腕关节和踝关节都是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比较容易发病的部位,为了能有效防止局部病情发展,帮助关节功能及早恢复,可以在腕关节和踝关节附近选取穴位并在压痛点上进行按摩。 ![]() 腕关节【取穴】腕关节附近常取的穴位有外关、内关、阳池、阳溪和合谷等。 如果伸腕功能障碍严重者应取外关和合谷为主穴,阳池、阳溪为辅穴;对于屈腕功能障碍明显的患者而言,主穴应取内关和合谷,大陵为辅穴。如果希望能增强同一部位的按摩效果,尽量减少机体的适应程度,可以再选一些相关的穴位,分成两组,交替进行。 ![]() 【方法】腕关节部位最常用的方法是推法和按法。 可用拇指指腹的部位或是掌根进行操作。在腕关节出现肿胀现象时,用拇指的指腹揉阳池穴,大约15秒钟后,再向外关穴的方向推,再揉外关穴15秒钟,反复做30~ 60次。合谷穴和阳溪穴也可效仿这种手法进行推揉。 这样的按摩方式可以抑制炎症反应,有利于消肿。腕关节功能有明显障碍的病人,应多在手腕横纹的中点处用按、揉手法,有舒筋活络的作用。急性炎症期时,按摩腕关节周围穴位的力量要轻,对慢性期功能有明显障碍的病人可以用较重的力量。也可以对未患病的侧腕关节进行保健按摩,预防发生病变。 踝关节【取穴】踝关节周围常用的治疗穴位有丘墟、昆仑、悬钟、太溪、照海、商丘、足临泣、三阴交等穴。每次取3~4处穴位,每日按摩1~2次,为了增强按摩效果可以5天换1组穴位。 ![]() 【方法】患者坐或是卧,将患侧的下肢平放在床上。若患侧的踝关节肿胀,用拇指的指腹按揉足临泣,15秒钟后,循经推向丘墟,按揉后、推向悬钟,然后循经推向阳陵泉,每处均按揉15秒钟。重复做15分钟。能够起到通络健脾、消肿利湿的作用。 如果踝关节内侧有明显的肿胀,则用拇指和食指同时揉捻太溪穴和昆仑穴15秒钟,再用大拇指的指腹向上推至三阴交,并按揉15秒钟,重复做15分钟。如果患者踝关节内、外侧均有明显的肿胀,可同时使用这两组穴位。 对踝关节周围穴位进行保健按摩会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功能恢复和病情起到积极的作用。可是要达到预期的效果,不仅要合理配穴,按摩的手法也要正确,力量也要适中。 类风湿120论坛,网聚天下类风湿患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