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为体,西医为用,西为中用,速疗慢性咳嗽

 逸农农 2019-10-24

中医为体,西医为用,西为中用,速疗慢性咳嗽

叶茂

莫某某,女,5岁,沙溪人,2018-06-20初诊。

咳嗽半年之久,曾往返于多家医院就诊,先后口服、肌注药物治疗,胸片未见异常。观其所服药皆为抗炎止咳化痰之属:阿莫西林、头孢克肟、丙卡特罗、氯苯那敏、乙酰半胱氨酸颗粒、桑菊清解合剂等,中医辨证为痰湿夹热,给予清热化痰止咳方(前胡、浙北、麻黄、瓜蒌皮、杏仁、黄芩等)亦为见效。先后中西医连续治疗共三月余,未见疗效,家属停药放弃。后经人介绍寻余诊治,患儿家属代诉:咳嗽半年余,痰多,黄痰。

诊:患儿暂无咳嗽,询问得知,患儿咳嗽夜间及晨起重,咳声重浊痰多,听诊: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查:咽稍充血,咽后壁可见较多脓涕。前鼻道可见较多黄浊鼻涕。舌红苔薄白,脉细。苍耳子散加减

辛夷9g  炒苍耳子6g  藿香(后下)9g

白芷9g  连翘12g   鱼腥草(后下)20g

细辛3g  鹅不食草6g 薄荷(后下)9g

桑白皮12g 黄芩12g 

生石膏(同煎)30g

5剂,水煎服,每日1剂。

2018-06-26二诊,家长欣喜相告咳嗽竟然治愈,查前鼻道见少量白鼻涕,原方继进3剂巩固。随访咳嗽未反复。

按:

咳嗽为儿科常见病多发病,咳嗽为临床症状,可由多种疾病引起咳嗽症状。西医学认为,咳嗽超过1月,影像学检查未见明显异常,以咳嗽为主要或为唯一症状,称慢性咳嗽。该患儿属慢性咳嗽范畴。慢性咳嗽包含病种较多,咳嗽变异性哮喘位居第一,占42%,上气道咳嗽综合征位居第二,占25%。该患儿以清晨、夜间睡眠时咳嗽加重,然咳嗽变异性哮喘与上气道咳嗽综合征均有上述特征,然患儿咽部检查时后鼻道可见较多黄浓鼻涕附着。西医考虑为上气道咳嗽综合征,因夜间卧位时,后鼻道鼻涕由重力作用倒流,刺激咽部,引起反射性咳嗽,至于家属主诉“痰多,黄痰”一证,当认真分析,患者双肺听诊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胸片未见异常,皆与“痰多,黄痰”一症不符,暂不考虑迁延性细菌性支气管炎。前医盲听家属主诉,不假辨析,给与止咳化痰等药治疗三月未见寸功。此“痰多,黄痰”的本质为后鼻道鼻涕刺激咽部引起反射性咳嗽时,气流快速从气管冲出,经过鼻咽部,与鼻咽部黄浓鼻涕鼻涕冲击时发出重浊声色与痰音雷同,极易误认为是痰多。结合患者的体征,咳嗽特点及治疗经历,考虑为上气道咳嗽综合征,系由鼻炎引起的咳嗽,欲解咳嗽,当清根源,鼻炎除,则咳嗽止。乍一看本方未见止咳药物,皆为清肺热通鼻窍之辈,与咳嗽似风马牛不相及,然疗效颇佳。治病必求于本,咳嗽为标,鼻炎为本,是以不止咳而咳自愈。中医自古便有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之说。然从中医内科、中医儿科方面,辨证论治治疗咳嗽均未见通过开鼻窍以治咳,查文献亦未见报道。本案实为通过西医的疾病诊断,给与专病专方,未进行中医的辩证论治,岳美中老前辈非常推崇辩证论治与专病专方并举。辩证论治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既体现了专病专方的快捷疗效确切性。专病专方的前提在于正确诊断疾病,此时西医能弥补中医之不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西为中用。

笔者通过西医的诊断,所立专方治疗上气道咳嗽综合征引起的慢性咳嗽患儿甚多,无不奏效,笔者录次医案,用意有三:

1、治病无问中西,中医人不可偏颇,当广开胸襟,接纳西医临床知识,西医知识可助中医人更上一层楼,医者当以解除病患疾苦为出发点。

2、咳嗽的查体亦很重要,此类慢性咳嗽的鼻咽部查体颇为重要,鄙人经验:压舌查咽,如咽后壁未见鼻涕时,不可武断排除上气道咳嗽综合征,应轻柔作反复压舌根动作,引起患儿恶心,此时若有鼻涕从后鼻道隐藏部位被挤压至咽后壁进入我们的视野范围,有助于诊断上气道咳嗽综合征,便可专病专方,亦可奏效。

3、上气道咳嗽综合征引起的慢性咳嗽患者较多,当前西医有莫能诊断而误治者,亦有诊断明确给与抗生素,抗组胺及抗白三烯等西药莫能奏效,转为该专病专方速愈者。通过结合西医理论与中医药专方治疗上气道咳嗽综合征,可弥补中西医彼此之不足,利用西医知识,补中医辨证论治上气道引起咳嗽一症之空白。

笔者业医儿科以来,治疗慢性咳嗽患者,如诊断为上气道咳嗽综合征,年幼儿给与中成药鼻渊通窍颗粒,年长儿给与该汤方,未用一味止咳药,咳嗽均辄手而愈,疗效确切。此治法弥补了治疗中医内科及儿科辩证论治之不足,值得推广。

温馨提示:本公众号文章旨在学术探讨与交流,不建议患者直接使用,如需使用应咨询医生为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