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守住自己的领域,也就等于守住了生活

 二师兄rth5wb02 2019-10-24
我们为什么而工作?人为什么而活着?在追逐生产效率和一次性消费的工业社会,原有的价值观在“用过了就要扔掉”的理所当然中被改变了。这样的情况不仅体现在对待物品上的态度,甚至体现在对待人的态度上。

七年前,理想国出版日本采写第一人盐野米松的《留住手艺》,试图呼吁人们关注即将消失于工业化浪潮中的传统手艺,关注手工艺人在复制品社会保留的有温度、有人性的劳作,引起国内出版日本手工艺作品的热潮。


今年,《留住手艺2》终于出版,书中十九位默默无名的传统匠人,继续带我们,窥见过去的人们所度过的扎实生活。

1.
过分追求廉价和效率的时代

《留住手艺》这本书里介绍的手艺人都是极普通的人。他们既不是所谓的人间国宝,也不能代表日本的拥有什么特殊技艺的人。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没有很高的学历,只是完成了最基本的义务教育(日本的义务教育,二战前是小学六年,战后改为中学三年),然后就为了生存而立即去拜师学技了。这在那个时代的日本,是很普遍的,是一般百姓理所当然的生活而已。

他们制作的都是生活中所必需的日常用品,不是高价和特殊的工艺美术品。这些物品当中有些已经或者正在被现代生活中出现的新东西所取代。手艺人所用的材料都来自大山和森林,大自然就是他们最好的材料库。他们所使用的工具也都是极其简单的,几乎没有能称得上是机器的设备。

他们是这样说的:“工具少,但是我们可以使用自己的身体,因为手和身体本身就是工具。”他们从师学徒,当修业完成的时候,靠着身体所记忆下来的那些技能就是他们最为珍视的生存工具了。

树木修剪师 山本总助,《留住手艺2》。左为用振绳法爬树,右为用绕绳法爬树,小腿的绑腿是用山藤手工制作的。


曾经主张工业立国的日本,在今天仍保存着众多的“手艺”。

这些手艺还保持着从前的姿态。有人说他们太老旧了,也有人说他们太落后了,但是还是有人觉得那些手艺很好,也还是有人用它们。

经济的高度发展和成长,促使人们在过度地追求便利的同时,造成了莫大的环境污染和破坏。我们为什么要利用科学技术来改善我们的生活,成了今天令我们思考的问题。

大工业化的批量生产所带来的是“用完就扔”的一次性消费观念。旧时的修修补补反复使用精神也随之消失得无影无踪。从前那种珍重每一个工具和每一个物品的生活态度也就没有了。选择修补远不如重新购买来得更快和更省钱。如果用金钱来衡量的话,一次性的物品显得便宜又方便。

这样的情况还不仅仅体现在对待物品上的态度,甚至体现在对待人的态度上。工厂为了追求更合理化的经济效益,让很多人失去了工作。过分追求廉价和效率,让人已经忘了作为人的本来幸福到底是什么。

为了满足批量生产的要求,需要均等统一的材料。为了提高生产速度,即便是不同习性的材料都被放在同样的机器上进行加工,这已经成为了工业化生产所必须的模式。但是,由于这些材料生长的土壤和自然各自不同,它们的习性也都千奇百态。而让这些素材的习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正是手艺人们的工作,也是让物品看上去有性格、与众不同的缘由所在。

这些手艺的活计是带着制作它的人的体温的。而工厂追求的则是统一的、不需要性格的。有性格的是要被处理掉,也就是要被扔掉的。这是“去除”的观念。被“去除”的是被认为不能用的。这样的观念也体现对人的使用上。

“马既可爱也很可怜,有时货物装得太多,真觉得马很可怜。我们运的货物既有零碎的,也有像酒桶那样笨重的,但是,都得想办法把它们装上马背。过去还有那种大块的黑糖,也得想法往上装,一点都不轻松。能够驮得动那么重的货物的马,五六匹中也只有一两匹吧。所以,不是说所有的马都能驮得动很重的货物。有的马能负重,有的马就不行。人不也是一样的吗?”(马倌 木村义男 口述,《留住手艺2》)

