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向祖国汇报/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特别报道
13年产业发展,多个国际国内第一在园区诞生
“一主一特”,宁乡高新区朝千亿园区迈进
-
宁乡高新区一角。 均为宁乡高新区供图
-
三一汽车起重机生产现场。
周斌 王慧 黄宁湘
13年前,一批胸怀梦想的开拓者,打破内陆城市的局限,突破传统经验的束缚,以科技为本、以创新为魂,在宁乡这片热土上,致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追求产业强国的梦想。而今,宁乡高新区自主创新能力与综合经济实力比翼齐飞,成为中部崛起的重要支点。
回眸之际,可以清晰地看到,这是一个从无到有的嬗变,宁乡高新人敢为人先,在经济发展中抢占先机,彰显“高新速度”和“厚德、精进、开放、卓越”的“高新精神”。
13年产业发展,多个国际国内第一在园区诞生。全球最大吊高、最大吊重的超大吨位起重机SAC16000S,亚洲首台千吨级全地面起重机SAC12000的三一重起;正极材料产能规模世界第一的湖南杉杉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废旧电池综合利用水平亚洲第一、并有望成为全球最大的电池材料前驱体供应商的湖南邦普循环科技有限公司;46.3米自行曲臂式世界最高高度作业平台的湖南星邦重工有限公司……
今年,宁乡高新区前9个月产业项目招商合同引资是去年全年的1.5倍,园区规模工业总产值增长22.9%,财政总收入增长94.18%,税收收入增长19%,2019年上半年长沙市各园区主要经济指标综合评估中,宁乡高新区在省级园区里综合排名第一。先进装备制造、储能材料产业,“一主一特”,为园区带来骄人业绩,宁乡高新区正朝“产业千亿、全国百强”园区这一目标稳步迈进。
储能材料“闭环”,这里将崛起“中国锂电谷”
距离开工仪式过去了4个多月,位于宁乡高新区、毗邻金洲大道的比亚迪宁乡动力电池生产基地建设正有条不紊进行。
作为投资方的比亚迪,是全球领先的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供应商,正在建设中的宁乡动力电池生产基地,是比亚迪在中部地区的重要布局,主要为比亚迪新能源汽车提供动力电池,基地一期计划投资约50亿元,建成后预计年销售收入约100亿元,为当地带来2000人的就业机会。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胡衡华评价说:“比亚迪进驻长沙十年来,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动力电池项目落户宁乡高新区,将开启第二个十年合作的新篇章。”
“动力电池项目是储能材料产业核心项目,它的开工建设,标志着宁乡高新区先进储能材料产业已形成闭环。”宁乡市委常委、宁乡高新区党工委书记郑旗自豪地说。
业界普遍认为,随着新能源产业的迅速发展,电池等储能产品能量密度越来越高,安全性能越来越好,生产成本越来越低,未来动力电池、储能电池产业及其上游的先进储能材料产业已经展现了不可小视的潜力和巨大的前景。以储能材料为节点,以“新动力”和“新储能”为核心,长沙先进储能产业上下延伸,产业链条日渐清晰、完整。
而宁乡高新区作为长沙市22条新兴及优势产业链建设中先进储能材料产业链建设的牵头园区,今年更是加快了招商和建设步伐,并取得突破性进展。据统计,长沙市今年上半年共签约先进储能材料产业链项目8个,总投资215.3亿元。其中,宁乡高新区共签约7个,计划投资135.3亿元。除了前面提到的比亚迪动力电池项目,全国无机氟化工行业龙头企业——多氟多集团在宁乡高新区总投资10亿元,建设电解液等锂电相关产品的生产基地,项目建成后预计年产值达20亿元,使得园区产业链上的电解液薄弱环节得到加强。
至此,宁乡高新区目前已经集聚了以比亚迪、杉杉新能源、邦普循环、多氟多为代表的先进储能材料产业集群,形成了湖南园区中唯一从“上游材料→锂电池正极、负极、隔膜、电解液、包装辅助材料→电芯→锂电池组装及应用→废旧电池回收再利用”的完整产业链闭环园区。
其中,有正极材料产能规模世界第一、智能化水平行业领先的湖南杉杉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废旧电池综合利用水平亚洲第一、主导国家标准制定的湖南邦普循环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工艺技术被工信部评审认定为国际先进水平、填补了国内在该领域空白的全国锂电湿法隔膜龙头企业中材中锂;国内电解液产能排名前五的多氟多集团;负极材料产能国内排名前五的中科星城石墨。
