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班牙游记【22】塞维利亚的大教堂与弗拉明戈舞

 溜溜达达的晖姐 2019-10-23

塞维利亚大教堂

游客们排着长队绕过这尊立在希拉尔达尖塔上的代表“信仰”的古罗马女神像的复制品,从王子之门侧面的一个门进入塞维利亚大教堂。

百度上说大教堂共有三扇大门:正门为王子之门,其余分别为洗礼之门,亚松森门,可我只看到王子之门,显然三扇门不在一块儿。

特别奇怪的是,进入大教堂,不但是要走侧门,还要穿过窄窄的甬道。

也许是已经见识过几座大教堂了,这座世界第三的大教堂42米高的宏伟没有让我很吃惊,但是很快就发现,教堂里的精华收藏非常多,足以让我流连忘返。可惜的是这里居然没有中文讲解器,只好盲看,看个热闹。


很快,我的目光就被一组四人抬着的棺椁的塑像吸引了,小于提示过大教堂里有哥伦布的墓,想必这就是了。

我挤进围在塑像周围厚厚的游客堆里了,仰望这组精致的塑像群。四个比真人大得多的头戴王冠的国王抬着上面盖着绣着徽章的盖布的满是雕饰的棺椁,他们身着厚重华丽的加冕服装,极为庄重。

前面这两位抬棺者;左边的衣服上有卡斯蒂利亚王国的城堡标志,从王冠下露出的头发看出是位女性。右边的衣服上有莱昂王国的头戴王冠的狮子标志,我想他们代表天主教双王为哥伦布抬棺。这二位手持权杖,器宇轩昂,王者气度昂然,正是他们两位与哥伦布让西班牙在1492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同时让欧洲开始了新纪元。


后面两位抬棺的人不知道为什么低着头,也许是表示对哥伦布的谦恭。左边这位的衣服上有阿拉贡王国的竖条标志,右边那位的衣服上则是纳瓦拉王国的链条标志。

哥伦布棺椁的底部的图案是1492—1506年西班牙使用的天主教君主纹章,一只头戴金冠的黑鹰爪持盾牌。盾牌被分为四个部分,其中第一和第四部分各被分为四个小块,交错分布了莱昂和卡斯蒂亚的纹章图案,第二和第三部分被左右平分,左边是阿拉贡纹章,右边是阿拉贡-西西里纹章,盾底加上了格拉纳达的纹章图案。


这座雕塑群是19世纪由西班牙建筑和雕塑家Arturo Mélida(1849-1902)设计。1892年,欧洲进行了一场纪念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豪华庆祝活动,这次西班牙很下本,用350公斤的白银为塞维利亚大教堂这座哥伦布的灵柩加持。

这位意大利人成为西班牙的民族英雄。

林达在《西班牙旅行笔记》里说:“这是一个国葬的场面,西班牙人用自己的想象给哥伦布补出一个国葬。”

哥伦布的晚年生活算不上称心如意。他不缺头衔,他是海洋统帅,凡是他“发现”的岛屿和陆地,他就是那里的副王和总督。他也不缺金子,但他不快乐。因为哥伦布一踏上陆地就不安生,掉头就又回到海上,他期望第五次航海。但1504年理解并支持哥伦布的想法和事业的伊莎贝拉女王去世了,费尔南多国王对哥伦布不怎么感冒,因为国王更喜欢在欧洲打仗和外交,还因为当时他没带来多少钱财。为了能觐见国王,哥伦布拖着两条被关节炎折磨的腿,骑着骡子长途跋涉到塞戈维亚觐见费尔南多。国王亲切地接见了他,但什么都没答应他。

这幅油画是1843年德国画家埃玛纽埃尔·洛伊最有影响的画作《在国王前面的哥伦布》。描绘了第三次航行之后的哥伦布,来到阿尔罕布拉宫,正在对西班牙君主费迪南德和伊莎贝拉发表他向西航行寻找印度的新航线的传奇经历。作为一个探险英雄,他被安排在画面中央。让人不解的是伊莎贝拉女王没有面对哥伦布,而是有点害羞似的转过脸去,微微低下头,这个细节真是意味深长。

