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这个世界越来越有“毒”?

 冲霄3e8ixadnpn 2019-10-23

为这个有“毒”的魔性世界添砖加瓦

为什么这个世界越来越有“毒”?

·

乔治王

“惊闻……说道……就不得不提……令人想起……今年下半年,中美合拍的电影西游记即将正式开机,我继续扮演美猴王孙悟空,我会用美猴王艺术形象,努力创造一个正能量的新的荧幕形象,文体两开花,弘扬中华文化,希望大家多多关注。”

这是六小龄童被戏称为“灵堂卖片”的原话,但随着传播,这段话被精简成了“文体两开花”,到如今就只剩下了“两开花”三个字。别问,问就是两开花,任何两两结合的事情,一句“两开花”就能心领神会。

与“两开花”类似的,还有emoji版本的“笑你呢”和“真的”,这两句“抽象话”在一次次的复制中优化自己,将粗口和脏字都迭代和进化,最终变为简短而又直击人心、老少咸宜的普世口头禅。至于原本的句式?早被忘了。

人类的本质就是复读机,我们每扮演一次复读机,就完成了一次梗的传播,为这个有“毒”的魔性世界添砖加瓦。

至于为啥大家在传播的过程中越来越精炼、顶格化,其实就是模因(meme):模因是文化的基本单位,跟基因有些类似,都是通过模仿复制来传递自己。只是基因是通过生物复制自己,模因则是通过人类的口口相传。

为了更利于传播,梗甚至会像壁虎断尾一样自发精简、迭代,不断优化自己,从而达到最优传播的目的。

模因理论的体现无处不在,网络段子、电子包浆了的表情包、大街小巷的洗脑神曲、鬼畜视频以及商业化了的魔性广告。

为什么这个世界越来越有毒?

因为有毒的内容才有顽强的生命力,它进化成了最适合传播的形态。

为什么有毒才有效?

人脑处理不了过多的信息,为了保证正常的注意力,它会自动过滤掉无效的干扰,你专心做一件事的时候,就容易注意不到周遭的情况。

比如为了抢夺用户的注意力,许多商铺会用大喇叭播放洗脑神曲来吸引路人的注意,进而获取店铺流量。

传遍大街小巷的洗脑神曲有一个打造公式:独特的节奏、简单的歌词 重复音高、重复节奏、重复歌词,MV再加入夸张、反差、简单的肢体语言 不断地重复。这里面的关键词就是:重复。

2013年9月,一首火遍全球的神曲《狐狸叫》在YouTube上线。而这首洗脑神曲最大的特点,除了独特的节奏以外,就是简单到弱智的歌词不断地重复:狗汪汪、猫喵喵;鸟啾啾,鼠吱吱; 牛哞哞、蛙呱呱…… 狐狸怎么叫:叮叮叮叮叮个叮个叮!

魔性的歌词,再加上MV里夸张、反差、简单的肢体语言不断地重复,不到3天,这首歌的点击量就达到了410万,32天后,访问量突破1亿,打破了另一支神曲《江南style》52天破亿的记录。无独有偶,《江南style》也是简单的歌词不断重复,一模一样的逻辑。

简单的旋律,明快的节奏,简短直白的歌词,夸张的肢体动作,加上不断重复,这些遵循模因理论的细节都是为了达到最优传播而设计的。

这样的成功例子还有贾斯汀比伯的《baby》、筷子兄弟的《小苹果》、 PICO太郎的《PPAP》等等数不胜数。

我们再来看看广告。传统的广告的价值越来越低,不是因为它拍得不好、画面不美、鲜肉不帅,这些都只是最微不足道的前提,之所以没有价值,是因为对用户来说,这种形式已经沦为无效的干扰,是宁愿花钱都要跳过的存在。

为了争夺大家的注意力,广告的形式一直在变,才有了跨界联名、冠名综艺、找网红种草。这些行为都是在和其他信息比拼优先级,你获取了用户有限的注意力,意味着别人就被挤进了早就粉尘化了的信息世界里去。

广告界优先级的霸主就是电梯里分众的魔性洗脑广告,这些循环论证、咒语化、重复性的广告与洗脑神曲的打造逻辑如出一撤,以至于你躺在床上,脑海里还在唱着“拼多多,拼多多,拼得多,省得多”、想着易车的刷屏广告里穿着戏服抱着元宝的沈腾那张脸,嘴里重复念着“价格全知道,买车不吃亏”。

这些魔性电梯广告不容你反抗,在密闭的空间内渗透进必经的生活空间,实现强制化到达,而一旦注意力被这些魔性广告攻占并形成记忆后,用户一旦处于具体的购买场景就更容易想起脑海里那挥之不去的品牌。

在“有毒”的道路上,《江南style》被《狐狸叫》取代,《狐狸叫》又被《PPAP》取代;伯爵旅拍被新氧医美取代了,新氧医美又被易车的一天包屏的暴力刷屏取代…… 这里面,变的只有歌名和品牌名,而内容的魔性从未被舍弃,反而越来越强,因为它是真的有效。

还记得380万假粉的张雨晗吗,推广内容拍得很精致,最终获得了352万的阅读,但付了数万定金的店铺最终实际的转化却是0流量、0成交。

作为一个用户我反感魔性的洗脑广告,但如果我是甲方,看过那飙升的曲线我只会心动。不管是做品牌传达还是买量,做投放的最终目的都很淳朴,就是要有效,我要对真金白银换来的数据负责。

“有效”听起来很简单,但在互联网上做投放是一个深坑,需要有极高的买量经验,才能躲过一把把镰刀。

而如今最能保证有效的,往往并不是那些精致的内容,而是魔性、有毒:因为它符合人的动物性,它就是为传播而生。

网络段子、表情包、洗脑神曲、鬼畜视频、魔性广告,这个世界越来越“有毒”,信息的混杂就像在养盅,常规的、粉尘化的信息早就已经掀不起波澜,用户的记忆处于速朽的状态,新的形式在飞速的迭代以刺激人们的神经……这里会有终点吗?

答案无从可知,我们正在这条路上飞奔而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