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监管总局于2019年3月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了2018年度检验检测服务业统计工作。统计数据表明,我国检验检测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结构持续优化、科研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我国检验检测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截至2018年底,我国检验检测机构39472家,比2017年增长8.66%,全年营业额收入2810.5亿元,比去年增长18.21%; 检测从业人员117.43万人,比去年增长4.91%; 共拥有各类仪器设备633.77万台套,较上年增长10.1%; 仪器设备资产原值3195.54亿元,较上年增长11.29%。 2018年共出具检验检测报告4.28亿份,同比增长13.83%,平均每天对社会出具各类报告117.26万份。检验检测机构数量及检验检测市场规模保持同步增长。 从户均产值、人均产值、户均出具检验检测报告数量等数据来看,2018年我国检验检测行业整体发展形势良好,较2017年有明显提升。 检验检测产业结构持续优化 1、事业单位制检验检测机构占机构总量的比重首次下降到30%以下。近5年,我国事业单位制检验检测机构的比重为40.6%、38.1%、34.54%、31.30%和27.68%,呈下降趋势!但事业单位制检验检测机构数量没有明显变化,数量仍然在1.1万左右,说明我国检测领域的事业单位改革进程缓慢。 2、检验检测机构集约化发展势头显著,规模以上机构数量稳步增长。2018年全国检验检测服务业中,年入1000万以上的检验检测机构达到5051家,营业收入达到2148亿元。规模以上检验检测机构数量仅占全行业的12.8%,但营业收入占76.5%,规模效应显著。 收入1亿元以上机构有354家,比2017年多60家;收入5000万元以上机构有899家,比2017年多158家。 这些数据表明在政府和市场双重推动下,一批大规模、水平高、能力强的中国检验检测品牌正在形成,检验检测机构集约化发展取得成效。 3、民营检验检测机构继续快速发展。2018年底,全国取得资质认定的民营检验检测机构共19231家,比2017年增长15.43%。 4、外资检验检测机构发展平稳。2018年,全国取得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的外资企业336家,比2017年增长11.63%。 5、电子电器等新兴领域〔包括电子电器、机械(含汽车)、材料测试、医学、电力、能源和软件及信息化〕比重提高,发展速度比传统领域更快。2018年,新兴领域实现收入457.07亿元,比2017年增长20.45%。 6、市场委托检测成为主流,政府指令性业务持续下降。2018年,全行业检验检测业务来源中,社会委托的检验检测报告3.76亿份,同比去年增长24.81%,占比87.7%。 科研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2018年,全行业获得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机构1861家,占全国检验检测机构总数的4.71%。高新技术企业收入为728.85亿元,同比增长35.68%。 获得高新技术企业称号的检验检测机构营业收入为3916.44万元,处于行业的领先地位。 2018年,全行业拥有有效专利48511件,其中有效发明专利23261件,同比增长24.77%。 从以上的数据来看,近些年的检验检测行业持续向好的方向发展! 从机构规模上面来看,2018年,从业人数在100以下的检验检测机构数量为38023家,占机构总数的96.3%,可见绝大多数检验检测机构规模偏小。 从服务半径来看,我国检验检测机构仅在本省区域内开展检验检测服务的比例达到76.94%,大多数检验检测机构是“本地化”检验检测机构,缺乏在全国开展服务的能力。 从人均产值来看,我国检验检测机构的人均营业收入23.93万元,经营状况并不理想。 从国际市场拓展来看,能在国境外开展检验检测活动的机构仅273家,国际影响力非常薄弱,不容乐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