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搞懂人体内的“圆运动”,就可成为治病高手

 图书 馆员 2019-10-22

搞懂人体内的“圆运动”,你就可成为治病高手

黄元御解说内经、伤寒理论,归纳起来就是:人是一个小宇宙,它的循环运行就是一个圆圈。

取象比类是中医的一个最常见又最重要的一种思维方式,中医理论的创始多根据这种思维方式。故理解中医的理论,要回到肇始时的思维方式,否则就是对中医理论的曲解。后世牵强附会以西医理论来解释中医,形似而神不似,没有起到指导临床实践的意义。

中医取象比类人体这小宇宙,如同大宇宙一样,周而复始,生生不息地循环。对于人体小宇宙与天体大宇宙的取象比类,我是这样形象理解的,对否恭请同仁指教:

东方肝、西方胆象树木,南方心象阳光,西方肺象至高的青天,左中大地之土象脾,右中大地之土象胃,北方肾象地下水。膀胱是水库,三焦是水库的闸门,肝(主疏泄)是开启水库闸门(尿道口)、打开垃圾厂大门(肛门)的按钮,小肠是分拣精华与垃圾的清洁工,大肠是垃圾的运输车。

地下水要温,否则会寒凝结冰,所以说水中含火(温气),阴中含阳,阴抱阳根。所谓“壮火之主,以消阴霾”即是说地下水要温暖不能寒凝结冰,否则寒水凌心(地下结冰当然天上相应的是飘雪花了),心血管也会血瘀而阻塞。

东方树木吸取地下温水,太阳从东方升起,在阳光的照射下,散发水蒸汽上青天(清气升),大气圈里有水汽层湿润,可以阻隔阳光的过猛伤害大地,使大地不致于燥裂,使青天保持凉肃。肝脾要升就是此道理。阳光要含水汽,即是阳抱阴根,阳中有阴。所谓“壮水之主以制阳光”就是说水蒸汽要升华上青天湿润阳光,使天空的温度保持正常值。

太阳从西边落山,水汽上青天后经过凉肃,变成雾露下降于大地(浊气降),滋润西方树木,树木吸收雾露沿树根进入西方大地之土中,又变成地下水。肺胆胃要降就是此理。

当地下水寒冷时,东方木不能吸水蒸发,水汽滞留于土地中,这叫水寒肝陷脾湿。因为没有水汽上蒸,阳光过于猛烈,青天不能凉肃,这叫心火上炎。青天不能凉肃,心火刑克肺金,于是咳嗽痰饮吐衄血种种病生。这种情况下往往下寒而上热。

青天不能凉肃,雾露不降,西方树木和西方大地之土便燥热,这叫胆胃上逆,呕吐反胃噎膈消渴和相火上炎胆病生。青天上面的温气不能随雾露下降入地下水,便造成水寒,于是三焦失约,膀胱不温,淋癃遗泄之证生。

