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父母必读】你和孩子聊天的意识和语言在什么层面?

 老沔城人 2019-10-24




 





【父母必读】

你和孩子聊天的意识和语言在什么层面?

作者:安长喜



    【作者简介】

    安长喜,孙瑞雪教育机构常务总校长;爱和自由教育丛书——《起点》编委、作者;将“关系对儿童的影响”这一领域的研究深度融入教育教学中。



    有段时间我常常步行回家。一次,在下班回家的路上,我走到十字路口等待红绿灯。这时,一位骑着自行车的爸爸刹车停在了我的身旁,车后座上坐着一个女孩。女孩看上去十岁左右,从穿着上来看这是一对普通家庭的父女。不知道他们之前在谈论着什么,只听见女孩发出一声感叹:“那为什么天和地离得这么遥远呢?”

    听到女儿的疑问,爸爸侧过身来,一只手搂了搂孩子的肩膀,停顿些许,说:“其实天和地并不遥远,在大地上方的一指间便是天空。”

    爸爸的话音刚落,一旁的我,感觉一下子被爸爸的语言击成了碎片并停滞在那里,望着他们远去的背影,好久不愿离去。

    那位爸爸的话不仅在说给他的女儿听,也让一旁的我听到了。那一刻,那句话,瞬间把我拉进了另一个空间,让我在这个空间放下了已知和经验、放下了审视和评判,甚至感受到“我”的不存在。

    这位爸爸语言背后的精神和爱,像一股暖流一样包裹着他的孩子,同时也包裹了我,让我对生命心生敬畏并深深感动着。我感觉到爱在父女之间流动,感觉到了智慧,感觉到了平实生活中的精神之光。



    当你觉得你在为孩子而做时,你就将精神尘封起来

    精神生活是什么呢?我想,这对父女之间的对话就是一种精神生活;而我这个旁听者的体验也是精神生活。这种精神生活不是虚假的,而是就这样真实地发生在生活中。当我们内在有一份对精神的向往和敏感,不断有这样的体验和觉察时,我们的精神就会不断地被唤醒,生命内在的结构逐渐变化,从而生活的模式也将改变。

    现在,许多父母开始有意识地去做,去为孩子创设精神生活的环境。我想说的是:与其说如何去做,还不如说如何去发现。当你用自己的生命去发现的时候,你自身对精神就有了一种需求和了悟。当我们仅仅停留在操作层面的时候,你会觉得你是在为孩子而做,你是在为他人而做,这样就会将自己生命里所拥有的精神尘封起来。

    实际上,作为人的存在,我们天性就有着对精神的需求和渴望,而我们现在要做的是唤醒自己生命内在封闭的这部分。当这部分被唤醒了,我们就会随时随地发现并体验精神生活,而不是隔离它,寻找它,制作它。

    那位爸爸和女儿生活中的一角,再一次帮助我体验到了精神生活所散发出的能量。而这样精神上的体验取决于我们对生命的敏感和专注。他们的对话把我拉进了他们的生命之中,同时也让我体验自己的生命。



     在儿童的世界里,水就是水,它没有分别心

    让我们对精神生活本身的理解再扩大一些。我们认为,儿童经常处在精神生活中。我儿子开始学说话的一段时间,学会了发“水”这个音。他发现“水”的发音和生活中的水是配对的,于是在一个月的时间里,他都在家里找水、认识水。

    有一天,我在洗手间找到了儿子,他正非常安静、专注地趴在座便器上。我站在门口没敢打扰他,过了好长时间,他发出一个长长的音——“水”,紧接着手一下就伸下去了,捞了一把水,放进了嘴里。

    看到这个情景,我突然了悟到:在儿童的世界里,水就是水,不管是马桶里的水,杯子里的水,河里的水,他没有分别心。我完全沉浸在这个情景中,纠结不在了。这样的一种状态,体现出来的举动就是精神生活。而问题在于,作为父母,你有没有能力发现这种美。

    作为家长,当我们看到孩子这样的行为的时候,会产生多少念头、想法和举动?儿童本身就是精神,儿童就是一位“精神贵族”。与其说如何给孩子创造精神环境,不如说让我们自己的生命敏感起来,能够觉察到孩子的精神世界,不要破坏孩子的精神生活。儿童生命的纯然,更加接近精神,儿童所展现出来的行为、语言、行动,本身就是精神生活。



    对于精神生活,我们真正要做的是什么?

    回过头来,看看我们自己。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迷失了我们自己,丢弃了我们的精神,丢弃了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之前生命的本源,而这一本源才是我们存在的意义和体现。我们不知道我们自己是谁,谁在做我们自己?这样的状态让我们再也看不到一个纯然的生命彰显出来的精神,以及精神之下的生活。

    我们真正要做的是什么呢?专注,觉察。敏感于我们周围时时刻刻存在的一事、一人、一物,敏感于我们自己内在发生的一切。当我们开始专注地去觉察和感受我们生命中所有的存在时,我们的生命便开始改变。唤醒我们自己,觉察我们自己。精神生活离我们并不遥远。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