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结构决定功能

 天高地圆 2019-10-23

定义

1. 狭义结构:物体之间或系统各部分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1.1)

2. 广义结构:物质系统比较稳定的属性。(1.1)

3. 运动:物质结构关于时间的函数。(1.1.2)

4. 生物的生存:生物系统的复杂结构处于稳定的状态。(1.1.4)

5. 生物死亡的第一个含义:生物系统的稳定状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生物的复杂结构变成了简单结构、生物的主要功能消失。(1.1.4)

6. 生物死亡的第二个含义:生物的复杂结构变成简单结构过程的开始。(1.1.4)

7. 动力:事物运动变化的原因。(1.2.4)

8. 原因:属于同一事件的多个现象中,在预测时能够了解(包括观察、联想)的现象。(1.2.4)

9. 结果:属于同一事件的多个现象中,预测时不能了解,必须通过逻辑推理才能了解的现象。(1.2.4)

10. 自觉的行为:以预测为基础的行为。(1.2.4)

11. 盲目的行为:不以预测为基础的行为。(1.2.4)

定理

1. 时间的推进就意味着结构的变化。(1.1.2)

2. 结构决定功能定理:一个系统的特定的结构A必然与一个特定的功能集合B对应。若任意两个系统的结构相同时,它们的功能一定相同,即当Ai=Aj时,必然推出Bi=Bj(i和j是自然数)。(1.2.1)

推论1:如果两个系统功能不同,那么它们的结构或成分一定不同。(1.2.1)

推论2:人的生理状态(饥饿、生病等)和心理状态决定人的行为能力。(1.2.2)

推论3:管理水平决定组织的效率。(1.2.2)

推论4:后勤决定战斗力。(1.2.2)

3. 人类认识世界的主要方法是寻找物质系统的结构特征与功能之间的对应关系,然后通过观察系统的结构来预测系统的功能。(1.2.3)

4. 人类改造世界的方法是寻找物质系统的结构特征与功能之间的对应关系,然后改变物质的结构以获取人需要的功能。(1.2.3)

1.1 重新认识结构

结构是我们经常使用的一个概念,似乎不需要讨论,但是细究起来就会发现大家对结构的理解还是有很大差距的。所以我们首先必须给结构下一个严格的定义。

定义:狭义结构是物体之间或系统各部分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

结构总是与功能相对应,任何一种物质都具有多重功能,功能是一个广义的概念,我们平时说的属性、性能、性质、性状、特征都是物质的功能。

物质的功能一般都体现在相互作用中。有些相互作用发生后,物体的结构没有改变,比如说两个小球相撞后,小球还是老样子,但有些相互作用会改变物体的结构,两辆汽车撞一块,结构就变了。而且结构改变以后,性能也变了,不能再行驶了。再比如,氢气和氧气反应也是一种相互作用,反应后物质的结构和功能都变了,不再是氢气和氧气了。

几乎所有的物理运动和化学反应都是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而且大部分相互作用都会改变物质的结构和功能。简单的物质相互反应可能变成复杂的物质,例如氢气和氧气反应变成水。复杂物质相互反应也能变成简单的物质,不管是糖、脂肪还是蛋白质氧化以后都会变成简单的小分子物质。如果复杂物质相互作用中不包含正反馈和负反馈,属于随机的相互作用,那么绝大部分相互作用的结果都是使物质结构简单化。

结构这个词可以作广义的理解。

定义:广义结构是指物质系统比较稳定的功能。

广义结构包括空间、广延之外的很多系统功能,例如组织制度和买卖关系等。稳定与不稳定是相对的。功能有时显现,有时不显现,是否显现与条件有关。所以如果两个系统或同一个系统在不同时间有不同表现,这时不能马上断定它们具有不同的功能。例如发动机在高原功率下降了,你不能马上断定发动机有问题需要修理,因为这往往是高原大气压力低造成的。也就是说,现象不同时功能可以是相同的,功能会随条件变化改变显现的形式。

一般来说,结构的显现对于环境条件的依赖较小,发动机的功率虽然可以变,但结构在高原和平原没有明显的变化。所以结构是比较稳定的功能,我们后面再提到功能一般都指结构之外的其他功能。因为结构比功能稳定,对人来说易于操作,所以结构比功能更重要。结构的含义明确之后,我们就可以梳理一下我们经常使用的一些概念,看看它们与结构的关系。我们会发现数量差别、成分差别和意识的差别其实都是结构差别,时间表示结构变化,生物和社会组织是特殊结构的系统。