肝脾左升肺胃右降,脾胃土居中调度升降,肝胆居中运行升降,心肺居上,肾居下。这就是人体的小宇宙圆圈运动。

说起来也非常有趣。

图解《四圣心源》天人解1.——阴阳变化

1.阴阳变化

阴阳未判,一气混茫。

气含阴阳,则有清浊,清则浮升,浊则沉降,自然之性也。

升则为阳,降则为阴,阴阳异位,两仪分焉。

清浊之间,是为中气,中气者,阴阳升降之枢轴,所谓土也。

枢轴运转,清气左旋,升而化火,浊气右转,降而化水。化火则热,化水则寒。

方其半升,未成火也,谓之曰木。木之气温,升而不已,积温成热,而化火矣。

方其半降,未成水也,谓之曰金。金之气凉,降而不已,积凉成寒,而化水矣。

水火金木,是名四象。

四象即阴阳之升降,阴阳即中气之浮沉。

分而名之,则曰四象;合而言之,不过阴阳。

分而言之,则曰阴阳,合而言之,不过中气所变化耳。

四象轮旋,一年而周。阳升于岁半之前,阴降于岁半之后。

阳之半升则为春,全升则为夏,阴之半降则为秋,全降则为冬。

春生夏长,木火之气也,故春温而夏热。

秋收冬藏,金水之气也,故秋凉而冬寒。

土无专位,寄旺于四季之月,各十八日,而其司令之时,则在六月之间。土合四象,是谓五行也。

图解《四圣心源》天人解2.——五行生克

五行之理,有生有克。

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其相生相克,皆以气而不以质也,成质则不能生克矣。

盖天地之位,北寒、南热、东温、西凉。

阳升于东,则温气成春,升于南,则热气成夏,

阴降于西,则凉气成秋,降于北,则寒气成冬。

春之温生夏之热,夏之热生秋之凉,秋之凉生冬之寒,冬之寒生春之温。

土为四象之母,实生四象。

曰火生土者,以其寄宫在六月火令之后,六月湿盛,湿为土气也。其实水火交蒸,乃生湿气,六月之时,火在土上,水在土下,寒热相逼,是以湿动。新经络公众号提示湿者,水火之中气,土寄位于西南,南热而西凉,故曰火生土,土生金也。

相克者,制其太过也。

木性发散,敛之以金气,则木不过散;

火性升炎,伏之以水气,则火不过炎;

土性濡湿,疏之以木气,则土不过湿;

金性收敛,温之以火气,则金不过收;

水性降润,渗之以土气,则水不过润;

皆气化自然之妙也。

图解《四圣心源》天人解3.——脏腑生成

人与天地相参也。阴阳肇基,爰有祖气,祖气者,人身之太极也。

祖气初凝,美恶攸分,清浊纯杂,是不一致,厚薄完缺,亦非同伦,后日之灵蠢寿夭,贵贱贫富,悉于此判,所谓命秉于生初也。

------------------------------------------------------------------------------------------------

甲:jia 3声调 天干的第一位;

乙:yi 3声调 天干的第二位;丙:bing 3声调 天干的第三位;丁:ding 1声调 天干的第四位;戊:wu 4声调 天干的第五位;己:ji 3声调 天干的第六位;庚:geng 1声调 天干的第七位;辛: xin 1声调 天干的第八位;壬: ren 2声调 天干的第九位;癸: gui 3声调 天干的第十位。

---------------------------------------------------------------------------------------------------

祖气之内,含抱阴阳,阴阳之间,是谓中气,中者,土也。

土分戊己,中气左旋,则为己土,中气右转,则为戊土,戊土为胃,己土为脾。

己土上行,阴升而化阳,阳升于左,则为肝,升于上,则为心。

戊土下行,阳降而化阴,阴降于右,则为肺,降于下,则为肾。

肝属木而心属火,肺属金而肾属水。是人之五行也。

五行之中,各有阴阳,阴生五脏,阳生六腑。

肾为癸水,膀胱为壬水;

心为丁火,小肠为丙火;

肝为乙木,胆为甲木;

肺为辛金,大肠为庚金。

五行各一,而火分君相,脏有心主相火之阴,腑有三焦相火之阳。

图解《四圣心源》天人解4.——气血本原

肝藏血,肺藏气,而气原于胃,血本于脾。

盖脾土左旋,生发之令畅,故温暖而生乙木;

胃土右转,收敛之政行,故清凉而化辛金。

午半阴生,阴生则降,三阴右降,则为肺金。肺金即心火之清降者也;故肺气清凉而性收敛。

子半阳生,阳生则升,三阳左升,则为肝木。肝木即肾水之温升者也,故肝血温暖而性生发。

肾水温升而化木者,缘己土之左旋也,是以脾为生血之本。

心火清降而化金者,缘戊土之右转也,是以胃为化气之原。

气统于肺,凡脏腑经络之气,皆肺气之所宣布也,其在脏腑则曰气,而在经络则为卫。

血统于肝,凡脏腑经络之血,皆肝血之所流注也,其在脏腑则曰血,而在经络则为营。

营卫者,经络之气血也。

图解《四圣心源》天人解5.——精神化生 

肝血温升,升而不已,温化为热,则生心火;

肺气清降,降而不已,清化为寒,则生肾水。

水之寒者,六腑之悉凝也,阴极则阳生,故纯阴之中,又含阳气;

火之热者,六腑之尽发也,阳极则阴生,故纯阳之中,又胎阴气。

阴中有阳,则水温而精盈,阳中有阴,则气清而神旺。

神发于心,方其在肝,神未旺也,而已现其阳魂;

