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五千年都没跳出来的9大定律,必看!

 yang102 2019-10-23

历史的发展,往往是偶然中充斥着必然,就如同齿轮旋转一般,一圈一圈,周而复始。中国从古至今都在谈“借古寓今”“警世通言”的道理,然而历代君王却仍会深陷其中,无法自拔。

第一定律:象牙筷定律

纣王即位不久,命人琢一把象牙筷子用。

萁子闻之说:“象牙筷子不能配瓦器,要配犀角碗,白玉杯。玉杯不能盛野菜,只与山珍海味相配。吃山珍海味就不再穿粗衣,住陋屋,而要衣锦绣,乘华车,住高楼。什么都有了,就渴望搜尽天下奇珍。我不禁为他担心。”

果然,纣王后“厚赋税以实鹿台之钱……益收狗马器物,充仞宫室……以酒为池,悬肉为林,使男女倮相逐其间,为长夜之饮……”,百姓怨,诸侯叛,落得国亡身死的下场。

第二定律:兔死狗烹定律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最终报仇雪恨的故事,相信大家都知道,但不为人知的是,曾帮他筹划大计的两个功臣,文种和范蠡,却在成就大业之后,一个被赐死,一个落逃经商。

此前,其实一向心思通透的范蠡曾规劝文种:“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然而文种却没有听取范蠡的意见,落得这个下场。

第三定律:包围定律

鲁迅曾说,“凡猛人,身边总有几个包围的人,围得水泄不透”,而结果就是“使该猛人逐渐变成昏庸,有近乎傀儡的趋势”,总结出来,这就是包围定律。

钱权道义,终究逃不脱世俗的包围圈,各种意有所图的人、熙熙往往的事,都围绕在边上作定向移动。拥有的越多,能力越大,这层包围也就越厚。

第四定律:敌戒定律

唐代大学士柳宗元曾写过一篇《敌戒》,思维逻辑与常理完全相悖,却富含哲理。简单来说,就是人们从来把敌人看作祸害,无力者避之,有力者根除之,而唯独柳宗元认为,有敌人是好事。

没有强大的敌人,就失去了来自外界的压力,内部就会腐化。未闻边塞号角,但见歌舞升平,数历朝历代世事变迁,不曾见有谁跳脱出这一情形。

第五定律:朋党定律

唐穆宗时,以李德裕为首的士族官员结成一派,以李宗闵、牛僧孺为首的科举官员结成一派,两派在朝上互相攻讦、倾轧四十年之久,史称牛李“朋党之争”。溯古历今,这确实是中国特色了。

第六定律:黄宗羲定律

明末清初的大思想家黄宗羲曾提过一个“积累莫返之害”的观点。简单来说,就是上层改革者越是为民着想,越是推行于民有利的政策,那么等到下层实际推行的时候,就越容易于民有害。

中国历朝历代都有这种现象,有名的如王安石变法。常理来看,是很奇怪,但老百姓却用大白话实实在在总结了出来:“上面的经是真经,只是下面的歪嘴和尚们念歪了”。

归根结底,其实就是社会内部阶级矛盾如何解决的问题,也是政策路线的设计规划问题,这里就不多赘述了。

第七定律:五世而斩定律

孟子说:“君子之泽,五世而斩”,意思是一个有本事的人,得了好位子,挣了大家业,就开始想着把这份成绩千秋万代地传下去,然而才过去五代人就没有了。和咱们老百姓说的“富不过三代”有异曲同工之妙。

第八定律:权大欺主定律

这一条得和“兔死狗烹”一起看,功臣怕皇帝过河拆桥,皇帝有何尝不怕你功臣功高震主呢?毕竟“龙椅轮流坐,今年到我家”这种事,历史上也都大有人在嘛!

第九定律:皮毛定律

《左传》里有一个“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典故,原意是告诫人们:事物失去了借以生存的基础,就不能存在。这一典故中的主角魏文侯也是这么自勉的,把自己比作依托于“百姓”这张皮上的毛,没毛病。

可问题是,历史上多少人做的多少事,明明是“毛”,却把自己放在了“皮”的位置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