1.1.1 数量和成分差别的本质是结构差别

人们把很多事物的差别归结为数量的差别,其实,数量差别的本质是结构差别。例如,氢原子中有一个质子、一个电子、一个(两个或没有)中子,氦原子中有两个质子、两个中子和两个电子,所以氢原子与氦原子的差别似乎是质子、中子和电子数量的差别。其实,可以把氢原子也当成有两个质子、两个中子和两个电子,只不过这两个质子是分离的,两个中子、两个电子也是分离的。自然界中基本粒子的数量无穷大,所以任何数量的差别都是局部的,从整个自然界来看只存在结构的差别,不存在数量的差别。

人们一般认为,不同系统之间既有结构的差别,也有成分的差别。例如生物体内含有蛋白质、核酸等有机物,非生物系统一般没有这些成分。其实成分和结构可以说是两个问题,也可以说是一个问题。因为有机物和无机物都由一百多种元素组成,而所有的元素都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任何物质的成分都是一样的,不同系统之间只有结构的差别,没有成分的差别。

1.1.2时间表示结构变化

为了说明时间的本质,我们首先分析两个场景与时间的关系。场景1:在一个教室里面有两个人;场景2:在教室里面有一个人,另一个人在教室外面。这两个场景的差别是什么呢?显然是结构差别。然后我们看时间关系,如果两个人约好8点钟在教室见面,然后到8点的时候两个人都来到了教室,就出现了场景1。但是如果一个人准时来到教室,而另一个人迟到了,8点时就会出现场景

2。所以我们可以说,同时是一种结构关系,先后是一种结构关系的变化。我们有时说:“让时间凝固”,“锁定这个瞬间”,其实凝固和锁定的并不是时间,而是结构。

定理:时间的推进就意味着结构的变化。

那么静止是结构变化吗?静止当然不是结构变化,但世界上不存在绝对的静止。物质的所有运动、变化都是结构变化。结构变化包括狭义结构的变化和广义结构的变化。

定义:运动就是物质结构关于时间的函数。

系统各部分之间的运动不协调是一种结构性的错误,不协调会降低系统的功能。例如:文艺演出时,灯光、布景、道具、摄像要与演出同步,如果灯光在演出时不亮,演完才亮,这就是改变了应有的结构,这种结构变化自然会产生功能变化,即演出失败。人是群体或组织的组成部分,人的行为与其他人之间不协调,也会降低系统的功能。例如:迟到是一种结构性的错误,迟到会改变系统的功能。

需要注意的是:运动是结构变化,结构变化不是结构本身,就像马的白色不是马,人的行为不是人一样。

埃里克·詹奇把时间所表示的结构变化内容称为过程结构,把空间结构称为构件结构①。这样区分表明他注意到了时间与结构的关系,这是对的,但过程结构这个词容易造成概念的混乱。过程就是指运动变化的过程,没有必要使用过程结构这个词。时间的本质是表示结构变化,时间本身不是结构。结构是空间结构,增加了过程结构这个词之后,会让人以为结构既能指空间结构,又能指空间结构的运动变化了。

过程结构其实是一种比喻,在人的头脑中,时间可以表示为一个坐标轴,先后发生的两件事可以同时表示在时间坐标上。这种表示方式把时间关系变成了空间关系,于是詹奇就把运动变化的过程比喻为结构。但詹奇没有意识到这是一个比喻,即使意识到了也没有说明,然后郑重其事地把过程结构当成一个新的概念提了出来。很多科学概念最初都是来自于比喻,但新名词产生以后不是都能广泛应用变成科学概念。如果用起来不方便,甚至会造成混乱,就必须放弃。

① 埃里克·詹奇.自组织的宇宙观

[M].曾国屏、吴彤、宋怀时、何国祥、秦文彦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30.