什么是幸福?我们为什么而工作?人又为什么而活着?我们所做的一切不都是为了追求幸福吗?这样的疑问会再一次出现在我们的大脑中。

我们会发现,有些事情是不能靠金钱来解决的。这样的时候,我们是否会重新审视手艺人的生活方式——那些终日以天然的素材为对象,靠常年训练出来的技艺过活的手艺人的生活方式?很好地运用素材的特性,就一定能制作出耐久性强的好品质的东西。磨炼技艺的过程是为了自己,同时也是为了那些物件的使用者。为了让更多的人买,为了比同伴做得更好,为了今天比昨天做得更好,也为了明天更好。

手艺的世界从来就没有边际的。手上的活计就是磨练手艺人气质的学校。他们就是这样:了解素材的特性,磨炼自身的技艺,做出好的东西。这也是他们的生活本身,是他们的人生哲学。这些是否能给我们这些讲求效率至上的现代人以启发呢?

还想重申一次,这些朴素的手艺人,绝不是圣贤哲人,更不是人间国宝。他们就是每天拼命地为了养活家人而勤奋劳作的最普通的人。当我们对于人生道路产生迷惘的时候,可以去认识认识他们,了解他们的人生态度、对劳动的认识,以及他们在手艺上的气质,也许那才是人本来应该有的活法儿。

 “我们是靠着漆树吃饭的。是靠成天折磨漆树、伤害漆树来让自己有饭吃,所以,我们平常都会在自己的心里供养漆树。几年前我们还曾经搞过一次大的法事来祭祀漆树的亡灵。”(刮漆匠 岩馆正二 口述,《留住手艺》)

2.
匠人的消失

《留住手艺》最初在中国出版是在1999年。随后在2012年又出版了增订版,并多次再版,直至今天。此次,我很欣慰《留住手艺2》得以出版,感谢众多的读者对它抱以关注与热爱。

想当初为了这本书,我开始采访日本全国各地的手艺人,而现在已经过去了许多年。在我的童年时代,我家附近就有不少本卷和上卷中所提及的与自然为伍的人,以及形形色色的手艺人。

使用者们靠着身边自然当中的资源,让手艺人制作适合自己的身体、适合土地的工具。为了不让资源枯竭,他们做着各种努力。他们视工具为宝,坏了修修,再接着用。

“做木片屋顶真的是不轻松,手一刻都不得闲。一旦闲下来,手就生了,活儿干得就慢。这是需要日积月累不断磨练的,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干好的事啊!”(木板屋顶匠人 云雀佐太雄 口述,《留住手艺2》)


“海女是在不断积累经验之后才能捕捞到鲍鱼的。怎么说呢,其实这和棒球运动员是一样的,也需要天分。”(海女 田仲之代口述,《留住手艺2》)


“干活的时候,乌鸦会在我们头顶上拉屎,蝉鸣也会把我们吵得很烦,但能在大自然的情景中干活,我们还是很开心。我们以树林为家,在那里工作。一处的原材料用完了,我们就挪到另一个地方继续就地干活。我们非常珍惜这样一个空间。”(树编袋工艺师 平田一口述,《留住手艺2》)


手艺人当中,有些人是继承了祖辈传下来的手艺,也有些人是跟着师父学来的。使用者和制作者都是相互熟知的。因此,制作者不可能说谎,更不可能偷工减料。他们从失败中学习,使用者有时也会是他们的师父。谦虚诚实是他们的人生信条。使用者把这样的手艺人尊称为“匠” (日本自古以来对于手艺人的尊称) 。

孩子们从小就怀着对这样的匠人的敬佩,去观看他们的工作,对于他们精湛的手艺、灵巧的手指、制作出的精美产品赞叹不已——我曾经就是这样的孩子。

随着时代的进步,他们的作坊一个个地关上了门,敲敲打打的声音也慢慢听不到了。我们都在为自己的事情奔波忙碌,无暇顾及更多,直到有那么一天终于发现,这些匠人之中有很多都已经不存在了。很多事情,只有消失的时候才会让人关注到它们的存在。

