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唐朝曾好心收留一群难民,没想到百年后其后人却成大唐实际掘墓人

 hzq114 2019-10-22
唐朝曾好心收留一群难民,没想到百年后其后人却成大唐实际掘墓人

沙陀人

沙陀人,又称处月部人,多以“朱邪”为姓氏,最初游牧在准噶尔盆地西南一带(今属新疆巴里坤),唐朝时隶属于西域都护府官府所在地的轮台,因其居住之地位于沙丘,有一“大碛”,故此得名“沙陀”。沙陀人属于欧罗巴人种,具有深目、高鼻、卷发、多须等特征,最初为西突厥的处月部,因此也称“沙陀突厥人”。

永徽五年(654年),唐高宗对西突厥用兵,作为西突厥别部的处月部落,同样遭到打击。唐朝在其故地设金满﹑沙陀二羁縻州,沙陀族由此得名,其首领以“朱邪”为姓。沙陀人少地贫,以精骑闻名。随着唐朝将触角深入天山北麓,沙陀族一度成为唐朝的盟友,与唐朝结成伴当,四处征战。武则天在位时,其酋长沙陀金山因参与征伐铁勒等部有功,还曾被授予金满州都督的职务。

唐朝曾好心收留一群难民,没想到百年后其后人却成大唐实际掘墓人

沙陀军

安史之乱爆发后,沙陀部落也应征东调参与平叛,其首领因功被授予特进、骁卫上将军之职。唐肃宗时期,吐蕃趁唐军东调之机纵横河陇。 这时的沙陀还与唐军共御吐蕃,但面对吐蕃强唐弱的局面,沙陀部众渐生背向之心。公元764年(唐代宗广德二年)凉州被吐蕃攻克后,河西节度使杨志烈退守甘州,途中便被沙陀人所杀。河西被绝后,北庭(吉木萨尔)、西州(吐鲁番)音信断绝,唐使往来只能北上回纥道。但回纥扰掠甚多,沙陀人也深受回纥掠夺之苦。公元790年(唐德宗贞元六年),吐蕃秘密联络属于北庭都护府唐军主力部队之一的沙陀部,带领葛逻禄部与白服突厥大举进攻北庭都护府。沙陀部投降吐蕃,对北庭都护府的唐军反戈一击,北庭陷落。最后一任北庭节度使杨袭古,最终只带着残余两千余人的北庭唐军逃到西州(今新疆吐鲁番)。《旧唐书·吐蕃传》记载:“北庭之人既苦回纥,是岁乃举城降于吐蕃,沙陀部落亦降焉”。 随后为争夺对北庭的控制权,以唐军、回纥为一方,吐蕃、葛逻禄、沙陀为一另方,展开了多次血战。唐回联军连续遭遇惨败,杨袭古也因为惨败而被恼羞成怒的回纥大相颉于迦斯,以借道回纥返回大唐为名骗入大帐杀害。由于沙陀人“勇冠诸胡”,吐蕃将沙陀人从北庭迁往甘州(今甘肃张掖),以朱邪·尽忠为统军大论,“吐蕃寇边,常以沙陀为前锋”。从此后,沙陀部落这柄利剑,成了吐蕃帐下北挡回纥,东突大唐的重要盟友。

唐朝曾好心收留一群难民,没想到百年后其后人却成大唐实际掘墓人

沙陀军

甘州地处吐蕃对回纥人作战的前沿地带,每次战役,吐蕃都以沙陀骑兵为先锋,既可以取得战争的胜利,又可以消耗和削弱沙陀的实力,可谓一箭双雕。公元797年,回纥人在与吐蕃人的争战中,大败吐蕃军,收复了原在吐蕃统治下的凉州(今甘肃武威)。吐蕃首领本来就时时刻刻防着沙陀人,与回纥人交战失利后,对沙陀人的猜忌之心更加严重,认为是沙陀人做了回纥的内应,于是决定将沙陀迁到山高草稀、自然条件恶劣的青海玉树地区,让其自生自灭。对沙陀部族来说,这无疑是条不归之路。沙陀人首领沙陀尽忠听到这个消息后,非常恐慌,为求生存,决定东归大唐。沙陀尽忠父子率部众三万多人逃离吐蕃控制,从河西走廊向内陆大唐迁徙。沙陀人离开甘州三天后,吐蕃发现了他们的行动,立刻派大军追截。为了摆脱追兵,沙陀人绕开大道行走了三千多里路,和吐蕃交战数百次。沙陀尽忠为了掩护部众而战死,他的儿子朱邪执宜也身负重伤,最后逃到灵州(今宁夏灵武),得到了唐朝灵盐节度使范希朝的接应,迁徙噩梦才告一段落。这时,所剩部众不过一万多人,大半战死,代价惨重。开放包容的唐王朝不计前嫌,热情地接纳了千辛万苦逃难回归的沙陀人,将他们安置在盐州(今陕西定边),为他们购买牛羊,让他们在盐州地区休养生息,尽力安抚。后来,回归途中被杀散的沙陀余部陆续赶来投奔,唐朝特设立阴山府安置沙陀部。唐朝还是担心盐州靠近吐蕃,万一日后吐蕃入侵时,沙陀会再次倒戈。因此将他们又迁移到了远离西域的河东地区,也就是今天的山西境内。

