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毅见||桑园公社记

 昵称33542116 2019-10-23

     《汉书·韩安国传》载:“冲风之衰,不能起毛羽;强弩之末,不能入鲁缟。”

史记韩长儒列传》:“且强弩之极,矢不能穿鲁缟。”鲁之缟尤薄,天下闻名。

杜甫《忆昔二首》:“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

这些见诸于史册的记载,极言古代桑蚕文化之灿烂。

位于莱芜寨里的桑园公社,是山东丝绸集团的一处桑蚕主题的工业遗存,一个特色农场。

1.     有想法的公社

进入农场地盘,路窄,穿过一个村庄,进入农场大院——一个空旷的废弃的工厂。

一排排落寞的老房子,于晚秋时节更显沧桑。向北望去,一面巨大的“形象墙”,桑叶绿的主题色,红五星的logo,“农夫,桑蚕,有点田”的slogan,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桑蚕文化研学基地,有品牌与理念,有营销内容与准确受众,这是一个有想法的公社,近年来品牌影响力大增,周末客户非预约不得接待,成为省内国营农场新旧动能转换的典型案例。

2.     大地的芬芳

       在农场里徐行,赏心悦目。

百年老桑树,依旧绿叶招展,生机勃勃。蚕宝宝极其娇贵,甚至嗅到人身上的化妆品的味道都要中毒,所以整个桑园公社所有的生物都处于真正的原生态环境。

那些放养于桑林的大公鸡,雄赳赳、气昂昂,傲慢的很;下蛋的母鸡们,需要安静,藏在桑林深处,游人只闻其声、不见其鸡。

那些黑猪们,也是林下放养,膘肥体壮。

在这里,嗅到了久违的幽幽的“粪香”,这远离了的“粪的芬芳”。

自己动手去刨地瓜,拔掉地瓜秧,翻开垄土,大大小小的叫“蜜薯”的地瓜,在深褐色的衬托下极为惊艳,大地的芬芳,也能醉人。

一条小狗,歪着头打量这些不速之客。

3.     桑蚕美食

比农事体验、桑蚕文化更诱人的,自然是人间风味——桑蚕主题特色美食了。

黑猪肉,清水高压锅煮五十分钟,切片装盘,以蒜泥为蘸料,举箸先向白肉去,入口油香肉香蒜香迸发,香得冲脑门。

桑园黑鸡,也叫“桑林飞鸡”,一鸡两吃:闻名遐迩的“干炒莱芜黑鸡”,外焦肉韧,筋道入味,越嚼越香;莱芜黑鸡炖松菇,松菇的味道使得鸡汤的鲜味更加复合,一凉了就形成的“鸡汤冻”,足见这“飞鸡”的质地。

蚕蛹、雄蚕蛾、桑芽菜、雄蚕蛾酒、桑葚酵素、蜜薯、南瓜、萝卜、鲜姜……这些都是桑园的物产,自然的馈赠。

4.     待开发的宝藏

桑园公社的研学产品设计、亲子产品设计等已经相对完善,作为一家独具特色的桑蚕主题农场,还有一座待开发的宝藏:工业遗存。

 桑蚕文化研学、农事体验、桑蚕美食固然是农场的必须要素,但从顾客需求的角度来看,能让顾客“住下”亦是应有之意,来得了、住得下、玩得开心,体验感、满意感会更好。

 试想,若把废弃的厂房、生活用房改造为民宿、主题房,农场的配套服务将大有文章可做。

试想,把桑蚕文化做深做透做专,成为桑蚕主题农场的首选目的地,客源会增加。

试想,引入WWOOR义工旅行,以劳动换食宿,桑园公社将注入时尚元素,更有意思。

桑园公社,纯净,自然,心灵回归的田园。

(公元二零一九年十月二十一日,与友人同游桑园公社,作文以记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