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护概论 1.应急救护的定义 应急救护也称为现场救护。指在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等突发公共事件或疾病突发等危急时刻,在专业医护人员到达之前或专业救援力量不足时,现场群众为伤病员提供初步、及时、有效的救护措施。目的是最大限度的挽救生命、减轻伤残、控制病情 。 2.学习应急救护的必要性 中国近年死亡原因对比 我国目前的心脏骤停急救现状 我国每年各种原因导致的猝死近100万人。其中心脏性猝死55万,平均每天1500人。87.7%发生在医院外, 抢救成功率不足1%。心脏骤停4分钟内是挽救生命的黄金时间。现场心肺复苏 AED是挽救生命最有效的措施。 心肺复苏术 什么是『心肺复苏——CPR』? Cardio 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 概念: 是对呼吸和心跳骤停者实施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维持人的血液循环和呼吸的基础的生命支持. 心肺复苏术(CPR)步骤 1.识别:确保安全,快速识别心脏骤停 2.呼救:启动应急反应系统 3.施救:科学实施心肺复苏术 (1)确保环境安全,快速识别心搏骤停 无意识 无呼吸或不能正常呼吸(仅仅是喘息) 判断意识的方法: 成人及儿童: 轻拍双肩、高声呼喊 婴幼儿:拍击足底 判断呼吸的方法: 查看胸腹部是否有起伏 ![]() (2)启动救援系统 -叫周围的群众帮助急救 -指定专人拨打急救电话,立即启动救援医疗服务系统(EMSS) 拨打120急救电话时需告知 1.你的姓名、电话号码 2.事故地点:详细地址、明显标志 3.事故原因 4.伤患人数、大致年龄、清醒程度、呼吸状况、有无大出血 ![]() ![]() ![]() 摆放复苏体位 病人仰卧于地面或硬板床翻身时整体转动,保护颈部救护员跪于病人一侧(伤员部位于抢救者两腿之间)解开病人束缚物( 衣领、领带、拉链等)此过程中观察吸无呼吸,立即胸外心脏按压。 定位:两乳头连线正中(胸骨下1/2) ![]() ![]() 深度 5~6厘米 频率 100~120次/分 ![]() ![]() 两臂伸直 十指相扣 掌根重叠 垂直下压 ![]() 不同年龄段的按压手法 ![]() ![]() 成人>8岁 5-6厘米 ![]() ![]() 儿童----1—8岁 大约5厘米 ![]() ![]() 婴儿----0—1岁 大约4厘米 ![]() 清理口腔方法:将其头偏向一侧, 用手指探入口腔,清除分泌物及异物。 ![]() ![]() ![]() ![]() 打开气道,仰头举颌法打开气道,解除舌根后坠对气道的压迫。 ![]() ![]() ![]() 打开气道:仰头举颏法 ![]() 成人头后仰90度 ≥8岁 ![]() 儿童头后仰60度 1-8岁 ![]() 婴儿头后仰30度 ﹤1岁 ![]() 吹气时间 1秒 吹气量 胸廓微起 30:2 5循环 ![]() ![]() ![]() 防止有呼吸,无意识者分泌物或呕吐物堵塞气道 每30分钟翻转病人到另一侧,防止压伤 ![]() ![]() ![]() ![]() ![]() ![]() 高质量心肺复苏的五要素 快速压:100~120次/分 用力压: 5~6cm 少中断:中断时不能超过10秒,按压时段(CCF)>60% 要回弹:放松时使患者胸廓充分复原 避免过度换气: ![]() 快速除颤 《新指南》提倡实施公共场所除颤 (PAD)方案 ![]() ![]() 除了进行 CPR ,绝大多数的心脏骤停的病人所需的是立即电击除颤,促使心脏恢复正常有节律的跳动。当病人在 1 分钟内接受电击除颤,存活机会达到 90%,如果10分钟才行电击除颤,病人存活的机会就下降到不足5% ![]() AED操作程序 ![]() ![]() 第一步 接通电源 第二步 安放电极 第三步 分析心律(自动) 第四步 自动除颤 瞬间强大的电流通过心脏,终止室颤,窦房结重新发起冲动,心脏复跳 ![]() 文字丨志愿服务部红十字会培训部 图片 | 志愿服务部红十字会培训部 排版丨志愿服务部新媒体中心红十字会小组 张帅浩 审核人丨王静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