唐朝曾好心收留一群难民,没想到百年后其后人却成大唐实际掘墓人

沙陀人东归大唐

由于沙陀人骁勇善战,战斗力远在一般的草原部落之上。唐军则从沙陀人中挑选了1200名能征善战的勇士,组成沙陀军。在此期间,本着以胡治胡的原则,唐朝把六州胡和昭武九姓胡人都交付给朱邪执宜统领,形成了沙陀军事集团核心和中坚力量,时称“沙陀三部落“。此后几十年里,沙陀人多次为唐朝作战,屡立战功,在抵御异族袭扰,平定藩镇割据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唐宣宗大中初年,沙陀首领朱邪赤心因战功卓著,升迁至云州守提使。咸通十年(869年),朱邪赤心率沙陀精骑战队助阵,镇压了庞勋起义,被授予大同军节度使,赐姓李,名国昌。朱邪赤心的儿子也不再姓“朱邪”,而叫“李克用”。一个异族人有这样的待遇可谓殊荣倍至,声名显赫。后来,唐懿宗试图打压李国昌,想让他做云中刺史,李国昌不愿意遂称病不去,而李克用直接杀死大同军防御使,然后占据云州反了,正式拉开了唐末“沙陀之乱”的序幕。唐懿宗派兵去讨伐李克用,结果李克用竟趁机又占据了代州以北的地区。从此,沙陀就开始强大起来,朝廷数次派兵攻打沙陀,一直到880年,李琢、李可举和赫连铎攻打沙陀,而李克用的叔父又献城投降,最终李克用父子逃到了鞑靼,大部分沙陀兵降唐。当时的唐帝国内部正是黄巢起义进行的如火如荼的时候,做为国家军队主力的沙陀兵不仅不讨伐起义军反而趁乱起兵造反。唐朝廷不得不分兵讨伐李克用,这从客观上减轻了黄巢的压力,失去了彻底剿灭黄巢起义的最佳时机。沙陀人的再次反水可谓给了唐王朝致命一击!可以说,“沙陀之乱”掏空了唐帝国的最后一丝元气,加剧了唐朝灭亡的步伐。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沙陀人应是唐帝国的实际掘墓人。在此,不得不佩服古人的真知灼见: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唐朝曾好心收留一群难民,没想到百年后其后人却成大唐实际掘墓人

黄巢起义

公元881年,黄巢就攻进了长安,称帝建国。唐僖宗逃去四川,在四川遥遥指挥平叛工作。陈静思率领沙陀兵、土谷浑以及安庆军的混合军队奉命进京平叛,但是陈静思根本约束不了沙陀兵,他们在半道上就不走了,劫掠了一番打道回府了。陈静思只好上表唐僖宗将李克用召回带领沙陀兵平叛。在此情况下,唐僖宗只好召回了李克用,任命为代州刺史、雁门以北行营节度使。双方相互利用,彼此提防。唐朝将沙陀军作为打手,镇压黄巢起义,李克用以镇压之名,重夺代北地区,从此尾大不掉,做大做强,奠定了建立后唐的基础。李克用的参战,很快就改变的黄巢与唐朝僵持的局面。沙陀兵如同风暴一般席卷了战场,将黄巢的几十万农民大军击的粉碎。暴民盗匪为主的叛军,在遇到藩镇兵痞时还能抵挡一阵,遇到沙陀人就难以为继了。战后,论战功和兵力都位居诸将之首的李克用,被唐朝封为河东节度使。沙陀人也就此从为人卖命的雇佣兵,一跃成为将要争霸天下的“北境之王”。

唐朝曾好心收留一群难民,没想到百年后其后人却成大唐实际掘墓人

沙陀骑兵

公元907年(唐哀帝,天祐四年)唐朝灭亡后,中原历史进入了五代十国的混乱周期。已成北地霸主的沙陀族,先后建立了后唐、后晋、后汉三个国家,李克用、李存勖、石敬瑭、刘知远,都是这批东归沙陀族的后裔。就连大宋的开国君主赵匡胤的父亲,也曾在李存勖的禁军中为将。随着宋朝的建立,元气耗尽的沙陀人,加入了宋太宗北伐幽州的部队。只是在防范武将胜于外患的宋朝,沙陀人骁勇渐渐被制度磨平,逐渐融入了汉族大家庭的血脉之中。

唐朝曾好心收留一群难民,没想到百年后其后人却成大唐实际掘墓人

五代十国形势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