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一、定义:指不因性生活而精液遗泄的病证。 二、源流: 1、《内经》首载遗精“精时自下”。 2、《金匮要略》提出因虚劳而致。 3、《诸病源候论》提出肾气虚弱和见闻感触而发。 4、许叔微正式提出遗精和梦遗名称。 5、《丹溪心法》提出湿热亦致遗精。 6《医宗必读》提出五脏皆可致遗精。 三、病因病机: 1、病机:肾失封藏,精关不固 2病位:在肾,与心肝脾相关 3、病理性质:虚实 4、病理因素:湿、火 四、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明辨疾病虚实,细审脏腑病位。 (二)治疗原则:实证以清泄为主,虚证以补涩为要 (三)分型论治: 1、君相火旺证:黄连清心饮合三才封髓丹; 心肾不交,火灼心阴,天王补心丹加石菖蒲、莲子心; 阴虚火旺,知柏地黄丸,或用大补阴丸; 心神不宁或心悸易惊,安神定志丸 2、湿热下注证:程氏萆薢分清饮;湿热下注肝经,龙胆泻肝汤; 兼见胸腹脘闷,头晕肢困,苍术二陈汤加黄柏、升麻、柴胡 3、劳伤心脾证:妙香散;中气下陷,补中益气汤;心脾血虚,归脾汤 4、肾气不固证:金锁固精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