这里八卦一哈,传说第一次西行远航前,哥伦布与女王谈得太久了,以至变成了一夜风流。

大航海时代的女王,魄力与风流并肩,她既要江山,也要猛男。男人是新的,世界也是新的,都值得勇敢地爱,并享受世界的讥讽,这才叫女王,从英国的伊丽莎白到西班牙的伊莎贝拉,莫不如此。

距离伊莎贝拉女王去世不到两年,1506年5月,哥伦布在西班牙北部城市巴利亚多利德凄凉去世,他的葬礼简单朴素,没有显要的人物参加,宫廷的编年史对他的死未置一词。

哥伦布希望能埋在他发现的新大陆。1537年哥伦布弟弟的遗孀把哥伦布的遗骸送到了加勒比岛国多米尼加的圣多明各大教堂。

但是新大陆没有让哥伦布的尸骨得到安宁,1795年法西战争时,西班牙人为了不能让哥伦布的遗骸落到法国人的手中,从圣多明各大教堂取出遗骸送到古巴,1898年美西战争爆发时,西班牙失去了古巴,所以哥伦布的遗骸又送回了塞维利亚。正式埋葬在这座宏伟的塞维利亚主教堂。

但是到这儿事情还没有完,1877年当工人在多米尼加圣多明各大教堂施工时,发掘出一个铅质箱子。箱子的表面刻有“杰出和尊贵的男人——克里斯多弗·哥伦布”。多米尼加人称,这才是哥伦布的真正遗骸,而西班牙人1795年带走的是另外一个人的遗骸。

100多年来,西班牙和多米尼加都声称他们的坟墓埋着真正的哥伦布。

到了21世纪,可以做DNA的比对,西班牙研究人员着手对塞维利亚主教座堂中保存的遗骸与哥伦布弟弟和儿子的遗骸进行DNA比对,结果表明该遗骸确为哥伦布本人。

西班牙对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深远意义的追认,我只简单地说一件事,1492年10月12日,哥伦布登上了巴哈马群岛中的瓜纳哈尼岛的西岸,命名此岛为圣萨尔瓦多。1987年西班牙把10月12日定为国庆节。

在哥伦布棺椁的背后就是王子之门,如果门开了,一进门就会看到这组行进中的国葬行列。它的前方遥对的是王室座堂,有一座非常晃眼的银光闪闪的“赦免祭坛”,那是西班牙文艺复兴早期的作品,上面除了一座圣母的木刻雕像,雕像下有三个银子打造的骨灰盒。中间一个最华贵的银制骨灰盒是征服者费尔南多三世的,两边分别是皇后和儿子阿方索十世的骨灰盒。这座纯银制作的祭坛,用耀眼的奢华纪念为天主教立下丰功伟绩的国王。


祭坛上方的大幅油画上写着ROMA(罗马)1854。

油画上面半圆形雕花拱顶镶嵌圆形花窗,教堂有百多组彩绘玻璃窗,创作年代从十五世纪一直到近代。做工精良,色彩华丽的玻璃窗将五彩阳光照进大教堂,穹隆下弥漫着信徒们渴望见到的天国景色。





如果不是在萨拉戈萨的皮拉尔圣母大教堂看到了西班牙著名雕刻家福门特于16世纪用雪花石膏雕刻而成的祭坛装饰,还有在托莱多大教堂看到了令人吃惊的主祭坛,猛地看到塞维利亚大教堂的主祭坛—黄金祭坛,一定会被祭坛的规模大大地震惊,不由得生出敬畏。

虽然有前两个祭坛垫底,我依然震撼于这面祭坛的恢弘巨制。

制作祭坛的雕塑家叫比得丹卡特,他从1504年开始制作。穷其一生的时间在这里默默雕刻他的作品。祭坛的最终完成用了将近一个世纪的时间。这么大的祭坛当然不可能一个人完成,榜上有名的共有5个雕塑家。36组雕塑讲述《基督的一生》,隔着栅栏只有用望远镜或者长焦镜头才能捕捉到那些精彩的细节。