当然,宁乡高新人并没有因“闭环”而固步自封。他们以比亚迪动力电池项目落地为契机,已把目光盯紧国内储能材料行业竞争榜前10强和“三类500强”企业,以加快新能源汽车、储能应用等终端项目及上下游补短板配套项目的引进,从而推动产业链往高端聚集发展。同时,园区还关注固态电池、氢燃料电池成长型企业,做好战略布局,打造一流的储能产业专业园区。
一个在全国拥有重要影响力的先进储能材料特色产业聚集区——中国(长沙)锂电谷,正在宁乡高新区悄然崛起。
装备制造,聚集智能制造集群效应明显
不久前举行的中共长沙市委第十三届八次全会提出,“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长沙作为省会城市、全国制造业重要基地,发展的基础在制造业,发展的优势在制造业,发展的出路还在制造业。”而先进装备制造业一直是宁乡高新区的主导产业。
2月19日,三一“匠心重器”SAC16000S全地面起重机在宁乡高新区三一宁乡产业园成功下线,标志着全球最大吊高、最大吊重的超大吨位起重机正式面世,标志着西线工业走廊智能制造又收获了一枚丰硕果实!
SAC16000S全地面起重机就像一个“红色的巨人”,100吨乃至300吨的其他机型在这个威猛的大家伙面前都变得小巧玲珑。有了这个“红色巨人”,千吨级以上的重物都会被它轻轻揽入铁臂,送上14层楼以上的高空。
“别看它是个威猛的大家伙,但并不笨重,可以说是孔武有力、头脑灵活的特种兵!”三一宁乡产业园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作为风电吊装领域的领军品牌,三一起重机凭借十几年的大吨位研发经验,历经三年打造出了全新风电专用起重机SAC16000S。该超大吨位起重机结构简单、能快速拆装、便于快速转场。其全新定长张紧控制技术,预紧效率提升20%;全面故障诊断系统,高精度力矩显示,全方位安全保障;首创恒压恒流辅助转向系统,响应快精度高;具备可智能锁定的多模式油气悬挂系统,智能恒温控制水冷系统。据了解,服务风电市场,三一重起先后研发了系列产品,其每一代风电吊装神器,都凭借对市场和技术的深入钻研、对品质的高度责任,获得了客户的高度认可。今年1月至9月,三一重起产值突破100亿元,达到124亿元,超去年全年产值。
9月初,耗时近两年、由星邦重工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自主研发的46.3米曲臂式高空作业平台正式下线,送往中石化等客户使用。该产品打破了自行曲臂式高空作业平台三项世界纪录:最大工作高度可达48米,最大水平延伸25.5米,载荷最大达455公斤。“46.3米曲臂式高空作业平台是自行曲臂式世界最高高度作业平台产品,主要用于机场塔楼、石化行业的建设等。”星邦重工机械工程师潘彬介绍,曲臂式相对于直臂式而言,灵活度更好,更加安全和高效,可以进行360度连续回转。
6年前在宁乡高新区落户的星邦重工,目前已拥有自行直臂式、自行曲臂式、自行剪叉式、蜘蛛式等系列高空作业平台,畅销国内,远销东南亚、澳洲、中东、南美、欧洲等海外市场。今年企业产销两旺,预计产值将在去年7亿元的基础上,增加到12亿元,纳税超4500万元。
目前,宁乡高新区先进装备制造业已涵盖了工程机械、电力和电子元器件、医疗器械、数控机床等10多个细分行业,汇集了百余家装备制造规模企业,形成了以三一重起、星邦重工为龙头代表的工程机械板块,以万鑫精工、中谷科技为代表的精密装备制造板块,以长高集团为代表的电器装备板块;同时围绕龙头骨干企业,聚集了一批像精量重工、星沙机床等专业从事铸造、锻造、冲压、焊接、精密加工的配套企业。
面对市场变化和竞争加剧,宁乡高新区加快了装备制造扩面、提质工作,新项目、新产品不断涌现。今年上半年,园区引进装备制造项目13个,计划总投资144.6亿元。其中投资50亿元的云轮科技将建设镁合金棒材及年产300万只汽车轮毂,预计5年后年产值超过190亿元;投资10亿元的三一塔机,作为三一重起的配套项目,将建设塔机项目和汽车测试中心,建成后宁乡三一重起事业部年产值将超过200亿元,3年后年税收可突破5亿元。
面对先进装备制造业配套产业的加速发展,宁乡高新区瞄准省内工程机械配套产业园区的空白,在夏铎铺机械工业园的基础上,湖南湘江新区工程机械配套产业园应运而生,突出“智能制造”,聚集创新资源,打造产业集群,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培育配套产业龙头,成为湖南工程机械产业链强链、延链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全面服务于湖南湘江新区工程机械的创新发展。
