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00年的沉寂,200年的崛起,湖南是怎样做到的?

 hzq114 2019-10-22
2000年的沉寂,200年的崛起,湖南是怎样做到的?

今天的湖南,经济体量排全国第八,各事业蒸蒸日上,但把时间上朔,两千多年中它一直默默无闻,时常与贬谪联系在一起;2000年的沉寂、200年的崛起,在近一两百年间,从曾国藩团队扫灭“乱贼”,到开国领袖团队建立新中国,一度叱咤风云,深刻影响了中国近现代历史走向,湖南是怎么做到的呢?

2000年的沉寂,200年的崛起,湖南是怎样做到的?

战国,屈原被流放于沅湘,只因这儿是蛮荒之地;秦始皇命史禄在湘江与漓江之间修凿灵渠,湖南是秦军南征百越的前线;到了西汉,刘邦封长沙王,建长沙国,湖南成为汉朝与南越国博弈的前线,当然还有“屈贾谊于长沙”。

2000年的沉寂,200年的崛起,湖南是怎样做到的?

灵渠

此后的唐、宋,还有不少人被贬谪到湖南地区,知名的有贾至(被贬至岳州)、柳宗元(被贬至永州)、刘禹锡(被贬至朗州(常德))、秦观(被贬处州后徙于郴州),及《岳阳楼记》中的“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2000年的沉寂,200年的崛起,湖南是怎样做到的?

岳阳楼与洞庭湖

元代,在偌大的湖广行省中,湖南地区更处于行省腹地,可治所最终却在东北角的武昌路,可以说明清之前的湖南地区,开发程度有限,湘江-灵渠-漓江水路通道的济效益没完全发挥。

2000年的沉寂,200年的崛起,湖南是怎样做到的?

两晋南北朝、五代至两宋,北方人的大规模南迁大潮中,去的地方主要是江西、浙江、福建、广东等,与它们相比,湖南地区得到的人口还真不算多,其根源或在于地形与区位。

封而不闭的地形

武陵山脉、雪峰山脉、南岭、罗霄山脉、连云山构成了湖南的地形骨架,东北边与鄂赣相接处还有幕阜山,它们把湖南的三面都围了起来,而北面就是两湖平原了,长江与洞庭湖一带的低洼平原水网密布,而广大的中南部均为江南丘陵,小平原掺夹其间。

2000年的沉寂,200年的崛起,湖南是怎样做到的?

口袋地形

湖南的口袋型地形与江西极为相似,但也有不一样的地方,江西只要守住九江,就相当于把大口袋给封住,而湖南守住岳阳,还有一个大开口,那是长江及其众支流冲积出的两湖平原,这里河道密布、水网复杂,然无险可守,北边一旦突破长江,澧水、沅江抵挡不住,长驱直入湖南腹地就变得轻而易举了。

2000年的沉寂,200年的崛起,湖南是怎样做到的?

南下漂泊的人们对安全感有很强的渴求,就这样,大部分人没选择湖南作为落脚之地,更多的往赣浙闽粤去了,而高僧大德却喜爱衡山,天台、律、净土、禅等汉传佛教四宗在南岳衡山都有弘法事迹。

变化的区位形势

湖南位于华中地区南部,两湖平原与江南丘陵的结合部,云贵高原至武陵山、雪峰山止,这里是高原向丘陵的过渡地带,是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的过渡带,然区位的价值也不完全等于地形之形胜,更在于周边的形势变化。

2000年的沉寂,200年的崛起,湖南是怎样做到的?

张家界

在古代社会,湖南区位价值高低,还看云贵、岭南的形势,秦朝南征百越时,西汉与南越国博弈时,湖南的区位价值就高,因此才有灵渠,但当中央王朝完成统合,来自云贵、岭南的威胁不值一提时,湖南的区位在中央王朝眼中就没那么重要了。

2000年的沉寂,200年的崛起,湖南是怎样做到的?

随着经济重心南移,政治重心东进,东南地区的开发力度加大,经济社会日渐繁荣,江南成为富贵温柔乡,岭南快速发展,所以岭南方向来的湘江成了湖南的简称,贵州方向来的沅江却没有这个“待遇”。

2000年的沉寂,200年的崛起,湖南是怎样做到的?

隋凿通大运河,此后大运河-长江-鄱阳湖-赣江-北江/东江成为沟通中原、江南、岭南最主要的通道,一时商贾往来不绝,江西有了它,文教、商贸兴盛了千年,湖南反而一度沉寂,只能静候新的变动。

抓住了契机

曾经,“湖南自郡县以来,曾未尝先天下”(晚晴湘人王闿运)、“湖南人物罕见史传”(晚清湘籍人皮锡瑞);到了明清时期,古代社会也步入后期,湖南周边的形势又有新的动态,这给湖南带来了难得的契机,湖南抓住这些时机,要开始书写华章了。

第一个时机,杨应龙起兵造反(1599年),贵州是其主阵地,战火却染指到湘西,而湖广巡抚对于湘西之事又鞭长莫及,湖南就这样迎来了首位督办本地兵粮的巡抚,这是两湖分家的源头,到了明末,鄂湘两地的税收和漕粮已经分开上缴,于此同时,湖南的书院数量已远超湖北。

2000年的沉寂,200年的崛起,湖南是怎样做到的?

