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2019年鞍山市继续教育:继续教育《教师专业标准》摘抄
2019-10-22 | 阅:  转:  |  分享 
  
继续教育《教师专业标准》摘抄

教师专业标准三个维度、十四个领域的主要内容



时间:2019年9月19日星期四

“维度”包含三个: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



(一)专业理念与师德的主要内容:



1、职业理解和认识。主要要求:依法执教;爱岗敬业;为人师表;团结协作。其中,“爱岗敬业”和“为人师表”是核心,是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应有的基本素质要求和追求。



2、对学生的态度和行为。主要要求:关爱学生(全身心的关爱每一位学生,不偏爱、不歧视、不讽刺、不体罚);尊重信任学生(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和个体,信任学生,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3、教育教学的态度和行为。主要要求:(1)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教书育人。(2)尊重规律,因材施教。(3)引导和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4、个人修养和行为。主要要求:“内外兼修”和“为人师表”。



时间:2019年9月日

(二)专业知识的主要内容:



1、教育知识。主要包括:(1)有关学生学习、成长和发展的特点与规律的知识;(2)有关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与方法的知识。



2、学科知识。所谓学科知识,即有关任教学科的知识。



3、学科教学知识。主要包括:(1)依据国家课程标准进行课程开发的知识;(2)根据学生学习具体学科内容时的特点开展有针对性教学的知识。



4、通识性知识。主要包括: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有关艺术方面的知识;信息技术知识;有关中国教育国情的知识。









(三)专业能力的主要内容:



1、教学设计能力。主要要求:教学目标设计能力;教学过程设计能力;导学设计能力。



2、教学实施能力。主要要求:教学环境创设能力;教学应变能力;有效教学能力;探究教学能力;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



3、班级管理与教育能力。主要要求:(1)班级管理能力:建设班级和开展班级活动。(2)育人能力:结合教学进行育人活动;



组织开展德育、健康教育和学生指导等的能力。(3)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4、教育教学评价能力。主要要求:评价学生的能力;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的能力;自我教学评价(或反思)的能力。



5、沟通与合作能力。主要要求:与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与同事的合作交流能力;与家庭、社区的沟通合作能力。



6、反思与发展能力。主要要求:反思能力;研究能力;生涯发展规能力。

时间:2019年9月日

十四个领域主要内容:



(一)职业理解与认识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



1.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遵守教育法律法规。



2.理解中学教育工作的意义,热爱中学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和敬业精神。



3.认同中学教师的专业性和独特性,注重自身专业发展。



4.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修养,为人师表。



5.具有团队合作精神,积极开展协作与交流。



(二)对学生的态度与行为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



1.关爱中学生,重视中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保护中学生生命安全。



2.尊重中学生独立人格,维护中学生合法权益,平等对待每一个中学生。不讽刺、挖苦、歧视中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中学生。



3.尊重个体差异,主动了解和满足中学生的不同需要。



4.信任中学生,积极创造条件,促进中学生的自主发展。



(三)教育教学的态度与行为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



1.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将中学生的知识学习、能力发展与品德养成相结合,重视中学生的全面发展。



2.尊重教育规律和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一个中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



3.激发中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培养中学生学习兴趣和爱好,营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氛围。



4.引导中学生自主学习、自强自立,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四)个人修养与行为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



1.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



2.乐观向上、热情开朗、有亲和力。



3.善于自我调节情绪,保持平和心态。



4.勤于学习,不断进取。



5.衣着整洁得体,语言规范健康,举止文明礼貌。



(五)教育知识包括六个方面的内容:



1.掌握中学教育的基本原理和主要方法。



2.掌握班集体建设与班级管理的策略与方法。



3.了解中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与特点。



4.了解中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过程及其教育方法。



5.了解中学生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发展的过程与特点。



6.了解中学生群体文化特点与行为方式。



时间:2019年9月日

(六)学科知识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



1.理解所教学科的知识体系、基本思想与方法。



2.掌握所教学科内容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与技能。



3.了解所教学科与其它学科的联系。4.了解所教学科与社会实践的联系。



(七)学科教学知识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



1.掌握所教学科课程标准。



2.掌握所教学科课程资源开发的主要方法与策略。



3.了解中学生在学习具体学科内容时的认知特点。



4.掌握针对具体学科内容进行教学的方法与策略。



(八)通识性知识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



1.具有相应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2.了解中国教育基本情况。



3.具有相应的艺术欣赏与表现知识。



4.具有适应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的信息技术知识。



(九)教学设计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1.科学设计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



2.合理利用教学资源和方法设计教学过程。



3.引导和帮助中学生设计个性化的学习计划。



(十)教学实施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



1.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与氛围,激发与保护中学生的学习兴趣。2.



通过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等多种方式,有效实施教学。



3.有效调控教学过程。



4.引发中学生独立思考和主动探究,发展学生创新能力。



5.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渗透应用到教学中。



(十一)班级管理与教育活动包括七个方面的内容:



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帮助中学生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



2.注重结合学科教学进行育人活动。



3.根据中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特点,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德育活动。



4.针对中学生青春期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有益身心健康发展的教育活动。



5.指导学生理想、心理、学业等多方面发展。



6.有效管理和开展班级活动。



7.妥善应对突发事件。



(十二)教育教学评价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1.利用评价工具,掌握多元评价方法,多视角、全过程评价学生发展。



2.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



3.自我评价教育教学效果,及时调整和改进教育教学工作。



(十三)沟通与合作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



1.了解中学生,平等地与中学生进行沟通交流。



2.与同事合作交流,分享经验和资源,共同发展。



3.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合作,共同促进中学生发展。



4.协助中学与社区建立合作互助的良好关系。



(十四)反思与发展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1.主动收集分析相关信息,不断进行反思,改进教育教学工作。2.针对教育教学工作中的现实需要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3.制定专业发展规划,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























献花(0)
+1
(本文系赵长林1967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