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像是要写回忆录? 因为眼前的事有时会突然忘记,而回忆却越来越清晰。如这句“老来多健忘,唯不忘相思”。 在这个公号发自己的回忆,会不会有点假公济私? 不管了,谁让你们都不踊跃投稿。 这么平凡的人生,有什么可说? 歌曲《董小姐》中有一句,“董小姐,你才不是一个没有故事的女同学。” 如果说故事是指波澜起伏的情感经历,我没有。 如果说故事是指踏遍千山万水的见闻趣事,我也没有很多。 如果只单从字面理解“故事-过去的事”,那我也算一个有故事的女同学。 =========工作单位=========== 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棉纺厂的计算机房做维护。那年是毕业生包分配与不包分配的过渡期,叫做双向选择。 因行业对口会去棉纺厂,因专业对口会去计算机房。没有另寻其他公司,是因为只有签约这里才可转户口,调人事关系,至少要在这里工作一年。 那是一家老牌国企,濒临倒闭。 但那家企业也曾经有过她的辉煌,有过她风华正茂的好时光。那时,同样风华正茂的一群年轻人进入这家企业,也是令人羡慕的,他们的内心也曾有过自豪感。 当年的我不懂他们,因为那不是属于我的时代。 刚刚去搜索,厂名没变,地址没变,但注册时间却已变成了1997年,应该已是改制重组过的。 ==========工作环境========== 工作地点是厂内办公大楼的计算机房,楼内还有厂长办公室、行政,财务,人事等部门。 工作环境在当时的厂里算相当好的,计算机房是除了厂长室以外,唯一安装了空调的办公场所,主要是为了给电脑设备提供一个良好的运行环境。 计算机房包括一个大的主机房,和一个小机房。 主机房放置一套外购的生产管理系统,包括衣柜大小的主机,和一些无盘工作站。主机放在最里面,以玻璃隔门与工作间分开。工作间放置几台无盘工作站,又以玻璃门与外间隔开,工作间的地面是架空几十厘米铺设的地板。进入工作间,就要换拖鞋。拖鞋分夏天的塑料拖鞋,和冬天的仿缎面棉拖。 小机房有两三台电脑和一台针式打印机,主要用于每月财务部做工资单。使用的软件也是外购的。 =========入职============ 初入职场,不知如何开始,也不知要准备什么。能准备的也就是两件略显成熟的衣服,记得大概是这样的。 上班第一天,做入职培训,只记得那姐姐告诉我,这里不同学校,以后不要称呼人老师了。男的叫师傅,女的叫姐。就这样完成了我从学生到职工的角色转换。 =======那时的时间========== 那时的工作清闲,不是一个萝卜一个坑,而是根本就没有坑,只有一堆萝卜。拥有最多的就是时间。 会和大学的同学煲电话粥。 会趁领导不在,偷偷溜出去看电影。 心情不好了,就请一天假不去上班。 那时自己有一句口头禅“时间就是用来浪费的”。只能说是年少轻狂,那会可以挥霍的好像也只有时间。 时光荏苒,二十多年转瞬即逝,渐渐开始意识到时间的珍贵。 看罗胖的演讲《时间的朋友》,演讲的内容不大记得,不过那演讲让我重新开始思考关于时间。现在会以时间做为第一维度来思考问题,做事情的方式也有所改变。 确定做一件事情的话,会更加认真投入,因为已经花费了生命中最宝贵的东西--时间,那认真点只会让事情变得更好,为什么不呢? 工作中尽量避免无意义的争论,如果就一个问题的争论达到三个回合,会及时停止。无关紧要的事情我宁可退让,不舍得时间。若确实是不能接受,也等大家冷静后,再拿出更好的论据说服对方。 实在不行,就说一句“我认为你说的很有道理”。 认真说“不”。那么宝贵的时间不想浪费在本可以说“不”,却违心的“是”上。省得曾经说过的“是”也变成“不”。 ====================== 本以为一篇就可以写完那一年,结果却写了这么多。下回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