皮袄,参加定边县“四干会”。

上图,是笔者偶尔发现的一张照片。这张照片反映的是大约上世纪70年代,陕北定边县的村干部统一着一领白板羊皮袄,整队进入会场的情景。

现在又有年轻人为照片中的村级干部动容,认为他们衣着粗陋,劳动强度大,处在社会的最底层。其实您又错了,□□□□(此处略去520个字)。

2019年,“十·一”国庆阅兵,一群陕北横山人,在天安门前“耍”起了“横山老腰鼓”。他们可知道,为什么穿一身白?

崇尚白色,是白狄给陕北烙的印。

白狄姓姬,正是黄帝的姓,白狄是黄帝的直系后人。

为什么说黄帝是北狄的祖先,白狄又是陕北人的直系祖先?

《山海经·大荒西经》说:“有北狄之国,黄帝之孙曰始均,始均生北狄。”

明确地说,黄帝是北狄的祖先。

《山海经·大荒北经》也记载:“黄帝生苗龙,苗龙生融吾,融吾生弄明,弄明生白犬,白犬有牝牡,是为犬戎。”犬戎也是白狄的一支,白犬就是白狄,黄帝是犬戎的祖先,也是白狄的祖先。

《山海经》这个说法得到了其他古书的印证。汉王符所作《潜夫论》有一篇专讲古族姓氏的《志氏姓》,里面记载犬戎和白狄的姓氏,其中很明确地说:“隗姓赤狄,姬姓白狄……姬即犬戎氏,其先本出于黄帝。”

《山海经·大荒北经》:“犬戎与夏人同祖,皆出于黄帝。”

您看看,这么多文献反复说,黄帝是白狄的祖先,黄帝本身就是犬戎。

慈眉善目的黄帝,原来是“狄”人!

《左传》《国语》也有不少地方记载白狄族属于姬姓,还记载白狄族居住在秦国所居的雍州范围。

《国语·齐语》中说,齐桓公“西攘白狄,至于西河”。这西河正是老郭的母亲河,无定河。南朝宋裴骃《集解》中认为,“西河”是“圁水”,此话正确。

无定河古称“圁水”,唐宋时叫“乞银”。“闻听将军收乞银”,“乞银”是鲜卑语,马的意思,“圁水”两岸是牧马的好地方,因马而得名。老郭的家乡古为“银州”,有“圁川书院”,为米脂博得了“文化县”的美誉。

为什么说黄帝是北狄的祖先,白狄又是陕北人的直系祖先?

“圁”“乞银”“银”,发音相近。

公元前578年,晋厉公命吕相为使致秦桓公《绝秦书》说:“白狄与君同州,君之仇雠;而我之婚姻也。”意思是,你秦国和白狄都在雍州,白狄是你的仇家,却是我的亲家。雍州就是陕北。

白狄在陕北,史学界没有争议。

无定河,陕北母亲河,也是“白狄”的母亲河。

您听过重耳奔狄的故事吗?

晋公子重耳受糊涂父亲迫害,连夜跑到陕北子洲、子长一带投奔“jiě家”。“jiě家”是陕北话,是外爷家、舅家。

舅舅一看外甥来了,得隆重招待啊。得,舅舅跨过黄河,到离石、柳林攻打另一个狄人部落,叫“廧咎如”。

“廧咎如”看来是个小部落,不经打,一打就败了。舅舅俘虏了人家的两位小姐,姊妹俩,叫“叔隗、季隗”。孟、仲、叔、季,“叔隗、季隗”就是小三、小四,长得非常漂亮。

舅舅大度,大手一挥,说,外甥远道而来,没什么好送的,这隗家的三女子、四女子,就送你作媳妇吧。

为什么说黄帝是北狄的祖先,白狄又是陕北人的直系祖先?

这段历史写在《左传》中,“狄人伐廧咎如,获其二女叔隗、季隗,纳诸公子。”

重耳寄人篱下,那敢张扬,还得拉拢拉拢跟班。于是自己留了小四季隗,把小三送给跟班赵衰。小三生下一儿子,就是大名鼎鼎的赵盾。看来基因不错。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载:“狄代廧咎如,获其二女,叔隗、季隗,公子取季隗,以叔隗妻赵衰。”

看官请注意,小三、小四姊妹俩姓“隗”,不正是“鬼方”姓吗?

狄、戎、鬼方、白狄、赤狄、长狄、猃狁、獯鬻、林胡、楼烦,等等,他们之间的区别界线,不仅老郭讲不清,2000多年前的周人也是一本糊涂帐,恐怕当事人也不明白。

为什么说黄帝是北狄的祖先,白狄又是陕北人的直系祖先?

娄烦古城遺址

今天山西有一县,叫“娄烦”,让我们看到“楼烦”的影子。

重耳回国登基2年后,就向白狄进攻。《史记·匈奴列传》:“晋文公攘戎翟,居于河西圁、洛间,号曰赤翟、白翟。”就是重耳攻打无定河与洛河之间广大地区的白狄。

看来重耳也是只白眼狼,他去陕北攻打白狄,可曾记得笑呵呵的舅舅送他两个媳妇?

其实对政治人物,不能用道德衡量。

重耳奔狄。

为什么说黄帝是北狄的祖先,白狄又是陕北人的直系祖先?

重耳在舅舅家呆的地方现在叫淮宁川,当地人叫“重耳川”。这可不是一条普通的“川”,倒不是因为重耳,而是埋着我们的老祖宗“黄帝”。

您要说了,黄帝老人家不是埋在陕北黄陵县,怎么埋在“重耳川”?

这不是老郭瞎白话,黄帝的确埋在“重耳川”,有很多史料文献证明。

《史记》《汉书》就记载黄帝的陵墓在距石峁古城不远的陕北子长、子洲一带。

子长 高柏山

《史记·五帝本纪》称:“黄帝崩,葬桥山。”《索隐》引《地理志》说:“桥山在上郡阳周县。”上郡阳周县正是今陕北子长县。查《汉书·地理志》,上郡阳周县下确实记有“桥山在南,有黄帝冢”字样。

此外,《汉书·地理志》记载,上郡肤施县“有黄帝祠四所”,肤施即今陕西榆阳区鱼河。

真正的黄帝埋在“重耳川”,已无悬念。

近年,陕北神木县高家堡发现石峁古城遗址,这是石破天惊的重大考古发现,被誉为“华夏文明第一城”,是“探寻中华文明起源的窗口”。

为什么说黄帝是北狄的祖先,白狄又是陕北人的直系祖先?

石峁古城遗址,黄帝的“昆仑城”

石峁古城需200年才能完成发掘,那时就能真正搞明白中华文明的起源了。看来,老郭等不到那天。

石峁古城有6个故宫大,存续时间是公元前2300年至前1900年。这正是黄帝时期,有专家估计,石峁古城正是传说中黄帝的昆仑城。

汉朝皇帝每年去祭拜黄帝,“重耳川”远啊,在陕北的北部,往返得一个多月。皇帝懒政,脑子一歪,想了个办法,走到黄陵就不走了,就在这儿烧纸吧。相当于在十字路口给远方的亲人烧纸,这在陕北叫“指得烧”。

石峁古城说明,黄帝是白狄人,都生于斯,长于斯,死了还埋于斯。

在舅舅家呆了12年,重返晋国,当了国君,就是大名鼎鼎的晋文公。

晋文公回忆这段历史,说“余从狄君以田渭滨”,就是我跟着舅舅到渭河边打猎。这透露了白狄的疆域,就是北到无定河,南到渭北,这正是陕北啊!

为什么说黄帝是北狄的祖先,白狄又是陕北人的直系祖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