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官渡之战前后,曹操用计无数,第四计诸葛亮都自叹不如

 数字人生6688 2019-10-23

那当这场决战还没到来之前,我们的枭雄曹操都做了些什么呢?他又是怎样以27万人马,大破袁绍70万大军的呢?我们就来扒一扒,看看曹操都运用了哪些计谋,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第一计:瞒天过海

在那个战争年代,每一个阵营里都会有敌方的奸细,这都是无法避免的事情,袁绍阵营里有曹操的奸细,曹操的阵营里也不乏有袁绍的奸细。在袁绍得到的消息是曹操顶多20万军,事实也是如此,曹操明面上的军队就只有20万。他万万没想到的是,曹操三年前,就已经命曹仁从各军中抽调精壮士兵,组建了一支7万人的精锐之师,而操练的地点放了在自己的老家,这一点是袁绍没有想到的。而大战前夕的那一支冲阵军,就是这支精锐。

第二计:连环计

当曹操与袁绍在官渡战场对峙的时候,曹操分别使用了三条计谋:骄兵之计、疲兵之计和缓兵之计。开战前夕,曹操邀请袁绍到两军阵前谈话,并以割地乞降为由与袁绍谈了几个时辰,这是他的缓兵之计;与此同时,袁绍远道而来人疲马乏,经过几个时辰的对峙,士卒们初上战场那股劲已经渐渐散去,这是疲兵之计;期间曹操命一群打扮妖艳的宫女去袁绍军前献酒,让袁绍阵中的战将们以为曹操害怕了,两位统帅正在议和,今天没仗可打了,战前绷紧的神经完全松懈。

第三计:蛇打七寸

当曹操与袁绍正在把酒言欢之时,太阳已经西落,此时的阳光正对袁绍大军的面前,很多士兵被阳光照得都睁不开眼。而曹操手下大将曹仁张辽正各率一路人马从袁绍大军的两肋包抄过来,许攸得知敌情命人速将袁绍接回阵中。

其实曹操此举并非是想以27万人马包围袁绍70万大军,我们知道曹操前军是7万精锐,而左右两侧各10万兵马,直插袁绍大军的颈部,这样势必会造成袁绍大军从中截断,只要将袁绍大军前军二十几万兵马击溃,袁绍大军势必溃逃,此时就能形成追击之势,正面作战就变成了追击战,哪有不败的道理。而这一切的主要原因还是要归咎于袁绍自己,太轻敌了!

第四计:升级版声东击西

虽然袁绍第一战大败而归,但所有的残兵陆续回营之后,袁绍仍有四十几万兵马,仍然具有和曹操一战高下的实力,而且袁绍此次带了200万担的粮草屯于乌巢,他可以和曹操打持久战。

而反观曹操,军中粮草殆尽,已无力和袁绍再此僵持,而派回许昌催调粮草的快马也被许攸半路拦截,许攸将此消息连夜禀告袁绍,袁绍昏庸,非但不听,还认为这是曹操的奸计,把许攸给哄出了军营。

许攸一时气愤,转身来投曹操。曹操不但“忘履相迎”,还与许攸促膝长谈,许攸来投,必会送上见面礼,便将袁绍屯粮乌巢的消息告诉了曹操,并制定了夜袭乌巢的策略。在许攸看来袁绍见乌巢火起,必会引兵来攻取曹操大营,建议曹操在营中设伏。曹操是何等聪明的人,他在许攸的策略上再加了一计,他不但令曹仁在营中设伏,还命一员大将领军趁袁绍出营时,迅速夺取空虚的袁绍大营。这样,由于乌巢的一个起火点,导致袁绍攻取曹操大营不成,自家大营反被曹操夺取。一场乌巢之火,致使袁绍成为丧家之犬,官渡之战以曹操以少胜多大败袁绍宣告结束。此后曹操顺势统一了整个北方地区。

曹操是历史上少有的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和谋略家 ,他的政治远见促使他挟天子令诸侯,他的军事才能成就了他统一中原。他还是个杰出诗人,在他的自传里,为后人留下了诸多名诗名句,至今为人们所传诵。

虽然三国演义刻意丑化了曹操奸雄的形象,但我们也不能否认了曹操在那个时代所起到的作用。正如他自己所说:如果中原没有我曹操,现不知有几人称王几人称孤,是我曹操统一了分裂的中原。这话虽然有些傲气,但也是事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