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珍爱生命,高效睡眠。” 人的睡眠占到了生命时长的1/3。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好睡眠似乎成了一种奢侈品。从创业领袖到工薪阶层,从脑力劳动者到体力劳动者,从一线城市到偏远山村,无数人在和糟糕的睡眠作斗争。 尽管直到今天,我们依然无法通过科学手段搞清楚睡眠的深层机理,但是人类已经找到了获得好睡眠的方法。 01 — 打造漆黑凉爽的睡眠环境 我们人类从原始社会进化到现在,身上保留的基本还是十几万年前的基因。因此,我们身体最舒适的睡眠环境是像原始人居住的洞穴那样的。漆黑、凉爽的环境有助于我们的身体分泌褪黑素,快速进入睡眠状态。 漆黑,就是要尽可能隔绝一切非自然光源。比如,空调、电视机的指示灯,手机、电脑的屏幕都要在睡前半个小时内关闭。最好在卧室安装遮光窗帘,避免窗外灯光的干扰。 凉爽,就是要将卧室内温度尽可能降到30度以下,最好是22~24度。低温的环境有助于我们降低自身的新陈代谢,快速进入睡眠状态。据说,睡前泡脚助眠的原理就是先将体温升高,从而靠体温下降的过程帮助睡眠。 床品的选择因人而异,重点是你要感觉舒服,并且不易被人打扰。 02 — 形成规律循环的睡眠周期 研究表明,人类的睡眠是成周期循环的。一个完整的循环周期大约持续90分钟,包括五个阶段,分别为入睡期、浅睡期、熟睡期、深睡期、快速动眼期。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成年人每晚合理的睡眠时间应为7~9小时,大约是5~6个睡眠周期。在一个睡眠周期结束时醒来,我们的精神状态最好。 因此,我们不仅仅要考虑睡眠时长,更应该合理安排自己的睡眠时间,形成规律循环的周期性睡眠。 03 — 打破失眠困倦的恶性循环 经常失眠的人,往往会陷入晚上睡不着、睡不香,白天不清醒、困倦乏力的恶性循环。 打破这个魔咒的方法是显而易见的:一是睡前主动进入困倦的状态,比如可以起来看英文书或者大部头的非虚构类书籍;二是建立充分的安全感,比如要检查门窗,准备好第二天要用的物品,设置好闹钟。 睡眠是一种放弃自我安全感,换取自身修复的行为。困倦的状态是一种引导,而充分的安全感是好睡眠的保障。 祝你每天都有好睡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