精藏于肾,方其在肺,精未盈也,而先结其阴魄。

《素问》:随神往来者,谓之魂,并精出入者,谓之魄。

盖阳气方升,未能化神,先化其魂,阳气全升,则魂变而为神。魂者,神之初气,故随神而往来。

阴气方降,未能生精,先生其魄,阴气全降,则魄变而为精。魄者,精之始基,故并精而出入也。

图解《四圣心源》天人解6——形体结聚 

肝主筋,其荣爪;

心主脉,其荣色;

脾主肉,其荣唇;

肺主皮,其荣毛;

肾主骨,其荣发。

凡人之身,骨以立其体干,筋以束其关节,脉以通其营卫,肉以培其部分,皮以固其肌肤。

皮毛者,肺金之所生也,肺气盛则皮毛致密而润泽。

肌肉者,脾土之所生也,脾气盛则肌肉丰满而充实。

脉络者,心火之所生也,心气盛则脉络疏通而条达。

筋膜者,肝木之所生也,肝气盛则筋膜滋荣而和畅。

髓骨者,肾水之所生也,肾气盛则髓骨坚凝而轻利。

五气皆备,形成而体具矣。

阴 阳 变 化 ­

阴阳未判,一气混茫。气含阴阳,则有清浊,清则浮升,浊则沉降,自然之性也。升则为阳,降则为阴,阴阳异位,两仪①分焉。清浊之间,是谓中气,中气者,阴阳升降之枢轴,所谓土也。 ­
枢轴运动,清气左旋,升而化火,浊气右转,降而化水。化火则热,化水则寒。方其半升,未成火也,名之曰木。木之气温,升而不已,积温成热,而化火矣。方其半降,未成水也,名之曰金。金之气凉,降而不已,积凉成寒,而化水矣。 ­
水、火、金、木,是名四象②。四象即阴阳之升降,阴阳即中气之浮沉。分而名之,则曰四象,合而言之,不过阴阳,分而言之,则曰阴阳,合而言之,不过中气所变化耳。 ­
四象轮旋,一年而周。阳升于岁半之前,阴降于岁半之后。阳之半升则为春,全升则为夏,阴之半降则为秋,全降则为冬。春生夏长,木火之气也,故春温而夏热;秋收冬藏,金水之气也,故秋凉而冬寒。土无专位,寄旺于四季之月,各十八日,而其司令之时,则在六月之间。土合四象,是谓五行也。 ­

气 血 原 本

肝藏血,肺藏气,而气原于胃,血本于脾。盖脾土左旋,生发之令畅,故温暖而生乙木;胃土右转,收敛之政行,故清凉而化辛金。午半阴生,阴生则降,三阴右降,则为肺金。肺金即心火之清降者也,故肺气清凉而性收敛。子半阳生,阳生则升,三阳左升,则为肝木。肝木即肾水之温升者也,故肝血温暖而性生发。肾水温升而化木者,缘己土之左旋也,是以脾为生血之本。心火清降而化金者,缘戊土之右转也,是以胃为化气之原。 ­
气统于肺,凡脏腑经络之气,皆肺气①之所宣布也;其在脏腑则曰气,而在经络则为卫。血统于肝,凡脏腑经络之血,皆肝血之所流注也;其在脏腑则曰血,而在经络则为营。营卫者,经络之气血也。

大家一起学古代四象医学吧(黄帝内经少师学派五态论)

渤海黄元御理论出于黄帝内经等经典古籍。

黄帝内经:“少师答曰∶众人之属,不知五态之人者,故五五二十五人,而五态之人不与焉。五态之人,尤不合于众者也”

张景岳:众人者,即下章阴阳二十五人之谓,与五态之人不同,故不合于众也。

类经云:人有阴阳,有阴人,有阳人。天地之间,六合之内,不离于五,人亦应之,非徒一阴一阳而已也。盖有太阴之人,少阴之人,太阳之人,少阳之人,阴阳和平之人。凡五人者,其态不同,其筋骨气血各不等。

少师曰∶太阴之人,贪而不仁,......深情浓貌、狡猾不露者,是为太阴之人。)

少阴之人,小贪而贼心,......阴险贪残,小人之品,此少阴之人也。)

太阳之人,居处于于,......有始无终,虎皮羊质,此太阳之人也。)

少阳之人, 谛好自贵,妄自尊贵,不知大体,此少阳之人也。)

阴阳和平之人,居处安静......谭而不治,无为而治也。无为而治,治之至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其阴阳和平之人之谓乎?)

