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代这3位书法家的3句话,说出了书法临帖的要点

 圭步斋 2019-10-22

1

清代的秦祖永在《绘事律梁》中说:“书不师古,如夜行无烛,便无入路,故初学必以临古为先。”

道理大家都明白,说的是书法临帖中,一定要从古人那里开始。如果想要真正地了解书法艺术,如果想让自己的书法水平稳步提高,不如俗套,最有效的方式就是伸手向古人要。从古至今,那些有所成就的书法名家,都是站在古人的肩膀上的,无一例外。

清代这3位书法家的3句话,说出了书法临帖的要点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很多朋友在初期临帖的时候,还会按部就班地临写古人的经典,到了一定程度之后,就会受到周边的老师或者朋友们的影响。如果你注意观察现在的书法展的话,其中的很多作品都是借鉴当代名家的。这种做法本身是没问题的,只要路子正,当然可以借鉴学习。怕的是,如果理解出现偏差的话,就会前行无力。

清代这3位书法家的3句话,说出了书法临帖的要点

2

清代冯班在《钝吟书要》中说:“先学间架,古人所谓结字也,间架即明,则学用笔。间架可看石碑,用笔非真迹不可。”

临帖的时候,到底是先学用笔还是先学结体呢?按照冯班的意思,第一步先要把结体的问题解决了。等到结体的规律弄得差不多了,再下手去研究用笔之道。并且他还强调,学结体的时候可以借鉴历代碑刻,要想探寻古人的用笔奥秘,最好是真迹或者是墨迹。

清代这3位书法家的3句话,说出了书法临帖的要点

细想下来,冯班说的确实有道理。结体弄明白了,即使用笔差一点,写出来的字也难看不到哪里去。再说了,结体理顺了,搭配没问题了,笔势也就顺畅了,更能体现出用笔的合理性。对于这一点,不知道大家怎么想。

清代这3位书法家的3句话,说出了书法临帖的要点

3

清代的冯武在《书法正转》中说:“学书者,既知用笔之诀,尤须博观古帖,于结构布置,行间疏密,照应起伏,正变巧拙,无不默识于心,务使下笔之际,无一点一画,不自法帖中来,然后能成家数。”

清代这3位书法家的3句话,说出了书法临帖的要点

冯武的这段话说得比较长,其中的两个重点需要我们初学者格外注意。

清代这3位书法家的3句话,说出了书法临帖的要点

首先,临帖要达到“默识于心”的熟练度。怎么才能“默识于心”呢?大家可以尝试背临,如果离开字帖仍能将帖中的特点临写下来的话,就说明具备一定的熟练度了。反之,如果眼睛离开字帖就不会写的话,说明下的功夫还不到。

清代这3位书法家的3句话,说出了书法临帖的要点

清代这3位书法家的3句话,说出了书法临帖的要点

另外,在自己尝试创作的初期,要下笔有根,笔笔有来历,笔笔合规矩。时间长了之后,自然能将古人很好的和自己融合在一起。

最后,不管你学的是哪家哪帖,前期要慢要精要扎实,后面才能合规合矩显神采。

文章来源于“聚镁Art0X”社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