1.1.3 意识差别是结构差别

说意识的差别是结构差别,你恐怕很难接受。但要是说计算机程序的差别是结构差别,你应该能同意吧?无论是高级语言还是机器语言,程序的差别都是各种命令的排列顺序不同。

人的意识和计算机类似,我们想到一个苹果、一片蓝天,就像是计算机屏幕上显示出一个苹果、一片蓝天一样。计算机屏幕上显示这些东西是因为有一个程序在运行,我们的头脑中显示这些东西,也是因为有一个程序在运行。人的大脑当中神经元的连接有通断两种状态,通断的组合构成一个程序,这与计算机电路的通断基本相同。所以,我们想到不同的东西,是因为我们在运行不同的程序,这些程序的差别都是结构的差别。不同的人遇到相同的事情会产生不同的想法,也是因为每个人头脑中的程序不同。

但是人头脑中的程序太复杂,我们无法了解,我们只能了解这些程序运行的结果,这些结果叫做意识。意识不是程序,所以意识的差别不像是结构的差别。但因为意识的差别来自于结构的差别,所以我们运用黑箱原理研究大脑的运动时,意识的差别就可以当成是结构的差别。

过去的硬系统思想和各种结构主义受到很多批判,主要原因是那些理论大多拒绝考虑意识的问题,没有把意识的差别当成结构差别。不考虑意识就是不考虑大脑的结构,人的大脑是结构最复杂的系统,不考虑大脑结构的结构主义不是真正的结构主义。而考虑了大脑结构和意识的结构主义能够为社会科学提供坚实的、不可替代的基础。

1.1.4 生命的存在

提到生命,我们会想到很多,但至今我们所能看到的所有的生物都是由炭、氢、氧、氮等元素组成,这与非生物没有任何差别。过去人们苦苦寻找的“活素”根本不存在。既然生物与非生物在成分上没有差别,那么差别只能出在这些成分的结构上。生命的本质就是具有自复制功能的比较稳定的大分子结构(详见第二篇第一章1.3),各种不同的生物之间的差别也是结构的差别。

每一个生命的存在都是非常短暂的,不管是一天、一年还是一千年在生命进化的历史长河中都只是一个短暂的瞬间,任何生物都要死亡,而能够代代相传、长久不变的东西是什么呢?只有遗传物质的特定结构。遗传物质中只有四种碱基,不同生物的遗传物质的差别完全是由碱基对的排列顺序造成的,即完全由结构差别造成。这种结构的差别造就了千奇百怪、无限丰富的生物世界。生物学家发现基因有开启和关闭状态之分,开启和关闭的程度也有不同。这似乎意味着相同的基因结构可以使生物表现出不同的性状。但是我们要知道基因开启和关闭是由蛋白质控制的,而这些蛋白质的合成是由基因控制的。所以归根结底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的结构决定的,一种基因结构只与一种性状相对应。总之,生物的遗传物质和表型与非生物的差别都是结构差别。我们经常感叹“物是人非”,其实任何“物”都会改变面貌,从几十亿年的进化历程来看,物早已“不是”,只有结构尚在。

人们一般会把死亡当作生物功能的丧失,其实死亡的本质是复杂结构变为简单结构的过程。

定义:生物的生存就是生物系统的复杂结构处于稳定的状态。

定义:生物死亡的第一个含义:生物系统的稳定状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生物的复杂结构变成了简单结构、生物的主要功能消失。

我们说某人或生物几点几分死亡,这时人或生物体的复杂结构还没有变成简单结构,所以这时生物死亡的含义是指生物的复杂结构变成简单结构过程的开始。

定义:生物死亡的第二个含义:生物的复杂结构变成简单结构过程的开始。

结构的变化意味着功能的变化,复杂结构变为简单结构时,复杂系统的特有功能当然就丧失了。但为什么不说死亡的本质是生物功能的丧失呢?因为结构与功能相比,结构是比较稳定的功能,人想改变系统功能时必须以其结构作为操作对象,通过改变结构来改变功能。理论的作用是指导实践,为了指导实践就必须把结构当成本质,而不能把功能当成本质。

从观察的角度来比较,当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时,有时系统的结构变化容易观察,有时结构变化不容易观察,而功能变化容易观察。例如生物的肢体断裂,这种结构变化容易观察,而发生窒息时,短时间内结构变化不容易被观察到,所以我们会误认为这不是结构变化,而只是功能变化。其实窒息时生物的结构变化发生在内部,例如肺和血液中的物质成分在变化,进而身体其他组织中的物质成分也在变化,然后身体中的各种负反馈系统的结构被破坏。其他原因导致的死亡也是一样,都是结构变化。

1.1.5 广义社会结构

政治、经济、艺术等社会文明的一切进步都是结构的改变,人类文明的进化就是不断增加和完善各种复杂社会系统的结构,从而使社会系统不断增加新功能的过程。咋一看,政治、经济、艺术等似乎都与结构不沾边,为什么说它们的一切进步都是结构的改变呢?

