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秋季招聘如期进行中,但发现找工作的毕业生人数逐年递减,询问一番才知道今年大约60%的大学应届毕业生选择了考研。甚至我们预约去某211院校某专业开专场招聘会时,被告知不用来了,因为该专业只有一名学生找工作,其他人都考研去了。 看看身边朋友同事亲戚的小孩,有些也快大学毕业了,问起他们的未来规划,听到的答案无一例外都在准备考研。对此,父母的态度是,就一个小孩,又不差他这份工资过日子,只要他想念研究生,就让他读。甚至有几个朋友的小孩在考雅思,准备出国留学深造。 我惊讶不已,惊讶于考研现象竟如此普遍了。想起10年前自己大学毕业时,班上一共有40名同学,只有8名同学考研,剩下的人都在边准备公务员考试,边找工作。结果有3名同学念了研究生,5名同学考取了公务员,剩下的同学则参加了工作。 在经济发展越来越好的今天,国民素质持续提升,高学历教育也是趋势所在,所以考研热度持续攀升,考研人数一年比一年多。但是所有专业都适合考研深造吗?所有毕业生都需要读研究生吗? 大学毕业生们,你扪心自问,你是出于什么原因选择考研呢?是父母觉得你念完研究生就能找份好工作,所以逼你考研?还是你自以为多念书不会错,以后起点肯定会比本科生更高,所以决定考研?或是你在职场转了一圈,发现好工作太难找,竞争太激烈,工资又低,和电视上看到的职场精英完全不是一回事,转而选择考研呢?或是因为身边的同学都在考研,你就盲目跟风也去考研?还是你想在专业领域学有所成,有所建树,所以念研究生精进专业技能呢?还只是为了弥补高考时的缺憾? 但是,如果你为了所谓的高起点,逃避现实,延迟就业,那么我建议来社会这所大学看看。否则你将会和我一样,后悔选择考研。 大学毕业时,我也选择了考研。那时我突然意识到要找工作了,心生恐惧,认为考上研究生,起点更高,就能找到更好的工作。就这样,我加入了考研大军。为了不被打扰,甚至搬到校外租房住,每天起早贪黑地生活在三点一线上,学校图书馆、食堂和出租屋。 考研期间我几乎与世隔绝,不知同学找工作的感受和进度,偶尔从同学那听到找工作的遭遇,但都是负面的,给我的感觉是找工作很辛苦,薪资待遇也不高……另外考研的老师不停叮嘱,考研就要专心致志,不要参加招聘会,会分散精力。我是个乖学生,所以在火热招聘旺季,我一场招聘会都没有参加过,简历没准备过,对面试流程也是一无所知。 就这样过了一个学期,考研终于结束了。大四下学期我搬回学校准备论文答辩,才发现大部分同学都找到了满意的工作。同学之间聊的话题大都是,哪些同学去了北上广深,哪些同学被什么企业录用了,同学工资多少,单位福利如何……眼里话语里充满着对未来的向往。 而我焦急地等待着考研结果,但更像个月经初潮的少女,恐惧、茫然,不知所措。我开始学习怎么写简历,怎么面试找工作。我在网上下载简历模板,学着书写介绍信写简历。彩打的简历封面、长达两页的推荐信和个人简历,并用硬胶套装订好,这份简历价值2元,可不便宜。接着不停地刷新学校就业网站,查看什么时候有招聘会。相比于火热的秋季招聘会,春季招聘只有余温了,好不容易刷到学校另一个校区举办招聘会,匆匆忙忙带了份简历就去了。招聘会在校体育馆举办,几十家单位高高悬挂着招聘海报,招聘摊位前人头攒动,偌大的体育馆显得拥挤不堪。 我拿着简历浏览着每份招聘启事,浏览一圈后发现真正招聘对口专业的单位就那么两三家,大多招聘的是理工科专业学生,而我是学管理类专业的,心中满是紧张与失落。而围绕在招聘摊位前的学生们竟大多是大三学生,大四毕业生很少,我还得和大三学生竞争,瞬间一点自信都没有了。不经意间,我遇到了同班同学,她说自己已经找到了工作,就是过来看看而已,我拉着她陪我壮胆。经同学指导,最后终于选定一家企业前去投递简历。我们在一家企业的面试官前坐下,我双手奉上我的求职简历。对方面试官拿起翻了几页,问了我一个专业问题:你对你们专业是怎么理解的呢?我有点哑然。接着面试官又让我做个简单自我介绍,我心里开始打鼓,面露难色说了句,简历上都有。