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黑格尔《世界哲学史讲演录》读书笔记(一)

 西湖歌午几时休 2019-10-23

黑格尔《世界史哲学讲演录》1-29页

第一章:世界史的概念

第一部分:论述历史的方法

黑格尔所要阐述的世界史不是对历史的反思,也不是对历史事件和过程的表象描述,而是历史本身以及它的产生、过程,论述历史的方法通常有三种:原始的历史学、反思的历史学和哲学的历史学。

原始的历史学

在原始的历史学中,像历史著述家和诗人一样,立足于某个历史时刻和个人的生命片段之上,通过自己对外在的经验感受或一些次要零散的资料组合,用文字或其他艺术形式的方式,将易逝的,流变的历史片段凝固下来,成为一种表象,区别在于精神表象已经进入了精神的自我认识和完善的过程之中,是世界历史发展的初期阶段,而由诗歌、传说和民谣所构成的感性表象则是混沌、模糊的被排除在了世界精神之外。

在这里,黑格尔明确强调了民族的主体意识和个性,是一个民族真正历史开始的前提,这种具有真实性的历史只能被具有自明性和自觉性的民族在超越历史进程的普遍反思中得以实现,正如其所说,“我们首先必须涉及那些曾经知道自己是什么和想要什么的民族,那些在自身之内和超出自身得到发展的民族”。

接下来,黑格尔说历史著述家们与事情融为一体,不存在反思的前提和必要,但在记录日常活动和行为的演说内容中包含着以时代为内容的反思,他生活在这种反思当中,但这不是本身的反思,而是无意识地融入或被卷入到了时代的反思当中,世界精神在其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的过程初期,外在的,原始的呈现为一种个人的演说方式,且包含于历史著述家无意识的描述之中,被永久的凝固下来。

黑格尔《世界哲学史讲演录》读书笔记(一)

反思的历史学

在反思的历史学中,黑格尔列举了四种叙述的门类,(这种历史学超越了当代,是已有历史住宿的汇编)

其一,是世界通史类的历史学。有些历史学家,历史著述家们喜欢这样编写,即让读者仿佛听见事件,见证人的谈论,但因其作者受限于个体的束缚,无法用其自身的才华将不同时代和不同环境下的差异历史个体准确地得以呈现,其结果往往以失败告终,个人无法超越其本身的时代,而对整个历史进行宏观的叙述,不同于原始历史学,在片段历史或某个时代的直白叙述,反思的历史上升到了抽象的高度,或者说想要完整的表述整个历史,只能用概念或普遍范畴,即使它是如此的枯燥,但这就是他的本质所在。

其二,所谓的实用的历史编撰学。他们将普遍的情况和各种情况的相互联系都或多或少地成为叙述的对象,他们将不同时代的特殊的事件进行综合反思,得出事件之间普遍的规律和联系。

接下来,黑格尔在文中似乎谈到了特殊性和普遍性的关系问题,黑格尔认为,普遍性蕴含在特殊性之中,将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的方法运用于历史的研究当中,是行不通的。

接下来,黑格尔对历史研究的根本目的是道德反思这一论调进行了批判,认为道德领域的普适性与各个民族国家变革领域的差异性的矛盾,以及道德领域的单一性,简单性与民族国家变革领域的复杂性的矛盾,道德命令涉及简单的旨趣和私人关系(或是道德命令的特殊性),无需或不可参照性是历史研究所不具备的。想要运用简单的,普世的道德原理来理解历史或进行反思是远远不够的,反思必须是趣味且具体的是对事件本身的直观。

其三,是批判的历史学。它在很大程度上不是历史学本身,而是一种叙述历史和评价叙述的历史学,在这样的历史叙述或评论中,作者用现代的思维来审视历史想法,越是另辟蹊径,越是荒诞离奇和博人眼球就越容易吸引读者,也就越容易离开历史朴素的真实的根基。

第四种历史学是一个国家或民族中的普遍视角下部分存在的抽象思维,也即是一种专门的历史学,诸如艺术,法律和科学等事项,是向世界哲学史的过渡。

最后,黑格尔谈到了整体的联系,是内在的被揭示的还是外在的被揭示这一重大问题。在这里,黑格尔还是在强调要对事情的本质进行直观,追求一种普世性的精神法则,一种让民族历史发展成为世界历史,特殊性转变为普遍性的内在联系,希望以历史(这样的历史与其说是历史,不如说是要靠伟人或卓越的,有趣的历史著述家们)为入手点,来把握这种国家,民族之间的内在的,整体的联系性,即是世界精神实现自我的过程。

黑格尔《世界哲学史讲演录》读书笔记(一)

哲学的世界史

哲学的世界史在黑格尔的眼中是一种具体的,普遍的东西,是各个民族的一种精神原则和这种原则的历史。

黑格尔认为,世界史是以无限具体的,普遍的,当前的东西为对象。紧接着黑格尔对世界史的对象加以规定,首先,他考察了世界史概念的方面的两种方式:

其一,是精神原则,最初是一种特殊视角组成的总体,总体便不再是片面的

其二,各个原则本身、各个民族精神都是一种世界精神的总体,各个民族在精神中发展自身精神,精神也在民族的交替循环中完善自己。

民族精神是一切方面视角和部分的总和,是具备思维能力的活的灵魂。起初,她只知道一种特定的现实的行动目的(有对象性,但无主体性),且不具备内心生活。在历史的变迁和民族的更替中,民族精神完成了自己对自己的思维,认识自身并否定自身,由一种更高阶段的更为完善的民族精神将之取代,世界才能够得以进步和发展。

不同时期民族精神发展完善的样态以及不同样态间的联系(即书中的原则)是世界史所要研究的课题。

接着,黑格尔谈到了哲学的世界史的三个范畴,首先,在民族的更替或民族精神的自我认知过程中,最初也许是伴随着悲伤的,但这种悲伤只是一种人性之中的,对于旧事物的怜悯之情,但并不适用于精神。其次,民族精神不是由死而生,而是不断升华,在不断地否定自身中获得了新的肯定与升华,升华自身不是目的,思维自身才是目的,第三个范畴是理性的范畴,是关于一个终极目的,自身的思维,理性在世界史中证明自身,世界史是理性呈现自身的各种特殊形态之一,我们要做的便是要揭示理性的这一自证过程。

黑格尔《世界哲学史讲演录》读书笔记(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