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建安文坛领袖人物曹丕,其诗《芙蓉池作》,抒发了诗人怡悦的心情

 昵称32901809 2019-10-23

曹丕,字子桓,曹操次子,即魏文帝。他爱好文学,与当时著名文人交往颇多,自己又能诗作,所以实际上成为建安文坛的领袖人物。其作品多写男女之情与离情别绪,情致委婉,笔调细腻,对五言、七言诗的发展有一定影响。

建安文坛领袖人物曹丕,其诗《芙蓉池作》,抒发了诗人怡悦的心情

曹操剧照

芙蓉池作

乘辇夜游行,逍遥步西园。双渠相溉灌,嘉木绕通川。

卑枝拂羽盖,修条摩苍天。惊风扶轮彀,飞鸟翔我前。

丹霞夹明月,华星出云间。上天垂光彩,五色一何鲜。

寿命非松乔,谁能得神仙。遨游快心意,保己终百年。

曹丕在其《义与吴质书》中,曾谈到他与邺下文人的交往、游宴:“昔日游处,行则接舆,止则接席,何曾须臾相失。每至觞酌流行,丝竹并奏,酒酣耳热,仰而赋诗。”这首《芙蓉池作》,便是这种游宴生活的记述。

建安文坛领袖人物曹丕,其诗《芙蓉池作》,抒发了诗人怡悦的心情

曹丕剧照

开头两句交待游宴的时间、地点。西园即铜雀园,因位于邺都北城的西北隅,故称西园。园内有著名的铜雀台,是当时重要的皇家园林。曹丕在诗中着重描述了西园的景致:两条清澈的渠水流经西园,而渠水两侧则是翠绿的林木,诗人和同伴们所乘坐的车就在这树荫之下徐行。低矮的枝叶扫过车的羽盖,高耸的树梢却似乎要够着头顶上的星空。

建安文坛领袖人物曹丕,其诗《芙蓉池作》,抒发了诗人怡悦的心情

铜雀台

晚风吹来,仿佛轻推车轮,促车前行;而为游人所惊扰的鸟儿又在游人前后飞翔不已。夕阳的余晖尚未褪尽,使天边的云霞变幻出五彩斑斓的景观。在这五彩缤纷的云霞之中,拥簇着一轮皎洁的明月,并与四周无数的星光互相映衬。显然,这是一幅宁静。华美的画面。从这些描写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的怡悦、自得。

建安文坛领袖人物曹丕,其诗《芙蓉池作》,抒发了诗人怡悦的心情

夕阳晚霞

但作者心头也有一丝挥之不去的阴影。生年不永,人寿有限是当时最困扰人的问题。曹操诗“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是一个很有代表性的例子。更早一些,则有汉乐府诗中的“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昼短而夜长,何不秉烛游。自非仙人王子乔,计会寿命难与期。”生活在那个时代中,曹丕也不免受此问题的困扰,值得注意的是,他并没有将解决的办法寄希望于访仙服药,从而求得长生不老;他也没有像曹操那样,主张“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即借助于酒来忘怀现实。

建安文坛领袖人物曹丕,其诗《芙蓉池作》,抒发了诗人怡悦的心情

曹操雕像

在此问题上,曹丕的认识应该说是较为清醒的,他承认“寿命非松乔,谁能得神仙”这里说的松、乔是指传说中的两位仙人赤松子、王子乔。神仙只是传闻,而一般人决难象神仙那样长生不老,因此曹丕选择了增加生命密度的方式,秉烛夜游,尽量在有限的人生中来得到最大限度地满足。“遨游快心意,保已终百年。”尽情遨游,在对山水等自然景物的赏玩中得到精神上的怡悦,也就可以终此生而无憾了。

建安文坛领袖人物曹丕,其诗《芙蓉池作》,抒发了诗人怡悦的心情

正是在这一点上,我们看到曹丕对待山水景物的一种新的倾向,它既不同于传统的以自然景物来比拟人的某种道德品质,又不同于将山水景物作为作者襟怀的写照,而是表现为对山水景物的认同与回归。尽管这一趋势的明朗化是东晋以后的事,但在曹丕的这首《芙蓉池作》之中,我们已可以感受出其端倪。虽然严格说来,“邀游”的实际内容不止于对山水等自然景物的赏玩,还包含有宴饮歌舞等别的娱乐;虽然就此诗而言,景物的描状还不够生动,还缺少个性化的精彩之笔,然而,这种观念的转变,却预示了山水诗将走向成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