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传统文化不能停留在故纸堆里 东楚网

 潍县山长 2019-10-22

□ 毛建国

  优秀的传统文化,属于历史也属于现在,既要活起来也要活得好。“活化传承”的一个重要方向,就是既有文化担当也有文化智慧,既有历史视野也有现代意识,使其进入新的文化语境和使用场景,真正做到融入生活、服务生活,乃至于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国庆假期,扬州市民以及来扬州的游客乐逛运河文化嘉年华,不仅丰富了市民和游客的假日生活,而且起到了宣传和推广运河文化的作用。

  一些人把传统文化理解为是远离时代,没有生命力,只能被观赏、被研究、被敬畏。这对传统文化来说,基本敬意是有了,但是,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利用是分不开的,如果只能远观不能近视,只能遥遥膜拜不能很好存在,那么这种传统文化是没有未来的。还原到岁月的桨声灯影里,也不符合传统文化,尤其是优秀传统文化的本来面目。

  传统文化之传统,更多代表经典,不是过时,并非只能停留在故纸堆里。文化自信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要认识到优秀传统文化决不会随着时间推移而变成落后的东西。而且,传统与创新并不矛盾,任何一种优秀的传统文化都有其辉煌过去,都是大浪淘沙的结果,反映和代表着一个时代的流行与生活。对待传统文化,不能将其封起来、供起来,而是要让其动起来、活起来,也就是“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

  优秀的传统文化,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属于历史也属于现在,既要活起来也要活得好。“活化传承”的一个重要方向,就是既有文化担当也有文化智慧,既有历史视野也有现代意识,使其进入新的文化语境和使用场景,真正做到融入生活、服务生活,乃至于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优秀的传统文化,有着“活起来”的内在禀赋。运河文化,就是活文化的一个典型代表。2000多年来,大运河默默滋润着沿线城市,大运河以及其创造的文化,也成了生活一部分。故宫学院院长单霁翔曾表示,运河沿线有丰富多彩的景观,大致可总结成自然、历史、工程、运输、商业、民居、民俗等14种。景观就是文化,大运河文化不是处在象牙塔里“高处不胜寒“,而是盈盈着生活的气息。这也意味着,打造大运河文化带,不能就河谈河,而是要以系统化思维,全方位做好保护、传承和利用大文章。

  文化引领生活、丰富生活,文化不能脱离生活、抛弃生活。强调“生活”,不是要丢弃文化,而是要让文化在生活海洋里,找到更大空间,得到更好发展。只要找到“金钥匙”,使文化与生活真正融入一体、合而为一,使其成为现代生活一部分,优秀传统文化就可以风光无限地从过去走向未来,从而实现价值提升。

  文化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文化力量是否强大,不仅在于拥有多少优秀文化,更在于今天还能拥有、感受到多少优秀文化。运河文化嘉年华活动的最大意义,其实不在于来了多少人,创造了多少收益,而是让我们发现,通过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传统优秀文化融入生活、服务生活、成为生活有着无限可能。沿着这条路走下去,让传统文化更好地“活起来”,活在当下、活向未来,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就会迎来文化的最好时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