先说音乐,音乐的组成要素就是那些不同音符代表的不同声音,不同的乐曲之间有什么区别呢?区别就是这些音符的组合关系,所以音乐艺术的内容就是音符之间的结构关系。以此类推,诗词、小说等文学艺术的内容就是字符之间的结构关系,美术就是点、线、面和颜色等各种基本要素之间的结构关系。

科学的进步是结构的改变吗?科学技术的所有成果都表现为论文、书刊等形式,论文、书刊的内容的变化都是文字符号的排列顺序的变化。另一方面,科学技术的内容都是人的观念,所以科学技术的进步都是结构的改变。

政府机构都有一定的组成结构,从立法、司法、行政的最高统治机构到下属的层层叠叠的官僚体系,从中央到地方,从各级领导到各种职能部门组成一个庞大的政权组织系统,铁打的衙门,流水的官,机构的设置是一种比较稳定的结构。机构设置的依据是组织制度,制度是一种意识或者是一种文字排列。制度的主要内容就是确定这个系统的结构和各部分的责权利的关系,这些关系是比较稳定的,是广义结构,所以说政治方面的变化是社会结构的变化。

组织中有很多组织管理的基础工作,包括:标准化、定额、计量、信息、规章制度、培训等工作。不光是企业需要这些基础工作,任何一个社会组织,包括政府、军队、文化社团等组织要想提高组织效率,都必须搞好基础工作。而这些管理的基础工作都有稳定的内容或稳定的形式,都是广义结构。

道德是不是结构要素呢?似乎不是,但孔子认为忠孝仁义这些道德观念都是政治要素:“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所以道德和政治一样,也是结构要素。道德的主要内容都是人与人之间的责权利关系,而责权利关系是政治结构的主要部分,所以孔子才会把道德当作政治的主要内容。道德是一种社会观念,社会观念和其他各种社会意识都是社会系统的结构要素。

习惯和制度一样也是广义结构,习惯就是个人生活中的制度,所以养成良好的习惯很重要。

总而言之,社会文明的一切进步都是结构的改变,生物的一切进化都是基因和表型的结构变化,社会文明的进步是生物进化的延续。

1.2 结构决定功能

通过研究可以发现,宇宙的全部进化都可以认为是结构变化引起的。从宇宙大爆炸产生基本粒子,到产生其他各种物质都是结构变化的过程。物质的原子、分子等微观结构决定了物质的功能,而这些功能又引起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而决定了宇宙的宏观结构和进化。

1.2.1结构决定功能定理

由此我们可以推出结构决定功能定理:一个系统的特定的结构A必然与一个特定的功能集合B对应。若任意两个系统的结构相同时,它们的功能一定相同,即当Ai=Aj时,必然推出Bi=Bj(i和j是自然数)。

结构决定功能定理的逆否命题一定成立:若Bi≠Bj,则必然推出Ai≠Aj。即如果两个系统功能不同,那么它们的结构一定不同。一切物质功能的差别都来源于它们本身的结构差别。

结构决定功能定理和它的逆否命题都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结构决定功能定理的逆命题和否命题也成立,但没有多大意义。

结构决定功能定理的逆命题是:若Bi=Bj,则Ai=Aj。注意这里的Bi和Bj都是功能集合,集合中包括系统的所有功能。也就是说只有当你罗列出系统的所有功能的时候,才能说明Bi=Bj,而任何一个系统都有无限多的功能,所以这个结论没有实际意义,而且还经常使人受骗。例如披着羊皮的狼的功能集合中只有一部分功能与羊相同,如果你只根据这些功能就认为两者的功能全部相同,即Bi=Bj,并推出两者的结构相同,Ai=Aj,那就错了。

结构决定功能定理的否命题是:若Ai≠Aj,则Bi≠Bj。这个命题说明结构的差别是导致功能不同的充分条件。这个命题虽然也成立,但需要注意Bi≠Bj并不意味着两个系统没有共同之处,Bi和Bj中可以有多个相同的功能。那么结构差别到底会使功能产生多大的差别呢?从这里无法确定,所以这个命题也没有多少实际意义,而且容易使人产生偏见。例如:把井架拖到钻井的井位需要拖车,拖车与人的结构不同,所以除了铁人王进喜之外,大家都没想到人能把井架拖上井位。