宁乡高新区以三一、星邦等龙头企业为核心,加速湖南湘江新区工程机械配套产业园建设,奋力贡献一个千亿级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园。
目前园区正加强战略新兴产业的培育,重点支持以华耀百奥等企业为代表的医疗器械产业发展。9月12日,园区出台《宁乡高新区促进医疗器械发展实施意见(试行)》,其奖励最高可达1000万元,幅度之大,居湖南同行之冠,而目的则是支持鼓励医疗器械企业做大做强,消息发布后,在业界引发强烈反响,已不断有投资意向者上门了解详情。
科技强区,为园区可持续发展添动力
现代化园区企业,创新能力、科研水平等要素已成为衡量园区是否具备可持续发展动力的重要标准。
结合园区实际,宁乡高新区已初步形成了以创新型企业为主导的自主创新体系、以产学研合作为支撑的协同创新体系,以及覆盖创新全链条的服务平台。截至目前,园区仅企业自建或与高校合作共建的研发中心就达45家,与中国科学院、复旦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大学等20多所院校开展了科研合作。园区吸引了邱冠周、桂卫华等多名院士及其核心团队成员来宁乡工作,建成了一批依托三一、邦普、长高等企业的国家级、省级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院士工作站,通过链接省内省外创新资源,产品科技含量不断提升。多家园区企业获国家省市科技奖项:长高集团“特高压±800kV直流输电工程”项目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星沙机床引进国际领先技术QPQ工艺,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
未来,宁乡高新区将继续深入实施企业自主创新战略,推进“一园一中心”、航天天麓材料检测平台等省重点平台高质量发展,建设完善湖南创新服务中心、众创孵化载体,成立科技金融服务联盟和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设具有宁乡高新区特色的科技创新体系,提升创新发展的国际化水平,打造内陆开放创新新高地。
营商环境,独创令人震撼的“四天工作法”
宁乡高新区的“四天工作法”,可不是一周只工作四天,恰恰相反,是园区克服困难,为了服务投资者而使出的“拼命绝招”:今年上半年,为了迎接比亚迪动力电池项目落户,园区仅用13天时间,就完成了平时预计要60天才能完成的700亩用地、约50万立方土方平整的工作量。而“绝招”就是来自这独创的“四天工作法”——晚上当作白天干,雨天当作晴天干,一天当作三天干,当天事当天毕,克服暴雨天气等不利因素,“一切盯着项目看,一切围绕项目转,一切扭住项目干”,终于创下令人惊叹的业绩。“宁乡市和宁乡高新区帮助我们解决了很多困难,确保了项目顺利开工。”在当天开工仪式上,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电池事业群CEO何龙感慨地说,当地营商环境非常好,也更加坚定了企业扎根发展的信心。
“不叫不到、随叫随到,办事周到、说到做到”,这是宁乡高新区为企业服务时的口号,也是他们的行动准则:无事不扰企业,有事一定第一时间上门服务。
2019年是长沙市委、市政府确定的“产业项目建设年”和“营商环境优化年”。宁乡高新区深入开展效能提速、实体经济降成本、企业家权益保护、政策落地等“四大专项行动三十件实事”及智慧园区、综合配套、企业服务、素质提升“四大民生工程三十件实事”,全方位优化园区营商环境。
园区优化行政效能提速,积极落实“无证明城市”“无收费园区”“无跑腿审批”举措,104项审批服务事项网上办、一次办比例均达到100%。实行“三先三后” ,即对工业企业的项目,先建后验;对工业企业的补贴,先拨后审;对工业企业的事项,先批后核,同时采取模拟审批、告知承诺制等方式,服务企业“领照即开业”“拿地即开工”。践行“店小二”式服务,为比亚迪、云轮科技等重点项目提供从签约、建设到投产,“全过程、全天候、全方位”保姆式服务。
湖南天威电气股份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唐清权,曾在建筑行业跑过十多年的项目审批工作,他告诉记者:“以前我们做一个项目,要安排3个人专门跑很多部门,如果资料出错又需要修改,这样来来回回不花个两三年根本办不完,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现在好了,宁乡高新区为企业提供‘无跑腿审批’服务,有专人帮助指导,网上申报不用到现场,很快就能完成审批,办事方便省心多了,项目建设工作一点也没有耽误。”