故善用针灸者,视人五态乃治之,盛者泻之,虚者补之。

张景岳认为五态人和众人不同。凡五人者,其态不同,其筋骨气血各不等。

黄元御说:“生理皆同,而情状殊绝者,气秉之不均也。 《灵枢·通天》分言五态之人:太阴之人,秉水气也,太阳之人,秉火气也,少阴之人,秉金气也,少阳之人,秉木气也,阴阳和平之人,秉土气也。阴阳二十五人,备言五形之人,是秉五气之全者。一气又分左右,左右又分上下,五行各五,是为二十五人。生人之大凡也。”

黄元御把五态人和众人以“气秉”的理论合二为一。

延古中医工作室结合以上特点,进一步发挥,创立延古特色理论。四象六气脏腑图(图含太极阴阳五行之奥,双五行,双四象,六道八门)

春夏秋冬,肺脾在上,肝肾在下,心者君主之官,照明万物。故春木属肝,夏火属肾,秋金属肺,冬水属脾。春气厥阴(足厥阴肝)风木升,夏气少阴(足少阴肾)君火浮,秋气阳明(足阳明胃)燥金降,冬气太阳(足太阳膀胱)寒水沉,土主四维,燥土源于少阳相火,湿土源于太阴湿土,大气左升,少阳相火起,从左春升,右降而沉于太阳寒水,终于冬。故太极者,四维之中土,阴阳者,少阳和太阳,少阳主春夏之升,起于相火,终于君火,太阳主秋冬沉,起于湿土终于寒水。阳主动,主源,阴主静,主末,故阳胜之人少阳相火是动力,阴胜之人太阳寒水是归宿。四象者木火金水之开阖升降也。木开长则金阖短,金开长则木阖短,火升长则水降短,水降长则火升短。

黄元御曰:

太阴之人,秉水气也,

太阳之人,秉火气也,

少阴之人,秉金气也,

少阳之人,秉木气也。

太阳之人,火体,大气属阳,左升而源于少阳,故少阳相火之气多,其气源厥阴风木而化火也,故风火相煽。

少阳之人,木体,大气属阳,左升而源于少阳,故少阳相火之气多,其气源少阴君火(足少阴肾)而化木也,故君相火炎。

太阴之人,水体,大气属阴,右降而沉于太阳,故太阳寒水之气多,其气源阳明金燥而化水也,故水寒金燥。

少阴之人,金体,大气属阴,右降而沉于太阳,故太阳寒水之气多,其气源太阴湿土而化金也。故水寒土湿。

木开长则金阖短,太阳火体,厥阴和少阳之气恒动,木局大,金局小,则肺大肝小,厥阴风木下陷,右金阳明易上逆。。。

一个心法让你终身受益

无极生太极

六道同六经

八门合四象

四维中空空

心空明君火

中土遁乾坤

四季临十二

五局立脉中

不明六气不知脏腑,不明四象不知气化。

韩国流传四象体质医学。

李济马传之。

中国流传四象医学生理。

郑裕成传之。

学中医微我,加群(黄元御四圣心源四维脏腑图)

郑裕成简历

学术主张外感第一,内伤第二,针药并用,扭转中枢。

民以食为天,北方灸,南方茶,阴阳表里当自辨。

少阳太阴陷逆源,升降开阖化六气。

四象体质当知晓,万人之乡人人康。

阴阳五行在医学的应用

阴阳阴阳”概念有两种意义其一是指两种基本的物质之气,阴阳之气的正常与否关系到天象、气候、物侯等自然现象的正常与异常,阴阳二气的盈虚消长、升降出入的运动变化规律及其对季节、气候和物侯的支配性作用。

“阴阳”概念的另一种意义是指相互对立的两种基本属性,或属性相反的两类事物,或一个事物中属性相反的两个方面。如雌雄、上下、左右、南北、进退、动静、生杀、强弱、明暗、寒热等

《内经》中的阴阳概念也包括物质之气,即阴气和阳气。基于天人相应的观念,《内经》认为人身阴阳二气与天地阴阳二气呈同步一致的消长变化,认为人身脉象的变化与四时阴阳消长相应。脉象是人体气血阴阳状况的表现。脉象应四时阴阳即意味着人身阴阳与天地四时阴阳相应。《素问·脉解篇》还根据一年中天地阴阳的消长升降规律及其变异来解释各月份人体易产主的病症,认为人身阴阳与天地阴阳的消长升降完全时应相符。阴阳二气失调,会导致疾病的产生。