结构决定功能定理实际上早就得到了大家的默认,我们经常说:“整体大于部分之和”,整体与部分之和有什么差别呢?只有结构差别。但是这种认识一直没有一个公认的规范表述。这个定理可以简单地说成结构决定功能,但这种表述是不严格的。由于没有公认的规范表述,所以一直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定理。由于没有成为一个定理,于是经常会出现一些违背这一定理的错误认识。有些人在批判硬系统思想的缺陷时,把这种结构决定功能的思想也一齐批判了。系统科学和哲学不能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就是缺少这样一些关键的定理。

在分析某个系统时,我们一般都要分析它的成分和结构,成分本质上也是结构,不同的成分就是不同结构的分系统。除了基本粒子之外,所有的物质都可以看作具有一定结构的系统。

由此得出结构决定功能定理的推论1

:如果两个系统功能不同,那么它们的结构或成分一定不同。即结构和成分的差别都是导致功能不同的充分条件。

1.2.2 结构决定功能定理的3个推论

在导言的“系统学”一节中曾经讲过系统论的方法与传统的还原论的差别主要就是系统论以结构为出发点,用结构的差异来解释不同系统的差异,所以结构决定功能定理是系统论的最基本也是最关键的理论,为全部系统论的研究提供依据。

分子生物学没有解开生命之谜,因为生命的共性不像其他物质那样是几种简单的成分和它们的简单组合,而是一种特殊的组合关系——正反馈,所以分子生物学家像物理学家一样一层一层地去还原生物的成分不可能找到生命的共性。

结构决定功能定理的实践意义表现在很多方面,从下面的三个推论可见一斑。

推论2:

人的生理状态(饥饿、生病等)和心理状态决定人的行为能力。

证明:饥饿、生病等生理状态下,人的结构与正常状态下不同,因此行为能力就会不同。心理状态不好,例如悲哀、绝望时,人的大脑结构与正常状态不同,因此行为能力就会不同。

对于一个人或一个社会系统来说,有时压力能变成动力,有时压力不能变成动力,这取决于系统的结构。儿童的心理结构决定了他们的承受能力,教育必须循序渐进,对成年人也是一样。

推论3:

管理水平决定组织的效率。

证明:当管理水平差时,组织的结构达不到要求的结构,例如:制度不健全、职工的精神状态不佳等,这些都是结构变差的表现,结构变差导致功能变差。这里说的组织包括政治、经济、军事、艺术等各种社会组织。

推论4:

后勤决定战斗力。

证明:后勤不佳是管理水平差的表现。

1.2.3 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方法

既然结构和功能集是对应的,那么为什么不能说功能决定结构呢?可以说,但没有意义。因为人类认识世界是为了改造世界,实践的目的是改变物质的功能,但功能不是人的直接操作对象,实践的方法是改变物质的结构。

例如灯本来是亮的,用棍子把灯打碎了,这就是改变了物质的结构。结构改变的同时,功能就变了,灯就不亮了。工人生产灯泡,让灯能亮,必须把灯丝连接好。这个工作也是改变物质结构。再比如家里做饭,每一道工序都是在改变物质结构。首先把面从面袋里蒯出来,这就改变了面粉和面袋的位置关系,也就是改变了物质系统的结构。把面粉活成面团也是改变物质结构,因为原来面粉和水是分离的,现在它们均匀地混合在一起了。我们社会生产和生活的每一项活动都是改变物质系统的结构,改变结构的目的是获得人需要的物质功能。

那么为什么人的直接操作对象是结构而不是功能呢?因为结构比功能稳定,所以便于认识和操作。例如,你用手一按自行车铃就会响。这种性能是不稳定的,只有在你用手去按的时候才表现出来。而铃的结构是稳定的,不管你按还是不按,结构都不变,或变化很小。而结构稳定就意味着对于众多不稳定的随环境条件变化的功能而言,结构是他们的共性。所以,结构决定论的本质是寻找共性。

要改变物质的结构,首先要认识物质的结构。人的所有的认识都是观察现象,然后寻找共性。结构和功能都是现象,因为结构比较稳定,所以人们就产生了一种观念:结构是功能产生的原因。所谓“找原因”往往是寻找物质系统的结构特征与功能之间的对应关系。