然后面试官礼貌地说,嗯,好的,我们有个简历筛选的过程,你回去等通知吧。 同学微笑地看着刚刚发生的这一切,但还是鼓励我去其他摊位看看。我才意识到,我只带了一份简历。同学这时还是微笑着看着我,说,我给你打个样吧。接着她从包里掏出一张A4纸简历,把它递给了面试官,若若大方地开始和面试官做起了个人介绍,从善如流地回答着面试官的每个提问。那一刻,这位平时不起眼的同学在我心中的形象开始伟岸起来。 简单面试结束后,面试官邀请她参加下午举办的专场招聘会进行复试。我不得不感叹起她的优秀,好专业好厉害啊!她说大四是离社会最近的一年,学校开设了很多就业培训课,辅导大家怎么找工作,怎么准备简历,怎么面试。加上自己多次参加招聘会,自然游刃有余。 而我为了考研却错过了从学生转变为社会人的洗礼,连最基本的招聘流程都没搞清楚,心中怅然若失。 没多久考研结果出来了,我落榜了。相恋两年的男友也向我提出了分手。那段时间我感觉自己被整个社会抛弃了,我人生进入低谷期。仿佛自己站在一个烟雾缭绕的人生十字路口,一个指向继续考研,一个指向职场。我不得不认真思考考研对我的意义,我是学管理学的,这个专业学术知识比实践还重要?我考研的目标又是什么?毕业后还不是要面临就业问题?这时,我才想明白考研对我的意义其实不大,然后毅然选择就业。 通过在职场摸爬滚打,我慢慢走出了人生低谷。职场确实有做不完的工作,加不完的班,还有形形色色难相处的人,但是职场让我实现了经济独立,让我认识了一拨优秀人才,他们有从中专毕业,大专毕业,本科毕业的,也有硕士和博士毕业的,但是学历并没有给他们划定未来。中专毕业的总经理,管着一群博士生;硕士生毕业和本科毕业生一样坐着同一个办公室,做着相同的工作内容。那一刻我明白了,职场不论学历,更多的是以能力高低定英雄。 三年后,我升职成为部门主管。戏剧化的是,公司分给我带的一名学生,竟然是当年考上研究生的大学同班同学,他考上的是不用考数学的行政管理专业。用他的话说就是,当年就是为了能考上研究生,还管什么专业不专业,以为能拓展人脉,结果发现大家都差不多。哪里有所谓的高起点,都不过是重头再来。 有一次,我和他一起去参加一个行业沙龙。结束后,他对我说:“没想到三年的时间,你在行业中已经有了如此深厚的人脉和资源积累,对这个专业有这么深的了解和认知。我站在你身边,感觉到既尴尬又挫败。” 他的状态让我想起了考研结束后找工作的自己,我打趣道:“我才羡慕你念了研究生呢,当年我可是落榜生啊!” 他道:“今年我才发现研究生和本科生相比较,竞争优势并没有大多少, HR根本不会因为你是研究生就高看你一眼,甚至研究生学历淘汰率比本科生还高。” 他继续道:“其实研究生有很多优势,只不过自己都浪费了,比如说:你所拥有的平台、资源、学历、开阔的眼界。但是学的这个专业却是无用武之地,现在不得不承认大学毕业时太天真了,压根就没想过就业的问题。” 我安慰道:“一辈子有那么长时间去工作,却只有两三年读研,这个时间短暂又可贵的,你是幸运的。目前的处境都是暂时的,不要着急,慢慢来,我们一起加油!” 他苦笑道:“嗯,慢慢来,从头再来!” 也许有人会说你这是个例,你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我并不否认研究生学历会让人获得更好的就业机会、薪资福利待遇与职业发展前景。但是你如果没想清楚考研对你自己的现实意义,那么代价是沉痛的。考研之路比进入职场更为泥泞,满载风雨,你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时间和金钱,最后还没取得好结果,那就得不偿失了。所以决定考研前,请反思自己的动机和目的。也许社会这所大学也能达成你的目标。 努力考研没考上是不幸的,但更不幸的是,考上了却发现浪费了2-3年时间。大学毕业生们,请三思而后行,别让考研成为你后悔的选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