五行概念

《内经》中的五行概念也包括五行归类和五行之气两种意义,《素问》将人体脏腑组织器官和情志、病症等正常和异常的生命表现以及与人体有关的各种事物按五行进行了归类,其主要内容可归纳如下表(表3-2):

五行 五时 五方 五色 五音 五味 五脏 五腑 五官 五体 五邪 五畜 五谷 五志 五声木 春 东 青 角 酸 肝 胆 目 筋 风 鸡 麦 怒 呼火 夏 南 赤 徵 苦 心 小肠 血 脉 热 羊 黍 喜 笑土 长夏 中 黄 宫 甘 脾 胃 口 肉 湿 牛 稷 思 歌金 秋 西 白 商 辛 肺 大肠 鼻 皮 燥 马 稻 忧 哭水 冬 北 黑 羽 咸 肾 膀胱 耳阴 骨 寒 彘 豆 怒 呻

《内经》上述五行归类的理论意义在于运用五行学说来推求人体脏腑之间、脏腑与生命现象之间以及脏腑与体外事物之间的同类相区,五行相克和相生的关系,由此形成相应的生理、病因病理诊断和养生治疗理论。

《内经》的这一理论虽然失于机械,但它注意到了人体机能活动有时间节律性,这种节律与天地总体变比节律有统一性并影响到人体疾病的发生和变化,因此其思想是具有合理内容的。 

中医学理----阴阳五行

中国医学是以人类实际生活经验与整个宇宙的变化为实验室,即疾病由日常生活中罹患,而疾病的痊愈,亦可由日常生活中寻求自然的解决,是由先贤智能的推理与经验累积,对大自然,环境的各种冲击与适应,不论在任何变因之下,中医皆以阴阳五行生克不变应万变,也确能为人类健康医疗,实际应用之实用医学。故有为医不明十二经络,开口动手便错。以及熟读王叔和,不如临症多之明训,经验较任何空洞理论,与书本上的记载可*得多。

中医学理与中药原本一体,但今日常见中草药的毒性研究报告,与劝民众服用中草药应加斟酌的文章,而却不见能令大众明白什么是中医学理、中药学理的研究报告。

中医学理的黄帝内经,与药物学的神农本草到本草纲目,病与药的阴阳五行生克,自神农尝百草,日中七十毒,诸药的性味,有毒、无毒,及其祛毒,炮制方法,对人之适应,成方的配伍禁忌,君臣佐使,入何经络,对疾病的疗效,皆有详载条述,乃诸先贤的累积经验,五行生克与药物的君臣佐使,甚至出神入化的使用以达到医疗的目的,免除药物对人体的危害副作用都有很翔实的记载。

中国医学从生理解剖、移植及药物治疗的经验发现,疾病因药物、饮食、气候、情绪等在经络脏腑的传变并发症或副作用,阴阳五行生克医疗学理的建立,除外伤国术馆的手术保留,其余解剖、移植、手术的被废除,实有一段长远的历程,常听阴阳五行相生相克,到底什么是阴阳五行相生相克呢?

(一)什么是五行相生相克呢?

宇宙间上下左右与中心五点均衡之基本动能,为能的升、降、扩散、收缩与稳定,其作用综合分别为火、水、木、金、土代表之,能的生长为阳,消耗为阴,能的助力为生,阻力为克。人为小天地,天地之五行即人身体的五行。人身之五脏五行为肺金、心火、肝木、肾水、脾土五行为人体五脏之能的五种活动现象。

兹以肺金为例:肺主气、气动即为风,风即能,金能传热能,吸热能,散热能,吸入呼出含有水份的空气,蒸发水气,冬天口鼻可见呼出白茫茫的水蒸气是热热的,为肺金受心火生热,蒸发水气成热能所生之余热能。肺主皮毛,皮毛被全身肌肤之表,皮肤毛孔亦司呼吸排汗散热、吸热、传热之功能,夏天热汗多,汗亦与呼吸之散水气同,汗多则肾排尿少,冬天汗少则尿多,是为肺金调节体温、吸热、散热、传热使温度上升,下降为金的作用。

