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登海

 恰恰365 2019-10-23

李登海

李登海(1949年9月-),山东省莱州市后邓村人,现任山东登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国家玉米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主任。作为农民发明家,被称为“中国紧凑型杂交玉米之父”,与“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齐名,共享“南袁北李”的美誉。30多年间,先后选育玉米高产新品种80多个,6次开创和刷新了中国夏玉米的高产纪录。他主持选育的“掖单”系列玉米新品种,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育成“登海”系列玉米新品种,成为中国跨世纪的主推品种。登海9号玉米新品种,具有优质、高产、多抗的突出特点,其产量比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的“掖单13号”还增产11.4%。

中文名李登海

出生地山东省莱州市后邓村

出生日期1949年9月

国籍中国

职业玉米育种专家

性别

民族汉族

主要成就“中国紧凑型杂交玉米之父

桂冠农民发明家

更多

人物简介

贡献

李登海 ■在世界 玉米栽培史上,有档案记载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 美国先锋种子公司的创始人华莱士,他是世界春玉米高产纪录的保持者;另一个就是中国的李登海,是世界夏 玉米高产纪录的保持者。

■一个玉米新品种,从培育到成功,几率只有12万分之一。一个只有初中文化程度的农民,

却取得了成功。1979年秋,在 莱州后邓村的一片农田里,一个轰动全国的纪录诞生,名为“掖单2号”的玉米,创下中国夏玉米单产 776.9公斤的最高纪录。年仅31岁、只有初中学历的李登海,一跃站在了中国玉米研究的最高峰。

■在北方,玉米育种一年只能一次。为加快实验速度,李登海冬天到 海南育种。李登海27年没能在莱州家中与白发苍苍的老母亲过 春节,他一年育种三次,自己的科研生命延长了3倍。

■李登海培育的玉米种,使中国土地由每亩养活 1个人提升到养活4.5个人;他的玉米种子已累计在全国10亿亩土地上推广,直接增加经济效益1000亿元。在国内,李登海与“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齐名,被种业界誉为“南袁北李”两李之一

头衔

是全国人大第八、九届常委。现任《玉米科学》编委会副主任,中共第九届山东省委委员。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委员。[1]

参考资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