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0-21 09:13
战争历来都英雄纵横驰骋的舞台,许多英雄人物原本籍籍无名,生逢乱世,沙场冲杀,博了一世威名。本期主人公王平无疑就是这样的一位。
王平,出生何年,不得记载,根据史料推断,王平应该是刚汉化不久的賨人,也就是后来的土家族人。
史称其“生长于戎旅,手不能书,所识不过十字,而口授作书,皆有意理,使人读史汉诸纪传,听之备知其大义,往往论说不失其指”。
从以上记述,我们可以看出,王平人生起点非常低,刚汉化不久,保留着賨人的朴直和冷静,虽然目不识丁,但还是很天资的,从小一直生活在巴西宕渠(今四川省渠县东北)带,属于张鲁的汉中与刘璋益州交界的地盘,在巴西郡七姓夷王朴胡和賨邑侯杜濩治下当一个小部落头领。巴西郡七姓夷王朴胡和賨邑侯杜濩受张鲁五斗米教的影响,在政治上接受张鲁的领导。
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王平的人生跑道第一转轨。
这一年曹操进汉中征张鲁,张鲁逃往巴郡,后与杜濩、朴胡一起率''賨人、 ''巴夷''归附曹操,王平就在其中。后来曹操放弃了汉中,王平就和汉中的''巴夷''、''賨人''全部迁至洛阳地区。
就这样王平随着巴人一起继续汉化,被编入了曹操的戍边部队,成为一名中下级军官。但由于巴人武装不是中央军,不怎么受重视,而且王平生性谨严,话语不多,平时跟士兵能打成一遍,跟上级领导却只是点头之交。
在这只勇猛的军队里,王平应该得不咱地,没多大进步。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王平的人生跑道第二转轨。
这一年,刘备夺取益州后,马不停蹄率兵进攻汉中,在定军山,黄忠力斩将夏侯渊,汉中告急,曹操亲率大军来争汉中,这其中就有大将徐晃节制的王平那只巴夷军。汉中一役,曹操战败,王平因与徐晃不和,所以干脆投降于刘备。刘备正值复兴大业用人之际,见王平外形剽悍,刚毅勇猛,又是熟悉巴蜀的当地人,所以立即任命为牙门将、裨将军。
刘备去世后,诸葛亮主政平定南夷后,征召当地蛮夷战士加入政府军,这只巴夷少数民族组成的武装部队,能翻山越岭,善使弓箭,熟悉民俗,作战勇猛,用来讨伐叛乱蛮夷,号称无当飞军。
王平因为是賨人出身,熟悉情况,又作战勇猛,因此被任命为该军团第一任司令官。
建兴六年(公元228年),王平的人生跑道第三转轨。
这一年,对于诸葛亮和蜀国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一年,经过几年的精心准备,诸葛亮终于可以腾出手,率大军进行第一次北伐,陇右三郡纷纷响应,投靠蜀国,诸葛亮用兵形势一片大好,可以因为误用马谡,导致街亭失守,蜀军溃败,诸葛亮的第一北伐以失败而告终。
诸葛亮回到成都后,对北伐失利进行责任追究,自降三级,将直接负责者马谡与将领李盛、张休等人处死,贬赵云为镇军将军,夺去黄袭兵权。
裨将军巴西人王平因为所率千余人士兵断后,顺利完成任务,而后完好无损,表现最为突出,被诸葛亮提拔他参军,迁为讨寇将军,封亭侯。
至此,王平展露头角,正式跻身蜀国一流将军之列,走到前台。
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王平的人生跑道第四转轨。
王平带领无当飞军因为熟悉地形和当地民风风俗,而且作战勇猛,经常被诸葛亮安排用来平叛巴夷和驻守险关,每次都能圆满完成任务。
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8月,诸葛亮伐魏途中病死五丈原,魏延与杨仪搞内江,王平从大局出发,击败魏延部,魏延后被马岱所斩。
王平因为这一次良好的政治表现,被刘禅提拔为后典军、安汉将军,进封安汉侯,兼任汉中太守,后加封为前监军、镇北大将军,替代魏延成为实权派的地方大员,北部军区司令,统领汉中军政事务。
王平驻守汉中十多年,多次阻击曹魏军队的袭扰,确保北部边境平定无事。与驻守永安的邓芝,驻守南中的马忠,领衔“平安三侯”成为蜀国后期支柱性人物,位列蜀国四大超一流主力战将(王平、句扶、张嶷、廖化)之首。
特别是延熙七年(公元244年),王平以不满三万的守兵,成功阻击了曹爽十余万步骑的大规模伐蜀行动。
延熙十一年(公元248年),王平病世,其子王训继承其安汉侯爵位。
王平从目不识丁的少数民族将领,几次跳槽,转换跑道,成为蜀汉后期地位最为显赫武将,而且结局也是蜀国众多武将中最好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