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画箑作品集 — 冯国飞

 lm70cc 2019-10-23


好风相从

文/冯国飞

物之能传者必有名手加之以书画,虽陋器越百年有人宝之。俞樾《茶香室续钞》记苏轼的一幅扇面就说:“国朝王士祯《居士录》云:元张伯淳《养蒙集》有苏公海外十扇跋,谓一扇不减百金之直,盖尔时去坡百余年,题扇犹有存者,然贵重已如宝玉大弓矣”,然至今日,又岂止是百金之享?

扇子古称“箑”,又称“摇风”、“凉友”。今天我们能看到关于扇子最早的记载是汉末三国、六朝高士所用的羽扇。确切的关于纨扇的起源时间,未有记载。唐宋以来,诸多著录、画论皆有言当时画扇之风兴盛。至今,故宫藏有大量团扇小品,有唐代之物,而大多为南宋物,元、明者已不多见。揆之,当可见纨扇盛于宋,元明已式微矣。又,宋代画史中已载有类似于今天折扇,但多为高丽、日本之舶来品。折扇盛行大抵在明代,这是由于当时文人士大夫风雅所尚。折扇可以题诗作画,可以作为唱和作品的载体而互相赠送,能摺叠,便于随身携带,这些特征,促成了折扇的流行。

于旧时文人而言,扇子几乎是夏日生活的必备品。“净君扫浮尘,凉友招清风”。三五友朋雅集,各携折扇一柄,随身吟赏,助兴清谈,便引得好风相从。

“嘤其鸣矣,求其友声”矣。古人如此,今人亦然。本次展览作者为:能婴堂李文岗、有泉山居李勇、橘乐堂傅吉鸿、泛斋孙峻峰和我五人。文岗先生长于法书,所作书作,古拙率真多天趣。后四人均求学于缙云山麓,复执教上庠,授业、校勘之余旁及书画。李勇先生所作山水气象萧疏,造境幽绝,心意寄焉。吉鸿师兄山水散怀直笔,粗头乱服,一派生机。峻峰兄书法晋唐,画摹元明,颇得萧散之致。敝人常卧游山川,见云山幻影、烟霞缥缈、林木郁深之境,手追心摹,偶有所得。因为共同的所好——书画、折扇以及竹刻,便有此次小展。亦是多年友情的见证。

汲雅山房张伟兄业以经营巴蜀乡贤书画为业,却有难得的文心,数年前与张兄闲谈,话及此展。今逢其新馆开业,遂汇聚于此。

本次展览展出作品有:成扇、宫扇、扇面、臂搁、拓片等不同的艺术类型,也算是书画家一个不同角度的呈现。浅陋之处,在所难免,亦以此求教于各位同好。

感谢祥生先生为小展题签。是为序。

国飞(Feng Guofei)

号积风

斋号:积风堂、系园、挹云山房

1984年生于浙江海宁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嘉兴市篆刻委员委员

硕士研究生,大学讲师

先后学习于西南大学、南京艺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

曾参与策划出版:《钱君匋获印錄》、《二弩精舍印谱》、《退庵印寄》、《探幽索微-积风堂书画篆刻》、《冯国飞中国画作品选》。《岩泉叙画》中国画作品,作品文章发表于《文艺研究》、《美术观察》、《大匠之门》、《中华书画家》、《美术大观》、《艺境》、《大美术》等杂志,并多次参加全国、省市各类学术展览并获奖。

//

挹云山房
直方
九寸十六方
冯国飞画 张欣威刻
2018年



栖霞仿古 (正)
半山煙雨半山云 (背)
成扇 设色纸本
51×19cm
2017年


我与梅花有旧盟
玉竹 茄头
九寸十六方
冯国飞画 张欣威刻
2018年


青藤诗意 (正)
梅须逊雪三分白 (背)
成扇 水墨纸本
2019年


仿倪高士竹石
成扇 水墨纸本
50×19cm 
2019年


挹云山房读印图
斑竹  水墨纸本 
47×18cm 
2019年

清供图
成扇 设色纸本
54×19cm
2017年


仿乐志图意 
斑竹 水墨纸本 
52×19cm 
2019年 


/扇面/


竹石 水墨绢本  56×20cm  2019年

卷石洞天  水墨设色  56×20cm    2019年

雪霁图   水墨纸本  56×20cm  2019年

读花木小志 水墨纸本 53×19cm 2019年

云台山记  水墨纸本  56×20cm  2019年

/宫扇/

雪里梅花香  27×27cm  设色绢本  2019年 


登宝石山远眺 27×27cm  设色绢本  2019年 

湖中天地 27×27cm  设色绢本  2019年 

秋岚欲雨 30×27cm  设色绢本  2019年 


 挹云山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