从南美劫掠的2.4吨黄金让大祭坛熠熠生辉。


大祭坛的下方中心的位置放着一座镀银的圣母像。我是在到巴尔干旅游的时候才对天主教对圣母的崇拜感到好奇,基督教里除了上帝,应该是他老人家的儿子耶稣啊,为什么居于教堂最醒目位置上的多半是圣母?曾经求教于巴尔干的导游,没有答案。

在陈志华的《外国古建筑二十讲》里,从哥特式教堂的兴起说到了圣母崇拜,他认为是市民文化改变了基督教,从信仰耶稣改为崇拜圣母。因为耶稣是严厉的裁判者,人们在他面前怀着犯罪感,怕被罚进地狱;而圣母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她是最仁爱的母亲,人们在她面前祈求得到保护。所以哥特主教堂绝大多数是献给圣母的,是石头的圣母颂,是天堂的象征。教会本身也渐渐世俗化了,僧侣们接受了艺术,懂得使用戏剧、音乐、绘画、雕塑等诉诸感官的手段来弘扬教义。

主祭坛对面是唱诗班,里面精雕细刻的117把座椅值得欣赏一番,是从1470年到1520年前后五十年才完成的,可惜不能走进去细看。

在中殿举目四望,到处是雕像。


抬头仰望穹顶

这是我见过的装饰得最具巴洛克风格的管风琴,18世纪制作的。

见过比这更华丽的圣龛吗?







有的圣龛里是非常有名的油画,这个巨幅油画是牟利罗1656年为圣安东尼礼拜堂创作的《圣安东尼奥的幻象》,描述的是圣安东尼奥在修行中眼前突然出现幻象,圣婴耶稣在一群天使的簇拥下来访,安东尼奥立刻停下来跪在耶稣面前,张开双臂迎接小耶稣。画面中的耶稣散发出强烈的光芒,成为焦点,整幅画的光线明暗对比处理得恰到好处。这幅画曾经被入侵的法国军队掠走,后来教堂用牟利罗的另一幅画将其换回。1874年又被小偷切割后窃走,卖给纽约的一个古董商。最终西班牙驻美大使馆购得此画并请人修复后归还给塞维利亚主教座堂。此画上方的小画《耶稣的洗礼》也出自牟利罗之手,是他1668年的作品。

牟利罗是十七世纪巴洛克时期西班牙画家。是17世纪西班牙画坛群英中最年轻的画家。

据说是历史上著名的红衣主教唐璜·塞万提斯墓,没有查到老人家的事迹。

进入圣器圣杯室,迎面是戈雅1817年的作品《圣胡斯塔和圣鲁菲娜》。姐妹俩手持象征她们手艺的盘子和碗,脚下是被砸烂的雕像和温顺的狮子,让人想起她们殉教的经历,身后则是受她们护佑的吉拉尔达塔。

胡斯塔和圣鲁菲娜是两姐妹,是天主教殉道的圣人,也是塞维利亚主教座堂和希拉尔达塔的保护神。姐姐胡斯塔生于公元268年,鲁菲娜比她小两岁,姐俩生长在塞维利亚一个贫穷但十分虔诚的天主教家庭,以制作陶器为生。在公元287年一个异教徒的节日里,她们因拒绝向异教徒出售陶器作为庆典用品而遭到报复。不仅作坊被砸烂,姐妹俩还被投进监狱。姐姐胡斯塔先被虐待至死,尸体被扔进井里;妹妹鲁菲娜被残忍地投到狮群中,没想到凶猛的狮子在鲁菲娜面前反而表现得象小猫一样温顺。最后异教徒将鲁菲娜绞死并焚尸。

信仰的力量太伟大了!