盐野米松:“手艺的传承需要以下几个条件:第一是匠人本身的技艺,第二是维持匠人的工作所需要的原材料,第三是认识到工匠价值的社会环境。”(《留住手艺2》后记)

种种手艺从我身边消失是在1964年东京奥运会之后。很多农民,包括年轻人在内,为了建设东京的高速公路和高楼大厦来到了大都市。原本在乡下以种地为生的农民在农闲季节都来到了大城市,因为大城市的收入远比种地要高得多,工厂也需要很多人手。日本进入了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

新的住宅建造起来了,家里堆满了各类方便的电器,道路铺上了柏油,路上有飞驰的汽车,人们过上了富裕的生活。那是这样的一个时代。这样的时代需要的是更高的效率。快速生产带来了廉价的快消品。工厂里生产的快速、廉价的产品越来越多。而手工制作的产品到底还是赶不上这样的速度,所以就只剩下慢慢消失的命运了。

与适合身体、适应风土的工具相比,人们宁愿去选择廉价的产品。用坏了修修再接着用的时代结束了。因为购买新的远比修理旧的便宜得多。这是一个大量生产、大量消费的时代,是用过就扔成了理所当然的时代。

手艺人一下子就消失了,价值观也一下子就改变了。改变往往会让一些东西消失,同时也会让一些新的思考诞生。

家里被各色家电所充斥,资金也在运转,人们觉得自己过上了富裕的生活,但是每一天都过得奔波又劳碌。再后来,人们发现蜻蜓和萤火虫都消失了,山川失去了本来的色彩。因为维护它们、保护它们的人不在了,连农作物也开始考虑效率的问题了。

于是,一部分人开始思考“幸福到底是什么”这个问题——包括我在内。在获得便利的同时,我们失去了什么?失去的到底是什么?

于是,我踏上了旅途,开始寻访那些还在坚守的手艺人,以及在大自然中劳作的人。我想知道他们在思考什么,他们的人生是怎样的。那些结果就促成了这套丛书。手艺人的思想和智慧中有很多闪光之处。虽然他们过着质朴的生活,但是那里充满了喜悦。让他们引以为豪的手艺体现在每一件物品里。


我开始思考:我们是不是太快了?这么快的速度,我们这是要到哪里去呢?想到这些,我停下脚步,原地站立,回顾我们的祖父祖母、父亲母亲走过来的路。其实还不是那么遥远,他们曾经使用过的工具和物件都还在那里,这些东西在跟忙碌的我们诉说着过往的生活。

如果一直在黑暗的云雾里行走,就很难看清自己该走的道路。停下,站住,回顾。也许能看到一条指引我们的新的道路吧。我是这样想的。


如果这本书能够让日夜忙碌的各位慢下来、停下来,再一次思考自己的人生道路,如果它能够成为这样的启发,我会非常欣慰。感谢相遇。


新书上架

留住手艺2
盐野米松 著

点击书封,即可购买


为着更加富裕、便利的生活,我们每天奔波劳碌。然而从某天起,街边作坊里敲敲打打的声音止息了,接下来,蜻蜓和萤火虫不见了,山川本来的颜色也失去了……我们,是不是太快了?这么快的速度,我们是要到哪里去呢?

本书是日本采写名手盐野米松,继引起广泛关注的谈话录《留住手艺》之后的同名续作。1999年,初版《留住手艺》试图呼吁人们关注即将消失于工业化浪潮中的传统手艺。今天,手艺人总体仍在消逝,但也有一批批的年轻人开始接过手艺的传承;醉心于追求高效的人们,对于过去生活的记忆逐渐模糊,但也有人开始跳出现代化的轮盘,思考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本书采访了十九位默默无名的传统匠人,他们的技艺人生是过去生活的剪影,对于今人来说,仿佛熟悉,又很陌生。他们的语言真挚,朴实,不经雕琢;他们心手合一,所制作出的物品都刻印上自己的人格。愿这些以一技之长走过一生的匠人,为读者带来鲜活的启迪。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