“我们直接感受到‘无收费园区’的政策红利!”湖南邦普循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办主任张飞介绍,公司今年废旧动力电池循环利用产业化项目建设厂房16万平方米,报建费用全免,累计减免金额达2091万元,施工审查费用35万多元也直接由政府购买了,企业节约了大笔资金。
为促企业加速发展,宁乡高新区主动出击,把服务做到企业中去。如园区利用自身优势,为园区企业与科研院所、专业人才牵线搭桥,促使双方展开合作。为帮助三一重起攻克在数字孪生、起重机智能化、轻量化新材料应用等技术方面的难题,宁乡高新区主动作为,积极对接宁乡籍的原武汉理工大学校长、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周祖德,并于5月底邀他率领团队到三一重起进行实地考察和交流,解决难题,推动共建院士工作站。
“我们是园区十多年前从江西招商过来的,当时金洲大道还没有拉通,刚进来的时候有人说我们是不是疯了,质疑这样的地方也能办企业?但事实证明,我们的选择是正确的,如今无论从交通等基础设施的硬件环境来看,还是从服务帮促等营商环境的这些软环境来看,宁乡高新区都是一流的!”近日,记者到长沙锦峰重工科技有限公司采访时,公司总经理汪立新这样感慨。长沙锦峰重工科技有限公司主要以生产风力发电塔、钢结构桥梁及建筑钢结构为主,是湖南省钢结构行业的龙头企业,尤其是在钢结构桥梁和风力发电塔两个行业中,皆为湖南市场的翘楚,企业已连续三年纳税过千万元。
环境就是生产力,环境就是竞争力。宁乡高新区的营商环境,不仅体现在为企业“量身定制”的贴心服务,还有越来越美的生态环境。
园区全面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切实提升环境质量。近年来在紧抓产业发展的同时,以建设生态新区、美丽新城为目标,不断完善机制,强化监管,全力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构建生态环境保护体系,全面落实管理责任制。加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夯实绿色园区基础。完善园区生活废水、工业废水处理系统。投资两个多亿,建设宁乡东城污水处理厂,处理规模每天达5万吨,出水水质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水排放标准》一级A标准;投资1.2亿元建设高新区工业污水处理厂,有效解决了园区污水处理的问题。进一步健全园区纳污管网,园区陆续投资5亿元,建设雨污管网160多公里,实现主体园区纳污管网全部覆盖,同时大力推进雨污分流,已基本实现污水全收集、雨水全进网。全力推进“除臭剿劣”攻坚战,加强园区大气污染网格化管理平台建设,实行动态管理。
想企业所想,真心实意为企业贴心服务,让企业在宁乡高新区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让追梦人在宁乡高新区实现价值、放飞梦想,一个宜居宜业宜游的生态新城正在崛起,一个全省一流的营商环境正在宁乡高新区形成。
小资料
宁乡高新区
宁乡高新区规划面积65平方公里,控制面积25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13平方公里。园区位于宁乡最东部,外部路网通过长常高速公路、金洲大道、岳宁大道与长沙核心城区形成半小时经济圈,长石铁路连接全国铁路网,连通东西南北。宁乡高新区因改革而生,逐创新而起,形成了先进装备制造和先进储能材料产业集群。从“跟跑者”转变为“领跑者”,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48.56%,税收年均增长35.11%。先后获批国家节能环保新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电池材料)、湖南省首批低碳园区。
宁乡高新区将坚持“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围绕“建设专业化园区,打造国家乃至世界一流高新产业示范园区”的目标,以“产业项目建设年”“营商环境优化年”为主要抓手,推动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速超30%,实现三年倍增,在全国国家高新区中挺进百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