圣器室里还展出很多油画。






主圣器室是一个有着精致的,由众多圆形和拱形共同组成复杂的石头穹顶的大房间,屋顶及四周的立柱上都刻着丰富的人物雕塑,特别是那些呈扇贝状的装饰令整座建筑充满了神话般的氛围。这里可以见识到经典的西班牙银匠式的建筑风格。

在主圣器室中央,放着一座金银制作的巨大圣体龛,比托莱多大教堂的那尊圣龛大多了,它呈现了一个由古希腊罗马风格叠加而成的圆形寺庙的形式,装饰着小雕像,神龛分为四层,制作得精美绝伦,这是十六世纪八十年代由当时著名的银器制作家族阿尔费家族的胡安.德.阿尔费制作,所以被称为阿尔费的金银雕像。


主圣器室正中间位置的主祭坛画是西班牙画家佩德罗.德. 坎帕纳1547年创作的油画《十字架下架》。

这里展示的圣器,件件都是极品,这件金属的圣母半身塑像,极度悲哀的表情吸引了我。

这件巧夺天工的圣器叫《维京王冠》,是1904年制作的。

圣母抱着耶稣的浮雕洁白神圣。

一下子看到这么多宝贝,有点转向。浣看到我呆头呆脑东张西望不知道该往哪里走,领着我来到一间有高大椭圆形穹顶的大厅,虽然很空旷,但气势逼人。

布满浮雕的穹顶上开了8个圆形花窗,花窗中间又有8个人物画像,他们是塞维利亚的圣人。

正前方最显著的位置上是巨幅油画《圣母纯洁受胎》。因为距离远,是考验我的摄影水平的时候,我用了浑身解数,总算整出这么一张图片。

当我回到家里再看这张图片时,觉得眼熟,再多看几眼,还是眼熟。忽然想起来了,在普拉多博物馆看到过风格差不多的画,也是一个披着头发,穿着白袍,外罩蓝色单子的圣母,相貌纯洁甜美。果然,这两幅画都是西班牙黄金时代的绘画大师牟利罗的作品,名字也都《圣母纯洁受胎》,牟利罗一生留下了约21幅闻名于世的《圣母纯洁受胎》画作,他画的圣母目光高举,容貌清秀美丽,双手合十交叉于胸前,温柔神圣。牟利罗绘画技法精湛,对色彩和光线掌握极佳,使得画面呈现出柔和甜美的抒情感,在当时宗教题材绘画中独占鳌头。被尊称为“西班牙的圣母画家”。

椭圆形大厅里面的油画一水儿都是牟利罗的作品。

这间大厅是教长会议厅,建于16世纪,建筑师是埃尔南·路易斯。据说,这种椭圆形的设计是为了让在这里参加会议的人都能互相望见,同时,这样的布局也最能清晰地传导与会人的声音。

累得俩眼珠都不转了,两条腿也快拖不动,走出大教堂,回到阳光下,又看到一片绿色的橘树,这片绿色一下就把眼珠洗得清亮了。看看表,在大教堂里才游览了一个半小时,我知道,在大教堂里转悠3个小时都不多,但从西班牙广场开始到阿尔卡萨尔王宫,再进塞维利亚大教堂,整整看了大半天,太辛苦了。所以旅游是体力活,最好趁年轻。

但还有勇敢的,寅、明和怀苏都去爬高达98米的希拉尔达塔顶了,仰望望着雄伟的希拉尔达塔,佩服她们太厉害了。

放几张她们从塔顶俯瞰的图片,看得出来,爬到塔顶的大有人在。






已经是下午2点多了,当务之急是要吃午饭,大树提议去吃牛排,跟美食家旅游的好处经常凸显。小于轻车熟路地把我们带到一家做牛排的网红店,店里高悬大幅油画,还有西班牙美丽的王后与店主夫妇的合影。

点餐时,看到服务员正经是个帅哥,我们不由得啧啧夸了几句。小于翻译给帅哥听,见帅哥的神色开始十分紧张,直到小于说完了,才腼腆地笑了。

点了牛排、凉汤、沙拉和红酒,酒足饭饱之后,这顿美味大餐是大树慷慨解囊埋单了。

下午的塞维利亚街头,看到了扛着十字架的耶稣。

漂亮的,造型独特的楼房。


老房子上的仿银器装饰风格的雕塑。

修剪成方块的树冠。

来到了西班牙最负盛名的斗牛场所,马艾斯多兰萨斗牛场。因为这里入内参观是分拨儿的,下一拨儿要到晚上6点钟,与7点钟的弗拉明戈舞冲突了。就决定不等了。

弗拉明戈舞

晚上,来到了弗拉明戈博物馆,我们要在这里的剧场欣赏一场殿堂里专业的弗拉明戈舞。

寅做的攻略里介绍这家博物馆:“弗拉门戈舞蹈博物馆,是极少数致力于展现弗拉明哥舞蹈艺术的博物馆之一,于2006年开业。它是世界上第一个,也是独有的一座弗拉门戈博物馆。”