定理:人类认识世界的主要方法是寻找物质系统的结构特征与功能之间的对应关系,然后通过观察物质的结构来预测系统的功能。

人的行为可以分成两类:盲目的行为和自觉的行为。

定义:以预测为基础的行为是自觉的行为,不以预测为基础的行为是盲目的行为。

因为结构比较稳定,所以改变结构能产生稳定的效果。所谓效果是指行为之后,人的利益的变化。

定理:人类改造世界的方法是寻找物质系统的结构特征与功能之间的对应关系,然后改变物质的结构以获取人需要的功能。

说人的实践的操作对象是结构,有人会难以接受。耕地、安装机器设备这些实践是改变事物的结构,但所有的实践操作对象都是结构吗?是的,无一例外,所有的实践操作对象都是结构。

例如把酒精灯放在某个物体下面给它加热,这个过程似乎是在改变温度而不是在改变结构。但首先我们要看到,这时被加热的物体不是人的直接操作对象,当我们把酒精灯放在物体下方时,酒精灯是人的直接操作对象,人的动作改变了酒精灯与物体的位置关系,也就是改变了酒精灯和物体组成的这个系统的结构。划火柴、点燃酒精灯的动作也都是在改变物质系统的结构,在人的实践过程中,人的手脚、身体的运动都是为了改变客观对象的结构。

那么说话呢?说话是人的实践活动中的重要内容,说话是为了改变客观对象的结构吗?是,话是说给别人听的,说话的目的是改变他人的意识,而人的意识变化来自于结构变化。

1.2.4 广义的运动和广义的动力

运动变化不限于物理学范围,运动变化的原因也不限于物理学范围。狭义的运动是指位置变化,位置变化是狭义结构变化,广义的运动则是指一切广义结构变化,包括物理、化学、生物、意识、社会等结构变化。物理学所说的动力包括万有引力、电磁力、强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后来人们对动力这个词作了引申,不再只是指这几种物理上的力了。

定义:广义的动力是指事物运动变化的原因。

原因不一定客观上发生在先,但一定被预测者了解在先。例如:因为三角形内角之和是180

°,所以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之和是90

°。这两件事哪个发生在先呢?显然,这两件事之间无所谓发生先后之分,但我们却可以把一个说成是另一个的原因。

定义:原因就是指属于同一事件的多个现象中,在预测时能够了解(包括观察、联想等)的现象。

定义:结果是指属于同一事件的多个现象中,预测时不能了解,必须通过逻辑推理才能了解的现象。

有时我们把后观察到的现象叫原因,把先观察到的现象叫结果。例如:我们先观察到飞机失事,后观察到飞机控制系统的缺陷。我们把这些后观察到的缺陷叫做原因,因为这时不是预测,而是寻找原因。人们希望结果能在下次观察到之前先被预测到,下一次飞机失事就不应该是先被观察到的现象,作为结果它是预测时不能观察到,必须通过逻辑推理才能了解的现象。

由于原因是预测时能够了解的现象,结果是预测时不能了解的现象,而结构又比功能稳定,容易了解,所以人们多把结构当成功能变化的原因,寻找原因多指研究什么样的结构变化会导致所观察到的功能变化。另一方面,如果找到的原因不具有共性,就很难指导实践。前面说过,结构是一种共性,所以把结构当成原因有利于指导实践。

在中观世界里,简单结构易于观察,复杂系统结构不易观察。在宏观和微观世界里,所有的结构都不易观察,而功能往往易于观察。对于无法观察的物质系统,就只能采用黑箱的方法认识结构。黑箱理论把这样的系统当成一个黑箱,不把它们打开,也就是不去研究它们的真实结构,而去分析输入与输出的差别。系统的功能体现为对输入进行加工,产生输出。不去研究系统的真实结构,而是分析系统的功能,这是不是否定了结构决定论呢?

