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有很多的诗人他们还是比较敢写,也敢于说真话,所以很多的唐诗往往可能初读的时候会觉得很一般,但是只要细细品来,则是会发现诗作同样的充满了讽刺,同样的充满了哲理,这也正是唐诗的伟大之处。当然唐诗的伟大,还要有伟大的诗人,要有敢说,而且还敢写的诗人,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的写出有人性,有着深刻思想的作品来。 可能很多人会认为李白是一个敢写,同时也敢说真话的人,其实除了李白之外,还有一位中唐时期同样伟大的诗人刘禹锡,他也是一位敢写,并且还敢于说真话的一位诗人,他的很多作品不仅描写的很有个性,同时还有着对于现实极为深刻的讽刺,这也正是他诗作最为令人感动的一个地方,所以这样的作品,也最是能够引起人们的共鸣。 那说起刘禹锡的诗作,可能对于大部分的人来说都不会陌生,例如他的《秋词》、《乌衣巷》、《赏牡丹》等等,那都是唐诗里的经典名篇;不过小编今天要为大家推荐他最有个性的一首诗,那便是他的这首《再游玄都观》,这首诗看似很普通,其实也是一首难得的千古佳作,诗人描写的极为深刻,同时也有着对于现实犀利的讽刺。 《再游玄都观》 唐代:刘禹锡 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 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这首诗描写的很有讽刺意味,诗人不仅胆大,他不仅在诗作中讽刺了当时的权贵,同时也讽刺了当时的皇帝,由于早年间刘禹锡由于卷入了政治斗争,他被唐宪宗被贬到了外地,先是被贬到湖南,随后又是岭南,最后又是四川,也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他后来回到了长安,于是写下了这首极有讽刺意味的作品,成为了他众多作品中最独特的一首。 当然刘禹锡在写这首诗之前,他还同样的写过一首《游玄都观》,那首诗虽然同样也有讽刺性,可是比起这首诗则要更为弱一些。要知道诗人在写这首诗时,他已经是一位老者,他在写之前那一首时,原本是回到了长安,可正是由于他写了那么一首诗,从而又被贬到了外地。那刘禹锡写这首诗的原因,那就是要在作品中告诉世人,他是打不垮,他也不怕这种打压,无论生活有多么的艰辛,但是对于他来说,那都不算什么,也正是这样的一种精神,令他这首诗即使是穿越了一千多年的时光,也是一直鼓舞着人们。 ”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诗人在这开篇便是以一种非常的悲伤的口吻来描写,由于自己离开的太久了,整个玄都观都变了,在这样一个偌大的玄都观里,庭院里长满了无数的青苔,原本开得艳丽的桃花,也都已经没有了任何的踪影,现在那种桃树的地方,早已种上了许多的菜,开出的则是菜花。 “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到了这最后两句诗人又是笔锋一转,他以一种非常的坚强的口吻表达了自己内心的那种勇敢,无论生活如何对待他,但是对于他来说,那都算不得什么;现在种桃花的道士也不知道去了哪里?但是当年被你们贬到外地的我,一个打不垮的刘禹锡现在又回来了。这样的一种精神,这样的一种坚强,真是令无数人为之感动。 刘禹锡的这首《再游玄都观》,也正是由于他深刻的描写,以及对于现实真切的讽刺,从而成为了一首极为有个性的诗作,当我们读这首诗时,更多还是会想到当年的刘禹锡,他不仅坚强,同时也非常的勇敢,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够写出如此有个性的作品来。 |
|
来自: qiangk4kzk8us4 > 《文件夹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