火有君火、相火、火即热能自然界太阳为君火,地球的内热为相火,心为君火,肾中之阳为相火,火藉金而传,营养火化生热能,心主血液,主全身热的能源,运动心跳加速,则肺呼吸加速呼吸空气,以散心火所生之热,风断即气绝,气绝即身死,人死体温散失,体温即是火,身体骤冷,皮肉腐烂,水汁无火蒸动气化而流失。

木为生火之源,肝为木,肝主筋脉,护卫血液,使血液有沟渠血管可循,不致火热能泛滥,内经言:肝脏血,卧则血归于肝即肝如电流之充电,醒后肝血源源不断供应心脏利用,心因以产生活力火,肝供应心脏血液,肝血尽则疲倦欲睡,睡醒则肝如充电般充血而体力恢复。B型肝炎因肝受感冒化学药物中毒与风寒所阻,致肝不能充血,血不能归于肝,则肝无血以供应心脏火使用,故人始终疲倦嗜卧,醒则口苦口干,肺金吸热散热太快,消耗心火所生之热,皆足以令肝血加速枯竭,致肝所主之筋脉,受风寒不能护卫血液循环,而筋骨酸痛,甚至抽筋,故内经云: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是为木生火,而金克木。

肾为水脏,中医学上的补肾壮阳,阳为生命的生生之能,肾为生命之始,补肾是补生命之源亦即是补全身,壮阳即是强化生命的生生之能源,男女皆可补肾壮阳,而不是狭义的补男人的阳具。

内经灵枢经脉第十黄帝曰:人始生,先成精,精而脑髓生,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皮肤强而毛发长,谷入于胃,脉道以通,血气乃行。又曰:肾主骨,骨主髓。肾主骨,肾为水气所生,骨为筋、脉木气联结之支架,肾中之阳强,则可使肝木生长茂盛,肝木强则心火之能源能获得供给无虞,活力旺盛,肾中之阴水旺,则可降低心火所耗之能,而助肝木藏血之耗失,肾水旺则火自平,故曰滋阴降火。

脾属土,土能生养万物,脾主肌肉,土旺则饮食健而肌肉强,甘津之气布溢,全身得以润泽,肌肉强能致皮肤具弹性光泽,发挥肺的吸热、散热、传热功能,食不甘美则肌肉衰,致皮肤弹性失,肺金气弱而元气衰,是为土生金。

天气下降为雨、为水,水气上升为云为雾,在日常生活中,天气下降为雨为水,大家都能看见,水气上升为云、雾时,除廿四节气时,大家都不易看见,肺强金盛,小便通利,大便顺畅,肺衰金弱,水不能气化上升为能,致肺呼吸所得之水气不能下降,致小便不利而留为肿,是为今日尿毒症,为肺、肾金水不能相生所致。

五脏各司气的上升、下降、扩张、收缩与稳定,即身体五脏六腑皆在作呼吸的作用,不光是肺在作呼吸作用。

肺金将空气吸入体内,是为气的收缩,肝木将空气呼出体外,是为气的扩张,心火将凝结之气能加热使之上升,上升能助气的扩张,肾水将气凝结使之下降,下降能助肺金气的收缩。上升不能太快,下降亦不能太快,收缩不能太快,扩张亦不能太快,是为气的稳定,即脾土的作用。如图四五行相生相克为气动的均衡至中和之理,是电、能的传动,不是五行相生,更不是五行相克,而是五行相生相克,即能的升、降、扩散、收敛与稳定如环无端,周而复始,失一不可,不偏不倚,不可太过,不可不及,故圣人倡中庸之道,乃为中医之至理,是以五行身命的气化,与十二经络的周易-即易经--乃为医疗获取健康之最高境界。

观之今日科学再怎么进步,药物再怎样特效,就像再好的农药亦消灭不了虫害问题,而最终的受害者仍是人类本身,医疗科技的进步,解决不了人类疾病健康问题。甚至造成身体更大的伤害,为解决此问题,只有让人类重新认识中医学理--十二经络病变,阴阳五行的均衡之脏象学说。

中国医学对疾病的治疗,内经素问疏五过论篇第七十七曰:治病必知天地之阴阳,四时经纪,五脏六腑,雌雄表里,刺灸砭石,毒药所主,从容人事,以明经道,贵*贫富,各异品理,问年少长,勇怯之理,审于部份,知病本始,八正九候,诊必副矣。

