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票证时代”的记忆

 老沈阅览 2019-10-22

东阳市民收藏额票证

粮票、布票、肉票、鱼票、油票、豆腐票、副食本、工业券……这些百姓生活中曾经离不开的票证,如今已经进入博物馆。小小票证,伴随着人们度过了近半个世纪,真实记录了那个年代“斤斤两两”的生活点滴。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的衣食住行都与一纸票证有着紧密联系。票证记录着那个时期的生产生活,印刻着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轨迹,承载着特殊的历史记忆。1978年改革开放之后,我国从计划经济走向了市场经济,从物资匮乏到物品丰盛,各类票证终于结束了它们的特殊使命和流通历程,退出历史舞台。

在计划经济时代那段“凭票生活”的日子里,国家根据户口本上的人数,给每个家庭配发一些食品专用票,比如肉票、鱼票、豆制品票、蛋票等。然而即使有票,也往往需要凌晨天不亮就去排队,否则去晚了这些物资就很难买全。“过去买东西最重要的是先有票,不少东西都要用票和钱一起买。”东阳市收藏爱好者徐松涛说,包括“70后”在内的几代中国人,都有一段与票证关联的记忆,在那个年代,没有票是万万不行的。

“说起过去的票证,大家很容易想到油粮肉票,其实票证范围非常广,一些文书、契约、证书等都是历史的见证。”徐松涛说,从2001年至今,他已经收集了上万张各式票证,不仅有常见的粮票、油票,还有商店发票、保险单、买卖房屋的文书、结婚证、毕业证、选民证乃至军人优待证等。过去的票证一部分已经彻底消失,另一部分则被保留下来,如今的合同、银行卡、房产证等,其实都是根据当下需求在内容和外观上作了改变,综合了过去多种票证的功能。

在徐松涛看来,同一种类票证在不同年代也有不同的特点,是时代发展和文化进程的历史见证。以结婚证上的图案为例,上世纪50年代初期的结婚证上绘有五角星图案,抗美援朝时期则变成了和平鸽,到上世纪50年代中期加上了毛泽东头像,上世纪60年代初期则是大丰收的场景……每一次变化都紧跟时代大环境,记录了当代中国的发展进程。

70年的沧桑巨变,70年的发展历程,一张张小小的票证,浓缩时代变迁。(东阳日报记者 董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