剧场不很大,观众席分楼上楼下三层,我们的位置不好,在楼上三层的角落。

演出开始了,舞台不大,弹吉他的,歌者,男舞者和女舞者就占了半壁江山。

男舞者穿紧身黑裤子,长袖村衣,有时还加一件饰花的坎肩或者花围巾;女舞者则把头发向后成光滑的发髻,穿艳丽的服装,紧身胸衣和多层饰边的裙子。裙子有两种,一种身后的裙裾很长拖在地上,一种就是普通的长到脚面的裙子。

站在后排的歌者是个满脸胡子的男子,他唱出第一声略带嘶哑高亢的近乎喊叫的清唱,吉他声,击掌声,跺脚声同时响起。演出开始时舞步缓慢,男女舞者用头和手臂舞出各种优美而傲慢的姿式。渐渐地舞者加快舞步,女舞者拖在地上的裙裾就像孔雀美丽的羽毛,她快速旋转,摇摆着长长的多层花边褶裙,双手舞动着带有长穗的三角披巾,在肩头腰部翻飞,用脚的动作使裙裾高扬,好似孔雀开屏。当女舞者提起裙裾时,是让你看到她那双纤纤细足在地板跺出急促的节奏。女舞者独舞时目光朝下,表情忧郁。

(网)

(网)

男舞者独舞时,更是表现出弗拉明戈舞中的那种忧郁,那种因内心痛苦纠结而呈现出的冲击力。无论是舞蹈肢体间的回旋扭动,还是鞋底敲击地面的声声震响,都传达了吉普赛人慷慨、狂热、豪放和不受拘束的生活方式。

配合吉他手以娴熟的指法弹拨出急促多变的节奏,气势如狂风骤雨,加上拍手、打响指、敲击系在手上的响板,男舞者用鞋跟在地板上踢踏出瘋狂的节奏,他愈跳愈快,额头上布满汗珠。突然,吉他手在吉他上弹下最后一响,舞蹈者亮出优美的造型,一切都嘎然而止,观众常常为这突如其来的结局惊住,往往喘一口大气,然后情不自禁地欢呼喝采。

(网)

(网)

当男女双人舞时,吉他弹出深沉优雅的曲调音乐,不像其他表达爱情的舞蹈那么缠绵悱恻,女舞者和男舞者也是忽远忽近,若即若离。当她真的舞起来的时候,表情依然冷漠甚至说得上痛苦,肢体动作却充满了热情,手中的响板追随着她的舞步铿锵点点,而舞者左右手响板所发出来的声音并不相同,左手边的声音低沉,代表雄性;右边的较为高亢,是雌性。舞者手中响板的应和,那是男人与女人的对话。要把男人和女人的故事说得委婉动听,不止要技巧,还需要艺术家的天分和人生经历,所以很多年龄越大的舞者越能跳出最性感的画面。

(网)

都说弗拉明戈舞中的女人最有诱惑力,而我的印象里最棒的是男舞者。他们表演一种完全呈现内在爆发力的舞蹈。强烈的节奏、复杂的脚底频率,配合吉他的音乐节奏拍手、打响指、敲击系在手上的响板,并用脚掌、 脚尖和脚跟击地在地板上踢踏出瘋狂的节奏。他们脸上流着汗珠,在鞋跟雨点般快速击地的同时保持手臂以及上身的松弛,它是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统一。一串串节奏飞快踢踏有声的阳刚舞步让观众随舞者一起激情澎湃!

这天从早到晚泡在西班牙国宝级的建筑和艺术里,看得太多,有点消化不良了,但还是很高兴,都是美不胜收的极品。

西班牙的旅游在塞维利亚画上句号。

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这次西班牙旅游,就是——不虚此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