(二)中医的手术、移植外科学之废除

内经灵枢,素问与难经对人体经络脏象,受病幽微皆有详阐,至于解剖学的研究与实用,灵枢经载有: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循切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其脏之坚脆,府之大小,谷之多少,脉之长短,血之清浊,气之多少,十二经之多血少气,与其少气多血,与其皆多气血,与其皆少气血,皆有大数。方技传:华佗书有:若病发结实在内,针药所不能及,当须刳割者,便饮其麻沸散麻醉药,须臾便如醉死无所知,因破取,病若在肠中,便断肠湔洗,缝腹膏摩,四、五日差,不痛,人亦不自寤,一月之间,即平复矣!实为今日外科解剖医学之先驱。

列子汤问篇:鲁公扈,赵齐婴二人有疾,同请扁鹊求治,扁鹊谓公扈曰:汝志强而气弱,故足于谋而寡于断,齐婴志弱而气强,故少于虑而伤于专,若换汝之心,则均于善矣。扁鹊饮二人毒酒,迷死三日,剖胸探心,易而置之,投以神药,即悟,如初,二人辞归。是为器官移植之记载,古代无血型检验配对,无输血,无氧气设备,但手术、解剖、移植等有确实的记载,是否中医不科学呢?

黄帝内经阐人体阴阳之秘,穷五行生克之源,举凡外感风暑寒湿燥火,内伤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饮食男女,酒酲餬浆,致病之因,脏腑血气,筋骨皮肉,脉络经穴穴为天干、地支交汇之点,天有三百六十五行星与人有关连,地有三百六十五穴,人的骨与骨,筋交会点有三百六十五穴,即天有回归线,地有龙脉,人有气血之交汇点,即神经丛,气的聚结之处曰穴受病之处,望闻问切,针灸药石,治病之法,辨吉凶,决生死之生克顺逆,言之甚详。

溯本追源,中医辨证论治,奠定伤寒论对疾病的六经传变,病因、病理的传变解释,乃为外科手术不能解决疾病问题的主因,从生理解剖、移植及治疗的经验到发现疾病的传变合并症或副作用,阴阳五行生克医疗学理的建立,除外伤国术馆的手术保留,其余解剖、移植、手术的被废除,实有一段长远的历程。

先贤心血著述,祖先伟大的遗产,丰富的宝藏,举凡病理、诊断、治疗方面的基础医学,可以放诸天下而皆准,历亿万年于不败,单是针灸、经络、穴道的位置,针法、疗效,方剂的君臣佐使,就足以令今日医学汗颜了。

不明中医十二经络之经络病变,及药物的归经疗效,对中医学理、内容、穷个人一生研究不完,如用西医头痛用头痛药,发烧用退烧药,感染用抗生素,风湿用止痛药,把病患坑在疾病的陷阱里,来发展西医,更要强迫中医、中药走西医、西药的理论路线」,埋首于中药分析其有效成份、分子式、构造式、而弃中医学理、中药的性味、升降浮沉,酸苦甘辛咸滑涩宣通,汗吐下和,温清补泻,配伍禁忌,君臣佐使,中医诊断学的望闻问切,人体的表里虚实,寒热正邪,四诊八纲,阴阳五行生克等不顾,而在中国发明的科技,各方面都落后西方遥遥千里之外,唯独中医、中药的科学,千秋万世,永不落后,几千年医疗的累积经验,只说重新整理就很困难了,却被那些无知,或别具用心之徒,大喊中医科学化、中药现代化,而空谈发展中医,实为谋杀中医,试想中医科学化、中药现代化不是缘木求鱼吗?

从机体平衡观进行比较,阴阳五行学说以“气”一元论为基础,通过阴阳的对立制约、消长平衡和相互转化以及五行之间的生克制化,达到机体的平衡调节和整合控制。如五脏病的相互传变,既可按相生规律传,也可按相克规律传,这些理论在临床上都已应用并验证。四行体液学说强调四行体液与四原性的合理配属是人体健康的保障,反之则导致平衡失调,产生疾病。四行体液学说称“某种物质的缺乏是有害的,过多亦然。”如春季当为血液主令,若血液过盛,易造成血实证,出现鼻衄、齿衄等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