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施今墨丨施老对外感的用药技巧与辨证

 遇见美好心向阳 2019-10-23

施今墨丨施老对外感的用药技巧与辨证

中西医“外感”各不同

曾听到有人把西医的感染性疾病与中医的外感弄混淆,其实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中医的外感从病因上可分为风寒,风热,寒热错杂,体虚,食积等类型;西医的感染性疾病是由细菌或病毒引起的外源性疾病,与中医的外感几乎毫无关系。感染性疾病相对应的应是中医的瘟病学。

中医的外感

中医的外感病是指“伤寒”、“温病”而言。其特点是来势猛、传变快、变化多。其发病机制,不外乎内有郁热,外感时正邪相争,致人发病。故临证之际,应详尽辨证。施老对外感病的辨证:首辨表、里、气、血、寒、热、虚、实;再辨外邪入脏、入腑、入肺、入脑。

辨表里、查病位,是制定汗下法的关键;辨气血、分层次,以便层层解脱;辨寒热、审病性,以定祛寒清热之比重;辨虚实,是测知邪、正的关系,以确定是补是泻、是扶正还是驱邪。

施老辨舌苔

温病的舌苔变化甚伙,施老曾云:凡舌苔薄而润,其病尚轻;若外白、中黄或灰白厚腻而垢者,其病重,治之较难。也有初见厚腻,一夜之间突然变为无苔而舌色猩红者,均不易治。古人论舌苔,白主寒、黄主热、黑为热极不可一概而论,应该结合舌质颜色及苔面润燥来定,如苔白如粉,舌质绛红干燥不润,为热伏邪盛,湿滞不化,行将津枯之兆。又如舌润苔黑,并见肢冷、腹泻为寒极之象。

施老的对症施治

温病中以湿温最为缠绵,需层层解脱,治以芳香化浊,淡渗利湿,苦寒清热,宣气化湿诸法。不宜过汗或过攻下,否则时见发热初退,旋又再发,故治湿温尤要细致慎重。若病入血分,出现神昏谵语,舌绛唇焦,不可汗解,宜选用紫雪丹、安宫牛黄丸、局方至宝丹配合汤剂以治之。

外邪入侵必须给邪以出路,千万不能闭门逐寇。邪的出路有三,一曰汗,二曰下(通腑气),三曰利小便。在表者多以汗解,在里者从大便而清,因此分清表里甚为重要,过汗则伤津,过下则正衰,引邪从膀胱水道外出较为妥当,常用之药有芦根、竹叶、荷梗、滑石之类,既不伤津而又可清热,若加入浮萍,则可使外邪从汗尿两途而去。

外感病的治法,施老把它归纳为清、解二字。清有两经,清肺清胃。解有两法,辛温、辛凉。表寒多为辛温,表热多用辛凉。外感病初起,邪在肺卫,表证多于里证,治疗上应予宣肺解表。表邪不解,则向里传,此时里症逐渐多于表证。由于表、里证的比重不同,以及邪正交争、进退发展状况有异,从而确定了“七解三清”、“五解五清”、“三解七清”等治疗大法。

七解三清,症见恶寒重、发热轻,无汗,鼻塞,鼻流清涕,四肢酸痛,舌苔薄白,脉浮。方用桂枝汤与栀子豉汤合方荆防败毒散、苏羌达表汤、川芎茶调散加减施治。

五解五清,症见发热重、恶寒轻,或不恶寒而恶风,汗出不畅,头胀痛,口干、口渴、咽喉肿痛,大便干,舌苔薄黄,脉浮稍数。方用麻杏石甘汤、桑菊饮、银翘散加减为治。

三解七清,症见发热不高,微恶风寒,口干、口苦,咽喉疼痛,鼻流黄涕,小便黄,大便干,舌苔薄黄,脉浮数方用银翘散、防风通圣散等加减为治。

施老的用药技巧

清法常用药:银花、连翘,知母,生石膏,大青叶、板蓝根,白茅根、芦根,黄芩、黄连,生川军、芒硝,瓜蒌、风化硝等。

解法常用药:麻黄、桂枝,荆芥、防风,紫苏、桑叶,羌活、独活,白芷、白僵蚕,柴胡、薄荷、葱白等。

遣药处方,更有技巧:

施老云:“治病如作战,配伍如将兵,熟悉战士特点,善于调配兵伍,指挥裕如,始克顽敌,医者熟悉药性,精研配伍,亦同是理也。如外感病不宜过早用芩、连、栀子、生石膏等寒凉药物,以免引邪入里。但栀子伍豆豉,生石膏伍薄荷、桑叶,黄芩伍荆芥穗,既能解表又清里热,相互为用,效果益彰。”

看似简单的外感病的治疗,却也并不是单独一种病症的治疗,关乎的是整个机体的调理。正如《黄帝内经》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中医学认为, 疾病之所以产生和变化,其机理错综复杂,但归根结底是正气和邪气两个 方面的作用,即“邪正斗争”的结果。正气充足则抗病力强,虽有外邪侵犯也不致发病;正气不足则抗病力弱,外邪容易入侵而发生疾病。例如高热感冒,这时高热作为强盛的邪,与人体正气的力量对比中占了明显的优势。只有人机体正邪平衡,才得身体康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