不是,这恰恰是在运用结构决定论。分析输入与输出的差别是为了建立系统的模型,模型虽然不是系统的真实结构,但却是系统的等效结构。结构决定论是为实践服务的,实践的手段是改变结构,目的是为了获取一定的功能。模型能产生相同的功能,与系统等效。建立模型之后,人们的行为就可以以模型的结构为基础了。因此,黑箱理论是结构决定论的一种应用,不管结构是否容易观察,人们都把结构作为共性,作为预测和行为的基础。

知人知面不知心,每一个人的意识对于他人来说都是黑箱,由人组成的系统包含多个黑箱。所以对于由人组成的系统,人们只能通过建立模型,来预测它的行为,进行控制。

1.2.5 能量是否决定功能

能量当然也决定物质的功能,例如水受热就会蒸发,给氢气和氧气的混合物加热就会爆炸,可见能量不同的物质相互作用时会产生不同的结果。但我们要追问一句:“能量的释放和吸收由什么决定?”例如你用酒精灯给水加热,那么酒精灯为什么会放热?因为酒精与氧气反应。那么是什么决定了酒精一定会与氧气反应呢?是酒精分子的结构。所以我们只说结构决定功能,而不说能量决定功能。因为结构可以影响物质的能量,某种物质能量的增减可以从它的结构以及它与环境的结构关系中找到原因。所以我们可以把能量当成物质的性状来看待,这种性状也是由结构决定的。

追溯到宇宙大爆炸,能量的产生可能早于物质。如果这样说的话,那么我们可以把能量当成一种基本物质,这种物质也有结构,只不过这种物质的性质太简单,没有必要研究它的结构了。

看问题总要多问几个为什么,为什么有A?因为有B;为什么有B?因为有C;为什么有C?因为有D……追根溯源,刨根问底,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本原。本原不一定在时间上最早发生,但应该在逻辑关系上位于最前面。

这个世界无奇不有、异彩纷呈的根本原因就是不同的物质有不同的结构,我们要想了解形形色色的事物产生的原因就必须了解它们的结构差别以及这些结构差别产生的原因。不过世界差异性的本原并不是世界存在的本原。

1.3 硬系统思想和软系统思想

起始于贝塔朗菲的系统思想被称为硬系统思想,硬系统思想有很高的地位和广泛的社会影响,但也受到很多批评,似乎已经被软系统思想取代了。例如丘奇曼、阿考夫提出协同计划法,英国彼得·切克兰德创立软系统方法论,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杰克逊将硬系统思想的缺陷总结为:

1) 硬系统分析仅仅适用于目标明确的问题,理性目标是所有当事人公认的,没有异议;

2) 硬系统思想就事论事,假定权利和冲突与此无关,没有明确采用社会理论或变革理论;

3) 硬系统思想假设社会问题的性质是客观的,对它的探究过程是简单的和机械的;

4) 硬系统思想只重结果,而经常忽略管理中的决策过程;

5) 硬系统思想过分强调定量分析而忽视定性因素。①

① 王贻志,周锦尉.国外社会科学前沿2003 [M].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265-274.

这些的确是过去硬系统思想的缺陷,但硬系统思想本身是可以克服自身缺陷的,推倒重建是不可能的。硬系统思想基本上贯彻了结构决定论,这个出发点的本质是寻找共性,是实践的需要,所以这个出发点到什么时候都不会变。软系统思想不能完全解决硬系统思想留下的难题,即使能够解决,它也是对硬系统思想的补充,而不是取代。

软系统方法(例如彼得·切克兰德的七步骤模型)多采用负反馈方法,这种方法很好,自然科学其实也都使用这样的方法。但这还不够,应该用这些方法建立彻底的理论,让理论硬起来,才能更有效地指导实践。

传统的系统论认为系统是由一些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环节或部件组成的有特定功能的整体。彼得·切克兰德将系统重新定义为:人们用以抽象地组织思维的结构。对于这个定义可以有两种解释:第一种,客观事物具有一定的结构,人在认识客观事物的时候,不必认识客观事物的原貌,只要能实现人的目的,增进人的利益,人可以随意构建一个系统来代表客观事物。第二种,一切存在都是意识,所谓的客观物质系统也都是人的意识,所以过去所说的客观事物的结构也是人的意识的结构。

如果是第二种解释,那么切克兰德的定义与传统的定义没有任何区别。传统的系统指客观的系统,是人的意识之外的系统,但如果贝塔朗菲不想不说,谁会知道他指的是什么系统呢?因此所谓客观的系统也是作为意识的系统。

如果是第一种解释,那么这种所谓系统实际上不是什么系统,而是模型。系统是客观的,模型是主观的,切克兰德混淆了系统和模型的概念。客观的系统虽然也是意识,但比模型客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