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量价矛盾

 江8pictvpc8p57 2019-10-23

昨天说了趋势,今天再来聊聊我对量价关系的理解。

量价真的有关吗?量价谁先谁后?谁决定谁呢?是应该先有了量然后再有了价格呢?还是应该先有了价格后又决定了成交量呢?

这真个好问题。如果说一只股票的价格是由成交量大小决定的,是完全可以讲得通的。需求的多了,量上去了,价格就跟着变动了。那么反过来说价格决定了成交量行不行?好像也说的过去,先有了价格,人们一看价格太高了,不买了,量也就自然下来了,坐公交车的总是比打出租车的人多,这也是个常理。哈哈,怎么都说得通!

但是,细细去思考,又怎么也说不通:

先说量在价先,这是几乎每个股民都熟知的股市“规律”。但是这个规律到底是怎么运行的,又有几个人能说得出来?是今天放量了,明天就涨呢,还是几个月后再涨?到底有没有人根据这个规律赚到钱?全都不得而知。例外的情况已经多到使得所谓“规律”不能成为规律,但偏偏每天都有人提及到量能或是利用量能来做研判。而这些量能分析以及解读与其说是研判不如说主观感觉,更明确地说就是选择去支持既定的多空看法,量能作既定多空看法的加分项而已。

有一种很绝对的说法就是天量天价,地量地价。对于有涨有跌的股市来说,成交量大可以说是人气爆棚,买卖双方对价格的分歧比较大,筹码快速换手,也可以说成是筹码大户大量出货。人气爆棚,买卖踊跃,股价会屡创新高,而大户大量出货却会让股价一蹶不振。另一方面,成交量小或许意味着人气不足,也可以解读成筹码稳定,主力控盘度高。人气不足可能导致股价涨不起来,而主力高度控盘却让股价跌不下去。不同的情况,导致的结果往往刚刚相反。

再来说价在量先。从股市的实际走势上来看,我们能够看到价涨量增、价涨量缩、价跌量增、价跌量缩四种形态。当看到价涨量缩、价跌量增的情况时,我们会说,这是量价背离,行情会反转,完全是从价格高低影响买卖欲望这个出发点来考虑。对价涨量增、价跌量缩这两种形态,如果是连续发生的,我们通常会说市场比较健康”,其实只是用健康这个概念暗示行情看涨,而在这里,价格高低对买卖欲望的影响似乎被忽略了。让我们来看一下A股上证指数从201411月到20158月的走势,图中13的走势,我们看到的是量价跟随,而24的走势,我们看到的是量价背离,事实就是这么矛盾。

好了,怎么都说得通,又怎么也说不通,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我们习以为常地把资金当成了市场动能的来源,老是强调多少多少资金将要进场,什么养老金啊,什么外资啊,而忽视了市场另外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筹码!

我们习惯用资金流入流出来预测市场的走势,把卖一以上价格成交算流入,因为把这样的成交设定是资金主动来买,但是你有没有想过,如果不是卖方主动把筹码先挂在那边卖,你资金能到买什么?

所以说,任何简单的量价关系,都是有问题的,必须要从更多的角度去分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量价配合,比如说消息面的利好利空、资金面的多少、基本面的筹码分布、技术面的多空。

回到讨论量价关系的根源,本来是为了找到一个简单指示涨跌方向的工具,但结果却是非常复杂的。正是因为大家考虑简单了,才会容易被误导,才会有庄家或机构的互倒形成虚假的量和价格,引诱你买入,伺机割韭菜。

最后,我想说的是,地量在某种程度上是有价值的,对于连续多个交易日的地量股,可以分析一下原因,到底是主力极度控盘还是市场极度不看好,也许能挖到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