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历史上的今天丨号称打不死的欧洲小强,为什么总是遭别国瓜分灭国?

 风吟楼 2019-10-24

1. 公元1023年,北宋名相寇准逝世
2. 公元1795年,俄国、普鲁士、奥地利第三次瓜分波兰
3. 公元1860年,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中英北京条约》
4. 公元1898年,彭德怀元帅诞辰
5. 公元1901年,伊斯曼·柯达公司联合生产柯达相机
6. 公元1923年,张作霖创办东北大学
7. 公元1929年,股市大崩盘
8. 公元1938年,“中山舰”被日本飞机击沉,50年后打捞出水
9. 公元1945年,联合国成立
10. 公元1949年,第一次台海危机
11. 公元2003年,宋美龄逝世

12. 公元2007年,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发射成功

波兰土地上最早的人类活动可以追溯到大约公元前700年,当时居住在此西斯拉夫人建立了主要以农耕和游牧为主的原始公社社会,而波兰作为一个国家被建立则是在公元十世纪。在此之后的几个世纪里这个位于欧洲中部的国家一直保持着强盛的国势。

公元1579年7月1日,波兰立陶宛联邦正式成立,它的出现使波兰一度成为了欧洲地区最强大的国家之一,无论是国土面积还是国内人数都是当时的欧洲之最,波兰的空前繁荣也一直持续到了17世纪中期。

17世纪中期波兰农奴制强化,封建割据严重。其采取的“自由选王制”使得外国人有资格成为波兰国王,从而间接导致了王位更迭频繁,内部政治混乱。

1763年10月,波兰时任国王奥古斯都三世病逝,亲俄贵族波尼亚托夫斯基成为新一任国王。波尼亚托夫斯基上台后加紧了对波兰的控制,此举因此引起了本土贵族的不满。

部分波兰贵族为了维护国家独立掀起了爱国革命运动,意图加强中央集权,但效果却并不理想,甚至诱发了外国对于波兰内部的干涉。这系列举动不但没有使波兰变得更好,还成为了日后波兰惨遭瓜分命运的导火索。

第一次被瓜分

波兰的第一次被瓜分主要来自俄罗斯帝国的对外扩张以及东欧地区的权力平衡。1767年6月,俄罗斯帝国向波兰发动了侵略战争,为了维持东欧地区的权力平衡,奥地利和普鲁士也开始蠢蠢欲动。

土耳其向俄罗斯发动战争,奥地利就和土耳其签订军事同盟,普鲁士更是直接拒不履行《俄普同盟条约》。这使得俄罗斯帝国在外交上陷入困境,从而被迫放弃了单方面侵占波兰的打算,同意与奥地利、普鲁士三国共同瓜分波兰。

身处于俄罗斯、普鲁士、奥地利三国之间的波兰成为了大国竞争的牺牲品。1772年8月,三国瓜分波兰条约正式签订,此次瓜分也使波兰失去了30%的领土以及三分之一的人口。

第二次被瓜分

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深受此次革命影响的波兰也希望能够收回被瓜分的领土,从而进行了一些列的改革,国内的一些新型资产阶级也在同时掀起了爱国主义革命运动,并于1791年在波兰国内通过了《五·三宪法》。

然而波兰的一些列活动有没有让本国变得更好还有待商榷,但是这一切却引来了俄罗斯的仇视,可谓是引火烧身。在“宪法”通过的第二年,俄罗斯领十万大军直通波兰,一举占领了波兰首都华沙。

在一旁的普鲁士也按捺不住,以防止法国大革命蔓延的理由进入到了波兰。1793年1月23日俄、普两国在彼得堡签订了瓜分波兰的协议,这也是波兰第二次被瓜分。

第三次被瓜分

接连两次的被瓜分使波兰到了悬崖边上,在此救国图存之际,波兰民族英雄塔德乌什·柯斯丘什科带领波兰民众对俄罗斯发动了解放战争,直到1794年4月打退俄军,成功夺回华沙,并在此建立了革命政权,宣布农民解放宣言。

然而此举看似是胜利了,但是却引起了俄、普、奥三国的不满,在普鲁士和奥地利的帮助下俄罗斯重新找回战争的主导权。同年11月,这场浩浩荡荡的民族解放运动彻底被镇压下去了,而等待波兰的便是第三次被瓜分。

1795年10月24日,俄、普、奥三国在此签订瓜分协议,此次瓜分意在“将独立波兰被彻底抹去”,如此直接暴力的方式导致的就是剩余的波兰领土被全部瓜分,截止到协议执行完毕,波兰全境也被瓜分完毕。

在此后的长达123年的时间里波兰消失在了欧洲的地图上,直到一战结束后波兰才得以复国。

波兰的三次被瓜分皆在于大国纷争,身处中间的波兰成为了权力平衡的牺牲品,国家尊严,民族荣辱受到无情践踏。正所谓弱国难以自存,唯独自身强大才可保其身,历史的教训永远值我们铭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