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吃年夜饭是中国古老的民俗传统 灯火辉映,举家围坐 欢声笑语间离不开一桌美味的家乡菜 年夜饭中有难以割舍的“思乡情” 年夜饭中有红红火火的“中国年” 中华饮食文化博大精深,各具特色: 鲁菜犹如古拙朴实的北方健汉 苏、浙菜好比清秀素丽的江南美女 粤、闽菜宛若风流儒雅的公子 徽、川、湘菜就像才艺满身的名仕 除夕来临,年夜饭和家人都在等你回家! *** 鲁菜·历史 *** 夏朝,山东已经开始用盐调味 春秋战国时期,鲁菜雏形初现 《齐民要术》详细阐述了山东的烹调技法 甚至还有“烤鸭”“烤乳猪”的制作详解 唐宋时期对鲁菜有极高的赞誉: “无物不堪食,唯在火候,善均五味” 明清时期鲁菜进入宫廷,成为御膳的珍品 *** 鲁菜·流派 *** 济南菜 清香、脆嫩、味厚 特别精于制清汤、奶汤,汤色清浊分明 注重爆、炒、烧、炸、烤、氽等烹调方法 胶东菜 讲究用料,刀工精细,口味清爽 擅长海鲜制作,尤以烹制小海鲜见长 孔府菜 以鲜咸为主,火候偏重于软烂柔滑 烹调技法以烧、炒、煨、炸、扒见长 *** 鲁菜·年夜饭必备 *** 自宋代后,鲁菜便成为“北食”的代表 一品豆腐、葱烧海参、奶汤蒲菜、醋椒鱼 九转大肠、木须肉、温炝鳜鱼、烧二冬等 都是除夕必备的经典菜品 *** 川菜·历史 *** 川菜起源于古代蜀国 汉晋就以“尚滋味”“好辛香”赢得青睐 两宋时期,川菜菜系初现端倪,独具一格 此后,川菜吸纳各种烹饪方法 如炒、煎、炸、烧、腌、卤、煸、泡等 逐渐发展成为中国民间最流行的菜系之一 *** 川菜·流派 *** 上河帮 上河帮川菜以成都官府菜、乐山菜为核心 是以经典菜谱为准的传统川菜 善用豆瓣与糖调味,选材丰富,其味温和 小河帮 具备川菜“一菜一格,百菜百味”的传统 更具有“味厚香浓、辣鲜刺激”的特点 下河帮 特点为大方粗犷,善用泡椒与酸菜调味 以菜品花样翻新迅速、用料大胆著称 *** 川菜·年夜饭必备 *** “九斗碗”被认为是“最四川”的年夜饭 菜品数量偏爱“九”,寓意长长久久 主菜有软炸蒸肉、粉蒸排骨、咸烧白…… 此外,水煮鱼、干煸鳝片、酸辣海蜇、 香辣蟹、夫妻肺片、辣子鸡、泡椒凤爪等 更是年夜饭餐桌上少不了的“麻辣诱惑” *** 粤菜·历史 *** 南宋时期,大批中原士族南下 将中原的饮食习俗和烹饪技法传入琼海 粤菜初具雏形,"南烹"之名见于典籍 汉代以后,广东先后从国外引进了芒果、 菠萝蜜、番石榴、花生、玉米等多种作物 据明末清初屈大均《广东新语》载: "天下所有食货,粤东几尽有之" *** 粤菜·流派 *** 广州菜 食味讲究清、鲜、嫩、爽、滑、香 调味遍及酸、甜、苦、辣、咸 此即所谓“五滋六味” 潮汕菜 以烹调海鲜见长,刀工技术讲究 喜用鱼露、沙茶酱、梅羔酱、姜酒等调味 口味偏重香、浓、鲜、甜 客家菜 口感偏重“肥、咸、熟” 用料以三鸟、肉类为主,很少配用菜蔬 突出主料,讲求酥软香浓,以砂锅菜闻名 *** 粤菜·年夜饭必备 *** 广州人特别讲究“好意头” 一些带有吉祥寓意或谐音的食材、菜式 是年夜饭必不可少的 如文昌鸡、百花鱼肚、彩云飞凤、芙蓉蛋 状元及第粥、百花酿双菇、岁晚大团圆等 *** 苏菜·历史 *** 早在二千多年前,吴人即善制炙鱼、蒸鱼 苏菜背后的历史典故颇多 “松鼠鳜鱼”源自“专诸刺吴王” 彭祖炮制“羊方藏鱼”,为“鲜”字之本 就连号称素菜“四大金刚”的 竹笋、香蕈、豆腐、面筋 其美食的历史渊源也与江苏有关 苏菜起始于南北朝,明清时期流行全国 *** 苏菜·流派 *** 金陵菜 擅长炖、焖、叉、烤,讲究七滋七味 “七滋”即酸、甜、苦、辣、咸、香、臭 “七味”即鲜、烂、酥、嫩、脆、浓、肥 淮扬菜 口味多,咸淡适中,选料鲜,制作精巧 擅长炖、焖、烧、烤,重视调汤 苏锡菜 以苏州菜为代表,擅长炖、焖、煨、焐 口味偏甜,酥烂可口,清新腴美 徐海菜 和鲁菜的“孔府风味”较为接近 鲜咸适度,五味兼崇,注重食补和食疗 *** 苏菜·年夜饭必备 *** 松鼠鳜鱼、响油鳝糊、清炖蟹粉狮子头、 太湖银鱼、羊方藏鱼、盐水鸭、文思豆腐 过年期间都在餐桌上大放异彩 