第二个时机,两湖正式分家。康熙或雍正年间(具体年份有争议,非重点),湖广行省开始南北分治,偏沅巡抚移驻长沙后更名为湖南巡抚,湖广右布政使成了湖南布政使司,两湖虽然共有同一个总督,但湖南也有了自主权,正式踏上崛起之路,不过200年。

2000年的沉寂,200年的崛起,湖南是怎样做到的?

第三个时机,太平天国运动。对于太平天国,曾国藩和部分湖南人看得清,曾国潘组建团练,把这部分人组织起来,他们“易于合心”,以“吃得苦,耐得烦,霸得蛮,不怕死”的形象,出现在中国近代历史的舞台上;扫灭“乱贼”后,不少湘军将领跻身清廷高层,他们“概用楚勇,遍用楚人”,后来的清廷七大总督,六个为湖南籍,文武官员更是不计其数。

2000年的沉寂,200年的崛起,湖南是怎样做到的?

正如蔡元培说的“湖南人性质沉毅,守旧固然守得很凶,趋新也趋得很急”,他们守住了天生既有的秉性,也迈出了变革的步伐,以曾国藩、左宗棠为楷模,后世的湖南人投身于变革潮流之中,人才不断涌现,士绅与百姓对新事物逐渐敞开怀抱。

得到粤汉铁路

第四个时机,粤汉铁路。如果说第一次鸦片战争后,湖南的士绅和百姓还排斥新鲜事物,那么第二次鸦片战争、及太平天国被灭后,在带头人物的影响下,湖南士绅和百姓也逐渐趋新了;待形势稍稳定,新式教育、报刊、学会和新思想在湖南出现,士绅和百姓们“趋新也趋得很急”,对于铁路这样的新事物,人们一开始不解,后来却敢去争取。

2000年的沉寂,200年的崛起,湖南是怎样做到的?

张之洞在督办卢汉铁路时就提议修筑粤汉铁路,他看上了江西的煤矿,最开始的线路非江西莫属,而且这里也是传统的大商道,眼看新式大通道就要落在江西,湖南急了起来,“铁路必须经过湖南”成了湖南官民的共识。

2000年的沉寂,200年的崛起,湖南是怎样做到的?

首先,湖南在清廷中有人;其次,湖南在舆论中先发制人,前有谭嗣同发表的《论湘粤铁路之益》,后有熊希龄到武昌游说张之洞;然后,湖南上到巡抚,下到县官,均主动配合铁路勘察;最后,湖南士绅反对外国借款,要求自行筹款修铁路在收回路权后,而后来“官督商办”的主张,逐渐被“各筹各款,各修各路”取代,湖南巡抚对筹款的全过程大力支持。

2000年的沉寂,200年的崛起,湖南是怎样做到的?

从1900年开始动工,到1936年筑成通车,粤汉铁路修了36年,谭词同、张之洞、盛宣怀看不到粤汉铁路通车,争取到铁路的不少人也没能目睹火车驰骋在粤汉铁路上,但获得华北与华南第一通道,成了湖南崛起的标志。

2000年的沉寂,200年的崛起,湖南是怎样做到的?

湖南获得了粤汉铁路,绝非仅凭湖广总督张之洞,绝非仅凭谭嗣同的《论湘粤铁路之益》,绝非仅凭士绅及巡抚的积极主动,而是湖南多方合力、共同争取的结果,如《湘江与湖南文化的N个侧面》所言“清季以来,湖南人才辈出,功业之盛,举世无出其右”,也如范文澜(历史学家)所言“全国最富朝气的一省”,这才是根本。

2000年的沉寂,200年的崛起,湖南是怎样做到的?

粤汉铁路对湖南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影响至今仍然存在,从粤汉铁路到京广铁路,再到京广高铁,这条连接了京津冀与珠三角的大通道,是湖南崛起的一道经脉,是湖南持续发展的关键动脉。

从沉寂到叱咤风云

古代社会后期,是我国历史上的关键时期,这时候已经落后于西方世界,哪个地方能在新的变革中审时度势而作为,哪个地方就能先发制人,或后来居上。

2000年的沉寂,200年的崛起,湖南是怎样做到的?

从两湖完成分家,到太平天国的起落、洋务运动的展开、维新变法的一现,沉浸了两千多年的湖南,在粤汉铁路修筑过程中,迎来了生机勃勃的时代,当维新、旧民主都行不通时,新的革命星火在湖南人手中燃成了燎原之势,70年前的1949年10月1日,湖南口音在天安门城楼响起。

2000年的沉寂,200年的崛起,湖南是怎样做到的?

2000年的沉默,终能迎来机会;抓住了难得的机遇,终能够叱咤风云;2000年的失落,和数次苦难,因形势而变,因变而主动作为,终能改写时运,孤立而不沉沦、封闭而不自守,守住了“勇敢尚武、经世致用”之秉性,迈出了改变的脚步,从默默无闻到一鸣惊人,湖南就是这样做到的,自己的区位价值能够取决于自身的爆发力,更深刻影响了中国近现代历史进程,这也就是湖南。

参考资料:

  • 《湖南通史 古代卷》,作者:伍新福

  • 《晚清湘绅与粤汉铁路》,作者:黄小彤

  • 《湘军集团与晚清湖南》,作者:王继平

  • 《湖南地理与湖湘文化》,作者:周跃云

  • 《湘江与湖南文化的N个侧面》,作者:张伟然

本文由海潮地理学社原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