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抗血管治疗等于带瘤生存治疗?这个说法你听过吗

 三娃属虎滴 2019-10-22

你知道什么是抗血管治疗吗?你知道带瘤生存治疗吗?这发表两者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最近有人说肿瘤到了晚期可以通过抗血管治疗实现带瘤生存,对于这个说法是真的的吗?

首先我们了解一下什么是带瘤生存!

“带瘤生存”指患者经过抗癌治疗后,出血、咳嗽、腹泻、吞咽困难等症状消失,病灶进一步缩小,癌细胞不再扩散,病情趋于稳定。其实,罹患癌症最根本的原因在于细胞微环境遭到破坏,所以“带瘤生存”也是有要求的。

当然,很多人对“带瘤生存”存有误区,很多患者认为“带瘤生存”就是不做手术,完全靠身体的自愈能力。但是带瘤生存的基础条件是接受治疗,尤其是早期癌症,一般的治愈率都很大,而且生活质量也可以得到保障。而不进行任何治疗手段,单靠自愈能力是很难实现癌症康复的。因为人体患癌症的根本原因在于细胞微环境遭到破坏,癌症患者的自身免疫力已经遭到损坏,只有修复受损的癌细胞,才会让身体康复。

那么实现带瘤生存与抗血管治疗有什么关系呢?

其实所谓的带瘤生存就是两个字“控制”。控制癌细胞的生长、控制癌细胞的繁殖,这两点点恰恰抗血管治疗方法可以做到。那么什么是抗血管治疗呢?

很多人认为对于癌症的治疗就是直接面对面的对抗,直接的去杀死癌细胞,然而在这种治疗下身体是很难接受的,比如说化疗,就会如此的治疗方式,而后果就是化疗副反应导致患者呕吐、发烧、免疫力低下等,所以有时我们也要学会变通“侧面迂回”。我们都知道,瘤体不仅仅是癌细胞独立存在,还有肿瘤血管的存在。抗肿瘤血管治疗能使现有的肿瘤血管退化,从而切断肿瘤细胞生长所需氧气及其他营养物质使肿瘤细胞慢慢“饿死”,从而实现抑制肿瘤细胞生长,防止肿瘤细胞扩散转移,最终以实现癌症患者带瘤生存的愿望。

当然实现带瘤生存还需要有其他的条件,比如说信心。

心理治疗是癌症康复的第一步,而且这一环节必须贯穿到患者康复过程中去。面对肿瘤时,50%患者因为缺乏良好的生理应激能力被“吓死”了。其实,早在2012年世界卫生组织就将癌症列为慢性病。所以,癌症并非绝症。应对患者进行心理应激能力建设和生理应激能力建设,让患者有足够的信心去应对癌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