苏式糕点更是餐后令人愉悦的甜点 有四喜汤圆、眉公饼、太师饼、黑麻白麻 小佛手、翡翠烧卖、千层油糕、蟹黄包… 想想是不是垂涎三尺啦? *** 浙菜·历史 *** 浙江烹饪的历史,可上溯到吴越春秋 越王勾践为复国,加紧军备办起养鸡场 最古老的浙菜首推绍兴名菜"清汤越鸡" 南宋建都杭州(临安)后,北方名厨云集 八百多年前的南宋菜品,如蟹酿橙、 东坡脯、南炒鳝、群仙羹、两色腰子等 至今仍是高档筵席上的名菜 *** 浙菜·流派 *** 杭州菜 制作精细,以爆、炒、烩、炸为主 品种多样,清鲜爽脆,淡雅典丽 宁波菜 宁波菜鲜咸合一,口味“咸、鲜、臭” 以蒸、烤、炖为主,以烹制海鲜见长 讲究鲜嫩软滑,注重保持原汁原味 绍兴菜 擅长烹制河鲜家禽,轻油忌辣,汤浓味重 且常用鲜料配以腌腊食品同蒸同炖 温州菜 以水产鱼蚌螺蛤等海鲜为珍味 轻油轻芡,重刀工,口味淡而不薄 *** 浙菜·年夜饭必备 *** 浙江位于东海之滨,西南为崇山峻岭 盛产海味和山珍,年夜饭岂是一个“鲜” 龙井虾仁、西湖醋鱼、腌笃鲜、梅菜扣肉 西湖莼菜汤、蜜汁灌藕、油焖春笋、 桂花鲜栗羹、冰糖甲鱼等都是除夕佳肴 *** 闽菜·历史 *** 据考证,闽人五千年前就有吃海鲜的传统 两晋、南北朝 “永嘉之乱”以后 大批中原士族入闽,与闽地古越食俗融合 “红曲”由此开始流行,成为常用的作料 清末民初,福州作为对外贸易的重要阵地 催生了许多各具特色的名菜馆 或以满汉席著称,或以官场菜、乡味见长 促进了闽菜的形成和不断完善 *** 闽菜·流派 *** 福州菜 清爽、鲜嫩,讲究调汤,善用红糟 有“百汤百味”和糟香袭鼻之美誉 闽南菜 鲜醇、香嫩、清淡,善用香辣 使用沙茶、芥末、橘汁等方面有独到之处 闽西菜 鲜润、浓香、醇厚,略偏咸、油 善用生姜、香辣,以烹制山珍野味见长 *** 闽菜·年夜饭必备 *** 闽南人重“围炉” 炉中所煮即祭拜祖先神明的食物 祭礼食物入锅杂烩,成为名吃“佛跳墙” 原料真的多到爆: 鱼翅、鲍鱼、刺参、鱼肚、猪蹄尖儿、 鸭胗、猪肚、火腿、蹄筋儿、 干贝、花菇、冬笋、羊肘、骨头汤等 *** 徽菜·历史 *** 徽菜起源于南宋时期的徽州府 "沙地马蹄鳖,雪天牛尾狸" 说的就是南宋时闻名全国的徽州特色菜 明清徽商的崛起,将徽州食俗传入异乡 徽商足迹遍天下,徽菜也逐渐名声远扬 *** 徽菜·流派 *** 皖南菜 食咸鲜味醇,擅长烧、炖、焖、蒸 常以火腿佐味,冰糖提鲜 皖江菜 咸鲜微甜、酥嫩,擅长红烧、清蒸和烟熏 以烹调河鲜,家禽见长,擅长用糖调味 合肥菜 菜肴擅长用咸货出鲜,酱料附味 小吃品种繁多,制作精细,酥香入口 皖北菜 咸鲜微辣、酥脆醇厚 擅长烧、炖、蒸,重油、重色,重火功 淮南菜 豆腐宴历史悠久,有口皆碑: “白如玉、细如脂、嫩如肤、浓如酪” 是淮南菜中的一块金字招牌 *** 徽菜·年夜饭必备 *** 历史上,徽州人为方便徽商出行 做了很多腌制风干的美味 腊肉、腊肠、腊鸡、腊鸭、腊鹅…… 当然,年夜饭的餐桌更是摆满 火腿炖甲鱼,腌鲜鳜鱼,问政三笋、 杨梅丸子,毛豆腐,黄山炖鸽等等 款款满足你的味蕾 *** 湘菜·历史 *** 早在2000多年前的秦汉时期 湘菜就已形成完整菜系,珍馐美馔近百种 唐宋、明清之际,湘菜的发展趋于完善 民国时期名人谭延闿创立了“组庵湘菜” 被称为“湘菜之源”。 *** 湘菜·流派 *** 湘江流域 以煨、炖、熘、炒、蒸见长 是湖南官府菜的发源地 其烟熏、卤制、叉烧柔韧不腻、咸香可口 洞庭湖区 以烹制河鲜、水禽为特色 多用炖、煮、烧、炸、氽等烹调方法 讲究油重色浓、咸辣酥软 湘西山区 擅长制作山珍野味、烟熏腊肉、制作腌菜 用寒菌、板栗、冬笋制成的菜 鲜香酸辣、香咸微甜,令人百食不厌 *** 湘菜·年夜饭必备 *** 湘人嗜辣可不亚于天府之国 可谓“吃香喝辣过好年” 剁椒鱼头、东安鸡、血浆鸭、外婆菜、 麻辣兔丁、过江鱼、毛血旺、潇湘猪手等 都是让人欲罢不能的美味 一餐年饭送残年,腊味鲜肴杂几筳。 欢喜连天堂屋内,一家大小合团圆。 年夜饭 团的是年,圆的是情 闽南老院子祝大家年新春快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