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批判与赞赏同在——鲁迅为什么对孔子的态度如此极端?

 wenxuefeng360 2019-10-23

文/惜吾(鲁迅的孔子观)

新文化运动中的主要掌舵者如李大钊、鲁迅、陈独秀、胡适、蔡元培、钱玄同、林语堂等对孔子的态度不是一成不变的,同时也并非只有批判孔子的一面。今天仅以鲁迅为例,来看鲁迅对孔子的态度。

提及鲁迅先生与孔子有关话题,大众印象最深的应该是《孔乙己》一文了。孔乙己迂腐而又善良、顽固而又令人可怜的形象可以说是科举制被废除后中国传统读书人悲惨生活的参照了,而其深层次的孔孟之道自然是引人深思的。

鲁迅先生对孔子的态度是有两面性的。一方面,鲁迅对孔子和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都有过激烈的批判;另一方面,鲁迅对孔子也有赞赏的一面。总体上,鲁迅先生对孔子是以批判为主,仅在部分作品流露出对孔子的赞赏。

批判与赞赏同在——鲁迅为什么对孔子的态度如此极端?

一、鲁迅批孔的一面

鲁迅批孔最明显之处在于鲁迅对作为历代统治者加强统治所构建起来的孔子形象的猛烈批判,其最主要的立足点是“为了治民众者,即权势者设想的方法。”(《鲁迅全集·第六卷》)。鲁迅很明显的看到了孔子被人利用的一面,即“孔夫子死了以后,运气比较的好一点。权势者们将他捧起来,把孔夫子当作砖头用,敲过幸福之门,最近的例子,有袁世凯、张传芳、张宗昌。”同时,鲁迅对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和处事原则也有批判。这一类作品就很多,比如《孔乙己》、《狂人日记》等。但是需要明确的一点是,鲁迅所批之“孔”,很多时候并不直接代表着孔子本人。

批判与赞赏同在——鲁迅为什么对孔子的态度如此极端?

鲁迅批孔典型表现在新文化运动中,其笔锋直指“孔家店”。在中国第一部现代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中,鲁迅发出了“仁义道德”“吃人”的呼喊,在当时的社会可谓是掀起一股批判以孔子为代表的的传统文化的热潮。《阿Q正传》中,“样样合于圣经贤传”的阿Q过得却异常悲催。这一切可以说是鲁迅先生对孔子为代表的传统道德的极端鄙弃了。杂文《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中,鲁迅认为“伦常”是“一味收拾弱者的方法”。最终,鲁迅得出结论:“据我看来,要救治这‘几至国亡种灭’的中国,那种‘孔圣人张天师传言由山东来’的方法,是全不对症的。”(《热风·随感录三十三》)

批判与赞赏同在——鲁迅为什么对孔子的态度如此极端?

而在具体实践上,鲁迅对于“尊孔”类的活动是有所抵触的。1913年时,鲁迅正在教育部任职,不得不参加一些祭孔仪式。在其日记中他表达了对于祭祀孔子的厌恶:“星期休息。又云孔子生日也。昨汪总长令部员往国子监,且须跪拜,众已哗然。晨七时往视之,则至者仅三四十人,或跪或立,或旁立而笑,钱念敬又从旁大声而骂,顷刻间便草率了事,真一笑话。”

晚年时鲁迅依然不改其批孔的本色,针对中外各界尊孔的行为作出反击,写出了《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一文。

另一个层面,鲁迅对于孔子的某些思想是有所抵触和批判的,这一点典型表现为鲁迅对孔子“忠恕”思想的批判。孔子的“忠恕”所要构建的是一个和谐的人际关系社会,也是儒家“温良恭俭让”思想的源头之一。但鲁迅对“忠恕”思想甚是反感,在鲁迅去世前一个月所写的《遗嘱》中,鲁迅对其怨恨之人的态度是:“让他们怨恨去,我一个也不宽恕。”此外,鲁迅还写到“损着别人的牙眼,却反对报复,主张宽容的人,万勿和他接近。”当然鲁迅的这种思想是与他的吴越文化背景有关。

批判与赞赏同在——鲁迅为什么对孔子的态度如此极端?

总体上看,鲁迅批孔特点有以下几点:一,批孔实际上是批以孔子为代表的传统文化,这里面又牵扯到鲁迅对国民性格的批判;二,批孔实际上批的是传统的政治制度;三,将批孔与当时的社会运动相结合,这在近代历次尊孔运动中体现的最为明显。

二、鲁迅赞赏孔子的一面

鲁迅对孔子并非是一味的批评。在鲁迅眼中,孔子本人与被历代统治者捧起来的孔子形象是要分开来看的。有时候,鲁迅是把孔子当成中国传统文化的伟人的。在《再论雷峰塔的倒掉》一文中,鲁迅赞扬了孔子不迷信鬼神的思想,他说:“孔丘先生确是伟大,生在巫鬼势力如此旺盛的时代,偏不肯随俗谈鬼神”。在《无花的蔷薇》中,鲁迅又把孔子同释迦摩尼、耶稣基督并列,称之为“伟大的人物”。有时候,鲁迅甚至对孔子给予充分的肯定,“孔墨都不满足于现状,要加以改革。”(《鲁迅全集·第四卷》)

批判与赞赏同在——鲁迅为什么对孔子的态度如此极端?

《出关》是鲁迅先生在1936年发表在《海燕》月刊上的一篇文章,在这篇文章中,鲁迅先生对中国诸子百家文化略加梳理。《出关》一文的主人公虽然是老子,但鲁迅先生却说:“孔老相争,孔胜老败,却是我的意见。老,是尚柔的;儒者,柔也,孔也尚柔,但孔以柔进去,而老却以柔退走。这关键,即在孔子为‘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事无大小,均不放松的实行者;老则是‘无为而无不为’的一事不做,徒作大言的空谈者。”(《鲁迅全集·第六卷》)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鲁迅先生对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的赞赏之处。相对于五四运动时期鲁迅先生对孔子的批判,可谓是大相径庭了。

对于孔子的某些精神,鲁迅先生也是给予赞成的。孔子一生未曾得志,但却衷心不改始终坚持追求“仁”,可谓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了。鲁迅也说:“‘不可与言而与之言’,既是’知其不可而为之’,一定要有这种人,世界才不寂寞,这一点我是佩服的。”(《鲁迅全集·第三卷》)

批判与赞赏同在——鲁迅为什么对孔子的态度如此极端?

综合来看,鲁迅对孔子尤其是以孔子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及政治制度和传统道德是以批判为主的;对于孔子本人,鲁迅先生则偶有赞赏之处。鲁迅之所以批孔,其深层次原因在于近代中国积贫积弱,仁人志士不断寻求各种救国途径;而作为传统代表的孔子之学,既不能御敌于国外,又不能根据世界潮流而作出改变。

鲁迅是在儒家文化圈成长起来的,这一点可以从他的散文集《朝花夕拾》中看出来。同时,儒家思想的孝悌观念对鲁迅的影响是巨大的,这在鲁迅的婚姻和对他弟弟一家的照顾上表现的淋漓尽致。从这一角度看,鲁迅可以说既是儒家传统文化的批判者,又是儒家部分观念的积极传承者。这一点也无可厚非,中国诸多学者都有这一共性,即一面是批判孔子、反对儒家的,另一面却是继承着儒家积极入世、以天下为己任思想文化传统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