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苜蓿 来源产地为豆科植物黄花苜蓿的全草。夏、秋季采收全草,晒干备用。 生于海拔3000-4100m的山坡林下、草原、丘陵、沟及低湿处。分布于陕西、河北、山东、江苏、福建、台湾、山西、湖北、贵州、东北、华北、西北及西藏等地。 别名镰荚苜蓿、豆豆苗,连花生、蛇蜕草。 性味功效《全国中草药汇编》 甘,平。清热解毒,敛阴止汗。 主治虚汗:根2两炖肉吃或水煎服。 皮肤瘙痒:全草2两,煎水洗患处。 《中药大辞典》 甘微苦,平。宽中下气,健脾补虚,利尿。治胸腹胀满,消化不良,浮肿。 《中华本草》 甘;微苦;平。健脾补虚;利尿退黄;舒筋活络。主脾虚腹胀;消化不良;浮肿;黄疸;风湿痹痛 【归经】脾;胃;膀胱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研末,3-4.5g。 【运用】治消化不良,胸腹胀满:黄花苜蓿一钱。研末冲服,一日二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