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贵州理工学院(Gui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华民 2019-10-23


贵州理工学院(Gui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贵州理工学院(Gui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位于贵州省贵阳市,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一所省属本科理工院校。

学校创建于2013年,2011年,贵州省提出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在原贵州大学蔡家关校区的校址上筹建贵州理工学院。2012年12月17日,贵州理工学院各项指标达到国家规定的本科学校设置标准,通过了全国高等学校设置评议委员会专家组的检查和评估。2013年4月18日,教育部正式下文批准建立贵州理工学院。2017年1月,成为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

截至2017年3月,学校有土地面积866.7亩,校舍面积27.4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价值总值9933.06万元,图书688824册,数据文献资源15个,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47个,室内体育场馆2个。有教职工749人,在校全日制本科学生11505人。设有16个学院和3个基础教学部门,开设24个本科专业。

贵州理工学院(Gui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文化传统

校徽

校徽说明:

标志庄重大方,构图简洁、形象、完整,易于记忆。

校徽使用以红色为基础色调的正圆形。红色热情奔放,激人奋进,传递着信仰;正圆形代表着教育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寓意贵州理工学院师生志存高远,坚定理想信念,不畏艰难险阻,大步走向未来的信心。

标志由“理工”二字的汉语拼音首字母“L”、“G”为主要设计元素构成并进行创意变形。

(1)通过字母组合构成一个类似“地球轨道”,也可看作是“分子轨道”的图形,体现了贵州理工学院以理工科为核心的学科特征;

(2)通过字母组合成汉字“西”字或“好”字的抽象变形,既体现了贵州理工学院将开拓奋进,努力实现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建设西部一流理工科大学”的宏伟目标,也寓意着贵州理工学院的发展平稳顺利、好事连年;

(3)“L”变形成向上喷发的火箭,既体现了理工师生积极进取、拼搏向上的精神风貌,也代表着贵州理工学院积极推进航天航空等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的特色学科专业建设。

贵州理工学院(Gui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校训:知行至善、厚积薄发

校训释义:

“知行”,是指客体顺应主体,知是指科学知识,行是指人的实践,知与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来吞并行,认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来吞并知,认为行便是知。由明朝思想家王守仁提出,指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在现实中运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不仅要认识(“知”),尤其应当实践(“行”),只有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方能称得上“善”。

“至善”出自《礼记·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教人的道理,在于彰显人人本有,自身所具的光明德性(明明德),再推己及人,使人人都能去除污染而自新(亲民,新民也),而且精益求精,做到最完善的地步并且保持不变。

“厚积”:指大量地、充分的积蓄;“薄发”:指少量的、慢慢的放出。即日积月累、求博达深、蓄势而发。意义是经过长时间有准备的积累即将大有可为,施展作为。作为校训它包含两层意思:一是作为教师,要不断地在知识和道德上积累,实现教学相长;二是作为学生,“厚积”意指在道德修养和科学知识上不断积蓄。

“薄发”意指成长为德才兼备的人才,不断为社会作出自己的贡献。

贵州理工学院(Gui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院系专业

截至2017年3月,学校设有16个学院(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矿业工程学院、材料与冶金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化学工程学院、轻工工程学院、航天航空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交通工程学院、制药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理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和3个基础教学部门,开设24个本科专业。

学科建设

截至2017年3月,学校有省级重点学科1个,省级重点支持学科4个,省级特色重点培育学科1个,省级重点支持培育学科2个,校级重点学科3个,校级重点培育学科4个。

省级重点学科(1个):材料科学与工程。

省级重点支持学科(4个):矿产普查与勘探、管理科学与工程、计算机应用技术、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省级特色重点培育学科(1个):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

省级重点支持培育学科(2个):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化学工艺。

校级重点学科(3个):矿产普查与勘探、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化学工艺。

校级重点培育学科(4个):马克思主义理论、桥梁与隧道工程、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学。

贵州理工学院(Gui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截至2014年7月,学校有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项目4项;教学团队建设项目2项;特色专业培育项目1项;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项目2项,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1个,合作共建教育基地2个。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1个):工程训练中心

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个):电气工程专业、自动化专业。

合作共建教育基地(2个):贵州省科技管理干部培训基地(省科技厅与贵州理工学院共建)、贵州省创新方法推广应用基地(省科学技术厅、省中小企业局与贵州理工学院共建)。

校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项目(4项):神奇的材料世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重点课程建设项、分析化学、大学英语重点课程建设。

校级特色专业培育项目(1项):资源勘查工程。

校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项目(2项):化学化工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矿物岩石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贵州理工学院(Gui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历史沿革

2011年,贵州省提出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在原贵州大学蔡家关校区的校址上筹建贵州理工学院。

2011年,在贵州省政协十届四次会议上,贵州省政协经济委员会和科教委员会共同提交的《关于创建贵州理工学院的建议》,经教育部批准,于2012年3月开始正式筹建。

2012年12月17日,贵州理工学院各项指标达到国家规定的本科学校设置标准,通过了全国高等学校设置评议委员会专家组的检查和评估。

2013年1月18日,以98票的高票顺利通过教育部的考察评议。

2013年4月18日,教育部正式下文批准建立贵州理工学院。

2013年5月22日,由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印发的《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2012—2020年)》正式向社会公布,贵州理工学院成功入选国家教育部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

2015年10月14日,贵州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下发《关于调整贵州理工学院内设机构的批复》(黔编办发〔2015〕240号),贵州省智慧旅游产业发展研究院、贵州省“互联网+”产业技术研究院、贵州省大健康医药产业技术研究院落户该校,增设创新创业中心及人文素质教育中心,《贵州理工学院学报》编辑部更名为学报编辑部,采矿工程学院更名为矿业工程学院。

2016年4月18日,该校1400余名师生代表齐聚逸夫大礼堂,共庆贵州理工学院建校三周年。

2017年1月,学校成为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