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道德经》快两年了,尽管知道了老子的文化博大精深,坚信《道德经》的真理之所在,如“宠辱若惊”、“虚心谦下”、“为而不争”、“三宝之光”……明知道它字字箴言,是和平之本,治国安邦之本,安身立命之本,但是在生活中还是禁不住指责、抱怨、嫉妒、猜疑、恐惧、傲慢、自以为是、虚荣心等等,我时常为此而羞愧!老师教的三十三个神性品质都跑到哪儿去了呢?尽管时时告诫自己要亮化自己的品质,但是这些毛病还是会时不时地冒出来!仔细观察周围的人,他们也不同程度地会有这些毛病,我想也许这就是人性的弱点吧! 昨天晚上又是辗转难眠,心情很不好!都说心灵是一个人生命最真实的投射,静坐分析,扪心自问,为什么睡不着呢?究其原因,是我们开发的产品客户选中了,但是订单没有下给我们,而是下给比我们报价低的供应商了,使得我们几个月的努力付之东流!所以内心充满了愤怒和怨恨,心里不能和谐,心情不能平静,所以难以入睡。 反正睡不着了,于是坐起来拿起枕边的《道德经》,随手一翻,看到第三十七章《天道人欲》里面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候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镇之以无名之补,夫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想想这次挫败的原因不正是没有守住无名的质朴吗?因为以往的成绩在这个客户管理中的数据良好,级别较高,所以在议价时不肯妥协,尽管利润的确微薄,但是还是有比我们级别低的供应商用更低的价格竞技了这次的订单,最终让我们错失了良机!内观自己,这次不仅是我们没有守住当初那份质朴,也没有利他的精神,现在全球经济不好,生意难做,客户也很艰难,他们为自己争取最大利益也是必然的,是我们没有站在客户的立场上洞悉这一切。 当我看到这里,悟道这些道理的时候,心中豁然开朗,“同于道者,道也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也乐得之”,一切都是自己创造的,怨不得别人,忽然间我对老子《道德经》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他老人家早在几千年前就洞悉了人类的这些弱点,每一篇每一句都在引导我们克服人性的弱点。感恩《道德经》! 作者:刘玉玲(作者授权代发) |
|
来自: 道德经学用 > 《和谐企业,我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