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行茶十式(盖碗冲泡)

 一视一界 2019-10-23

每一次行茶,都是唯一的一次,以全心的专注,全情的投入,去修养茶人沉静的定力。

行茶的“一招一式”只是指引和规矩,但在重复的过程中,使之形外神内,才是招式之外的真正含义。

行茶一式  主客行礼

茶师落座后,男士双手打开与肩同宽,掌心相对,轻握空拳;女士双手叠放,左手在上。

先行注目礼,再行善礼(见茶席间的常见礼仪),送上恭敬的态度,净场收心,以示行茶开始。

行茶二式  备茶

取上、中、下三段茶,上段茶为条索(颗粒)完整粗壮的;中段茶是较为完整的部分;下段茶则是相对细碎的茶,但不要碎末。

取三段茶的目的是要冲泡出醇厚饱满、滋味丰富的茶汤。

备茶时,右手取物,交予左手,双手配合,相互护持,以不越物为前提,取过茶则置于胸前,拿起茶罐,置于茶则上方,将茶叶倾倒在茶则上,如果一次倾倒不彻底,可以再从茶则的后端往前旋转,直至茶叶的用量足够。

右手将茶叶罐放回原处,再拿过左手中的茶则放回到原处,备用。(也可在茶友间传看干茶)

行茶三式  温器

双手拿捏盖碗的盖子翻过来置于碗上,下斜15°,并留有缝隙,以便热水流进碗中。

先温碗盖,在碗盖的12点处注水,目的是让热水把碗盖和碗身全部温热。

左手护持于盖碗前方,右手取茶针抵住碗盖下方的缝隙处,左右手配合把碗盖从外及里地翻回初始状,之后送回茶针。

双手(手容恭)捧起盖碗,右手将盖碗以太极的轨迹行至公杯正前方立起,把碗里的水倒于公杯中,之后盖碗于右手中回到平正状态,再以太极的手法顺势将盖碗送回原处,然后左手接应,双手将盖碗放回碗托上。

盖碗最具包容性,可以冲泡任何茶叶,对茶汤不增不减,最能中正地体现茶汤的品质及特点。

行茶四式  投茶·摇香·闻香

投茶:在盖碗温度最高时投茶,便于醒茶和发香。

右手将碗盖拿起,搭放于右手边的碗托边沿,右手取过装有茶叶的茶则交给左手,右手再取茶针双臂自然打开,双手配合,将茶叶快速投入盖碗,右手将茶针放回原处,左手将茶则交还右手,右手将茶则反扣放置原处,避免正面长期暴露沾染灰尘,最后右手将碗盖盖好。

摇香:双手托起盖碗,右手拇指压住碗盖,四指并拢托碗底,于胸前水平摇荡三次,让茶在热气的呼唤下慢慢醒来。

闻香:先侧面呼气,将盖碗的盖子面向自己向上打开一条约15°的缝隙再闻香,切忌不要往盖碗里呼气。

行双手礼将盖碗递给左手位的茶友,与其分享茶的干香。

行茶五式  温杯

在茶友闻香时,拿取装有热水的公杯,以泡茶器为中心,温热茶友所用的茶杯。

右侧的茶杯右手完成,右手(手容恭)取公杯下斜45°注水于茶杯中,之后直线下移至与主泡器平行的位置,左手护持,双手以右手为定位向里旋转两次90°,左手(手容恭)顺势取公杯开始温热左侧茶杯。

温杯的顺序左右都是从外往里,一样以环抱的手语表达欢迎恭敬之意。

温杯的水先不倒掉,以便保持茶杯的温度。

行茶六式  润茶

将每一片茶叶完全浸润,但注水及出汤的速度一定要快,再将润茶的水注入公杯,最后以太极的行茶手法倾倒于水盂中;也可将润茶的水直接倒入水盂中。

行茶七式  泡茶

泡茶是行茶十式的核心,是茶修精神的具体表达。

观照内心、觉知当下,泡一杯茶给自己,借一杯茶观照自己,希望在一杯茶里找到更好的自己,以美好分享美好。

知止中正、止语止念,泡茶的时候就和茶在一起,制心于茶,与茶无关的事情不做不想,修习止的智慧。

太极环抱式行茶出汤,在行茶中聚敛心神、修持静定,以行实修,重在践行。

行茶时,做到手臂的“肩、肘、腕、指”要松活自然,肢体和情绪都没有任何的紧张,自然放松,完成一泡“香、清、甘、活”的茶汤。

行茶八式  分茶

先将温热茶杯的水倒掉,取茶杯时以泡茶器为中心,不交叉,不越物。右边的杯子右手拿起左手接应,左边的杯子左手拿起右手接应,按逆时针旋转一周温热茶杯,手不可碰杯口,执2/3处,倒水时有送有收。

分茶时,不交叉,不越物,公杯向下倾斜45°分茶,公杯底切忌朝向客人,分茶至杯中七分满。(手法同“行茶五式——温杯”)

行茶九式  请茶

双手打开与肩同宽,手掌微微外开敞15°,上扬15°,同时行善礼,带着一颗恭敬的心,真诚亲善地请大家用茶。

行茶十式  品茶

左手持杯以为礼,右手托杯以为敬,感恩之心以为品。

饮茶时,坐姿中正,双臂自然举起,有利于呼吸的顺畅,气血循环的改善,同时也表达了对茶及茶人的恭敬之心意。

饮过茶之后,示意茶友将杯子放置原处,方便茶师再次斟茶,同时也会保持茶台的整洁有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